第七章 萃取-双水相萃取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3853475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5.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 萃取-双水相萃取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第七章 萃取-双水相萃取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七章 萃取-双水相萃取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七章 萃取-双水相萃取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七章 萃取-双水相萃取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 萃取-双水相萃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萃取-双水相萃取(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双水相萃取,2,3,主要内容,一、概述 二、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 三、双水相萃取工艺流程 四、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应用 五、思考题,4,一、概述,过滤和离心技术(取决于分离颗粒的尺寸或密度差异)难于进行收集微生物的细胞器、分离除去细胞碎片、提取和浓缩胞内物质的操作。 萃取已广泛用于液液分离,但一般的有机溶剂萃取难于分离蛋白质? (1)许多蛋白质有极强的亲水性,不溶于有机溶剂; (2)蛋白质在有机溶剂相中易变性失活。 在一定条件下,水相也可形成两相甚至多相。将水溶性的酶、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从一个水相转移到另一水相中成为可能。,5,1、最早的双水相萃取现象: 1896年Be jerinck,把

2、明胶与琼脂或把明胶和可溶性淀粉的水溶液混合,可分为两相,聚合物之间的“不相溶性”。,多种不相溶的聚合物可得到多相体系 原因? 聚合物的空间阻碍作用,相互间无法渗透。,聚合物还可以与无机盐可形成聚合物-盐双水相。,6,2、优势,7,(1) 条件温和,保留产物活性 (2) 含水量高,表面张力低,耗能少 (3) 大分子及小分子(红霉素、氨基酸 等)都可萃取 (4) 易于放大,8,3、双水相体系形成,聚合物混合时,是分层或成一相,取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量有关,分子量越大,分间作用力也越大。 分子之间作用力: (1)A-A A-B 相分离 (2)A-AA-A 凝聚复合,9,4、双水

3、相体系类型,两种都是非离子型高聚物(PEG / DEX、聚丙二醇/ DEX等)(PEG:polyethylene glycol聚乙二醇 DEX:葡聚糖) 其中一种是离子型高聚物(羧甲基纤维素钠/葡聚糖DEX) 两种都是离子型高聚物(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葡聚糖钠) 其中一种是无机盐(磷酸盐、硫酸盐等)( PEG /硫酸盐),10,二、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11,2、影响分配的因素,(1)双水相中聚合物(组成和浓度)的影响 分子量的影响 如在PEG/Dex双水相体系中,PEG分子量的减少,会使蛋白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明显增大。,12,(2)体系中无机盐离子的影响 无机盐离子在两相中的分配不同,会导

4、致两上中的电位差。,13,如图,当pH6.9时,溶菌酶带正电,卵蛋白带负电,对照上表知,KCl-KNa+,有电位差,U2-U10,导致带正电荷的溶菌酶迁移到1相,其K值增大,而带负电荷的卵蛋白迁移到2相,其K值减少,两者达到较好的分离。,14,(3)体系pH值的影响 蛋白质的离解度改变蛋白质的电荷改变分配系数。 缓冲物质磷酸盐的离解度改变电位差分配系数。 pH的微小变化会使蛋白质的分配系数改变2-3个数量级。,15,(4)体系温度的影响 温度的变化分配率蛋白质的生物活性。 聚合物的多元醇或多糖结构对蛋白质有 保护作用,增加了蛋白质的稳定性,故可 在室温一操作,且一般温度变化不大。,16,(5)

5、体系中微生物的影响 影响:上下相体积、胞内蛋白的分配系数。,17,三、双水相萃取工艺流程,18,1、双水相系统的选择,相系统应易于用静置沉降或离心沉降法进行分离。 对胞内蛋白萃取,使碎片分配于下相中,来增大两相的密度差,达到快速分离,降低操作成本和操作时间。 根据目标蛋白质和共存杂质的表面疏水性、相对分子质量、等电点和表面电荷等性质的差别,来选择萃取目标产物。如调pH、添加盐、提高成相系统的浓度(系线长度),19,双水相萃取过程放大较容易,一般10mL刻度离心管内结果即可直接放大到产业化规模。具体的实验步骤: 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pH值及离子强度的双水相,每个双水相改变一个参数。 加入料液后,

6、再加水使整个系统的质量达到5-10g。离心管封口后充分混合。(反复倒置或涡旋混合器) 在1800-2000g下离心3-5min,分相。 分别吸出上下相,测定上、下相中目标产物的浓度或生物活性,计算分配系数。 分析目标产物的收率和纯化倍数,确定最佳双水相系统。,20,2、相平衡与相分离,相平衡:双水相系统的表面张力很小,相间混合所需能量很低,通过机械搅拌很容易分散成微小液滴,达到相平衡所需时间很短,一般只需几秒钟。 相分离:重力沉降(静置分层)或离心沉降法。,21,3、多步萃取,22,4、大规模双水相萃取,双水相放大后,溶质的分配系数和相体积比保持不变,溶质的浓度随匀浆液的加入量线性增大。,23

7、,四、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应用,目前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 1、胞内酶提取: 一般是破碎细胞(匀浆液粘度大,碎片很小) 离心分离(能耗大,且碎片不易清除干净) 双水相萃取(易除去碎片,同时使酶得到精制) 目前应用最多的是PEG/盐体系。 酶主要分配在上相,碎片在下相或界面上,收率 能达到90%;料液中湿细胞浓度可达30%,分配系 数在3-20之间。如下表,24,25,例子:以甲酸脱氢酶(FDH)的分步提取纯化来进一步说明胞内酶的提取。,26,27,2、核酸的分离及纯化,特点:盐组成的微小变化引起分配系数的急剧变动。 有活性的DNA与无活性的DNA的分配系数差别较大。 可通过多级逆流分配平衡

8、将两者几乎完全分开。,28,3、人生长激素、-干扰素的提取 用PEG4000 6.6%/磷酸盐14%体系从大肠杆菌提取。 4、病毒的提取、纯化 5、生物活性物质的分析检测,29,何谓双水相萃取? 在一定条件下,水相可形以成两相。将水溶性的酶、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从一个水相转移到另一水相的过程。,30,双水相体系可分为那几类?目前常用的体系有那 两种? 两种都是非离子型高聚物(PEG / DEX、聚丙二醇/ DEX等) 其中一种是离子型高聚物(羧甲基纤维素钠/葡聚糖DEX) 两种都是离子型高聚物(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葡聚糖钠) 其中一种是无机盐(磷酸盐、硫酸盐等)( PEG /硫酸盐),31,

9、双水相萃取的优点? (1) 条件温和,保留产物活性 (2) 含水量高,表面张力低,耗能少 (3) 大分子及小分子都可萃取 (4) 易于放大,32,为什么说蛋白质等生物活性大分子物质不适合 用有机溶剂萃取分离而适合用双水相萃取分 离? (1)许多蛋白质有极强的亲水性,不溶 于有机溶剂。 (2)蛋白质在有机溶剂相中易变性失 活。,33,影响双水相萃取的因素有那些? (1)双水相中聚合物(组成和浓度)的影 (2)体系中无机盐离子的影响 (3)体系pH值的影响 (4)体系温度的影响 (5)体系中微生物的影响,34,用双水相萃取细胞破碎(匀浆)液时,一般是把目标产物分布在上相,而细胞碎片、杂蛋白等杂质分

10、布在下相,为什么? (1)核酸等大部分杂质一般处于下相,可以同时除去。 (2)下相一般是无机盐富集相,作为废弃物扔掉,费用相应低一些。 (3)将蛋白质产物分配在上相有利于保持其活性。 (4)碎片在下相有利于连续离心分离。,35,选择双水相系统的原则? 相系统应易于用静置沉降或离心沉降法进行分离。 对胞内蛋白萃取,使碎片分配于下相中,来增大两相的密度差,达到快速分离,降低操作成本和操作时间。 根据目标蛋白质和共存杂质的表面疏水性、相对分子质量、等电点和表面电荷等性质的差别,来选择萃取目标产物。如调pH、添加盐、提高成相系统的浓度(系线长度),36,双水相系统的相平衡需要很长时间吗? 不需要。双水相系统的表面张力很小,相间混合所需能量很低,通过机械搅拌很容易分散成微小液滴,达到相平衡所需时间很短,一般只需几秒钟。,37,双水相萃取技术应用在那些方面? 1、胞内酶提取 2、核酸的分离及纯化 3、人生长激素、-干扰素的提取 4、病毒的提取、纯化 5、生物活性物质的分析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