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文(含解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3748174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政治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文(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一政治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文(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一政治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文(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一政治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文(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一政治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文(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政治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文(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政治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文(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为共产党员、作为政协人,我们要靠得住,政治上绝对过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行动指南福建省莆田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文)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人口的8%,而其全国人大代表的名额占总名额的12%。全国人大的规定说明()A. 少数民族在我国享有特殊的政治权利和自由B. 我国实行各民族平等的原则C. 加强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基础D.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答案】B【解析】A选项表述错误,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少数民族不存在特殊的权利和自由。C选项表述错误,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是国家统一的

2、基础。D选项表述错误,排除。题目中的表述表明了我国实行各民族平等的原则。故B入选。点睛: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几个注意点原则注意点民族平等民族平等并不是要消除民族差别。由于历史、地理、文化传统等因素,各民族之间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存在着事实上的差别。民族平等并不意味着各民族间发展程度是一样的。民族平等不仅是指政治地位的平等,还包括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平等。民族平等不仅是指平等地享有权利,还包括平等地履行义务。对少数民族和地区给予特殊扶持和照顾,不仅没有违反民族平等,恰恰是实现民族平等的必然要求民族团结民族团结不仅指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还包括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各民族共同繁荣并不意味

3、着各民族同步繁荣。各民族共同繁荣不仅指各民族经济共同繁荣,还包括政治、文化共同繁荣2. “历史告诉我,在多民族国家,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实现民族解放,才能建设好国家,能有幸福生活。”这说明,民族团结是( )社会稳定的前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核心内容民族平等的基础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A. B. C. D. 【答案】B【解析】“历史告诉我们,在多民族国家,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实现民族解放,才能建设好国家,才能有幸福生活”这说明,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故符合题意;说法错误,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排除;说法错误,民主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4、。考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名师点睛】通过关键词法(加点的为关键词)把握三原则的关系。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3.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使得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发生巨变,由原来的东部沿海绝对主导,向东西两翼展开逐步过渡,这样,西部民族地区将一跃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 )A. 消除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的不平衡状况B. 促进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形成C. 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的民族自治权D. 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

5、同繁荣【答案】D【解析】根据题目中的表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使西部民族地区将一跃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这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故D选项表述正确入选。A选项表述错误,不能完全消除。B选项表述错误,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C选项表述错误,特别行政区具有高度的民族自治权。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 )A. 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B. 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C. 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D. 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6、是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和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条件。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是这一制度的内容。故ABC项错误。本题选D项。考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点评:本题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内容,很简单,是送分题,不可出现失误。熟记课本基础知识很关键。5. 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C.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D.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而非根

7、本政治制度,A说法是错误。B说法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D说法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只有特别行政区才享有高度自治权。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6. 2016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身着不同的服饰,怀揣各自的信仰,来自中国五大宗教团体的政协委员们以“出世”的身份参与“入世”的政治,传递中国一亿多宗教信众的声音。这表明( )我国宗教逐渐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我国宗教界人士拥有国家大政方针的决策权我国信教群众的政治权利得到尊重和实现我国信教群众成为发展中国特色

8、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A. B. C. D. 【答案】B【解析】我国实行的宗教政策是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其目的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故题肢符合题意;题肢说法错误,我国宗教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题肢说法错误,宗教不具有决策权,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考点定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名师点睛】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并不矛盾,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有利于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一方面会防止不依法规、不讲政策的行为发生,以便更好地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打击一切宗教外衣掩盖下的违法犯罪活动。7. 我国某地一寺庙佛门子弟积极参加当地

9、公益活动,方丈还以80万元巨资买到了电视台黄金时段前15秒公益广告权,宣传保护野生动物。以上事实说明,在我国( )A. 宗教的本质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B. 宗教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C. 宗教已成为独立、自主、自办的事业D. 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答案】D【解析】选项A说法错误,因为我国宗教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不等于宗教本质发生了变化,也不等于宗教没有了消极作用。宗教的本质仍然是唯心主义,故排除;选项B说法错误,宗教有消极作用是主要的,故排除;选项C说法错误,因为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考点定位】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名师点睛】不能认为

10、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鼓励公民信仰宗教。对全体公民进行唯物主义、无神论教育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8. 针对日方对钓鱼岛所谓的“国有化”,我国不间断地在钓鱼岛海域开展维权巡航执法,实现了在钓鱼岛海域的常态化存在。这显示了主权国家的( )A. 执法权B. 平等权C. 自卫权D. 管辖权【答案】D【解析】题目中,针对日方对钓鱼岛所谓的“国有化”,我国不间断地在钓鱼岛海域开展维权巡航执法,实现了在钓鱼岛海域的常态化存在。这显示了主权国家的管辖权。故D选项表述正确入选。A选项表述错误,排除。B、C选项没有体现。点睛: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1)独立权: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

11、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2)平等权: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3)自卫权: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4)管辖权: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9. “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我国政府这一立场的依据是( ) 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国家主权具有至高无上性和独立性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

12、与国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国家主权具有至高无上性和独立性。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各国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既有共同的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和对立。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故我国政府坚持这一立场,适合题意;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考点:主权的重要性、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10. 下列对上海合作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 )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 是区域性、政

13、府的国际组织是世界性、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作为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A. B. C. D. 【答案】B点睛:国际社会、国际组织与主权国家(1)国际社会是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的。主权国家是当代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2)国际组织是以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的双边或多边条约为基础而建立的。国际组织的主要机构、职权、活动程序以及成员单位的权利和义务,都以正式条约或协议为依据。11. 为纪念联合国成立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以联合国为舞台,率先发起并组织以重申联合国宪章承诺为主题的活动,呼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壮大和平力量、防止侵略重演。这体现了( )中国坚定地维

14、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中国积极支持和参与联合国组织的一切活动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A. B. C. D. 【答案】C【解析】题目中中国组织以重申联合国宪章承诺为主题的纪念活动,说明中国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符合题意;中国积极支持和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一切活动,说法错误;中国组织纪念活动意在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壮大和平力量、防止侵略重演,说明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符合题意;本题没有涉及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问题,与题意不符。本题答案选C。考点:本题考查联合国、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名师点睛】关于我国外交政策要厘清

15、几点认知(1)我国一贯信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要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当我国领土受到侵犯、国家主权受到干涉时,我们一定会采取必要措施予以还击。(2)维护好本国利益,不一定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若只顾本国利益,而置其他国家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于不顾,就不能促进,甚至是阻碍和破坏世界和平与发展。(3)各国的外交政策并不都是由本国的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决定的。各国的外交政策都是由各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决定的。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国家利益首先表现为统治阶级的利益,国家制定和执行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12. 2015年11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深化伙伴关系,共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