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网格化管理年终总结

上传人:细*** 文档编号:635463 上传时间:2017-04-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网格化管理年终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年网格化管理年终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年网格化管理年终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年网格化管理年终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年网格化管理年终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网格化管理年终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网格化管理年终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 年网格化管理年终总结201x 年,认真贯彻落实区委 7 号文件精神,全力推进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学习培训,统一思想先后召开街道工委召开(扩大)会议;上地街道工作大会;工作推进会和社管通培训会。同时,迎接徐永全副区长到上地西里社区调研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邀请区社会办陈刚主任就“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对街道副科以上全体领导干部进行培训。通过以上措施,为做好网格化工作深入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实施意见,统筹协调制定上地街道关于落实海淀区的实施方案。一是精确 12 个网格、56 个网格单元划分,确定包格领导、格长和格员。二是健全和

2、调整了地区民主管理和监督委员会、地区管理委员会,并成功召开了两个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三是落实司法所、统计所属地管理等相关工作。四是组建街道联合执法队,并开展联合执法工作。五是调整十大工作组,并与社区网格实现无缝衔接。六是确认区委办局、街道科室部门、各类协管、社区自治等下沉力量,并在年底前制作展示橱窗。三、系统运行,稳步推进一是社区网格微循环运转正常,网格平均数值均排在全区前列,曾受到区有关部门的表扬,目前解决了部分社区居民反映的问题262 件。二是街道网格小循环运行正常,目前街道网格小循环共处理 14个案件,基本解决了部分社区网格反映的问题。三是区级大循环保持畅通,目前还没有案件需要上报解决

3、。四、绩效考评,落实督导完成了对所属格员、社区网格、对属地专业部门派驻机构和对相关委办局的绩效考评工作。10 月 8 日,公布了对 22 个街道网格化综合绩效考评结果及排名情况,我街道排名第二。五、存在问题和不足。一是对网格化工作认识程度还有待提高;二是充分发挥整体联动作用还有待提高。201x 年,针对问题和不足积极整改,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规范完善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落实领导包格,主管科室包片、十大工作组和三级网格力量等工作制度,真正实现“入格、管格”,重点整合各类协管力量,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二是在原有上地街道城管监督与应急分中心的基础上组建上地街道城市服务管理指挥分中心。三是进

4、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社管通的作用,同时稳步推进“一个系统,五个中心”的上地街道综合管理信息 E 系统建设。四是全力做好全年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绩效考评工作。2016 年网格化管理年终总结今年是实践社会管理创新,推广社会管理网格化的第一年,在市综治办、网格管理中心的统一部署下,在区综治办、网格管理中心的精心指导下,我镇的网格化管理推广工作也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在第一批、第二批试点项目落实后,我镇已实现 8 个网格化管理站点全面运行,第三批村网络线路已全部铺设到位,形成以镇综治维稳中心管理站为核心,庙岭村、大廖村、大叶村、大雄村、安城村、长林朱村及恒大社区共 6 村 1 社区的 7 个网格

5、化管理站为终端的管理网络架构,共计覆盖网格 81 个,包含 67 个自然湾,常住人口 14624 人,占到全镇行政管理面积的 43。6%,全镇常住人口的48。2%。从全镇范围看,我镇的网格化管理工作在推广和实施后,已取得了初步成果,在社会管理应用方面也实现了涉及信息报送、事件处理、房屋信息管理、人口信息管理、消防重点场所登记、基层社会组织登记、日常社会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且系统整体运行情况良好。现将我镇今年的网格化管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自今年 8 月份启动第一批网格化管理试点项目以来,我镇网格化管理在上级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已将第一批、第二批共计 7个网格管理站点正式开通运行,

6、第三批 9 个站点的网络线路全部铺设完毕。截止到 11 月份,从全镇范围来看,网格化管理系统在线管理信息量占到全镇近半,我镇网格化管理网络已初步形成。二、工作动态1、科学规划,积极探索作为我市“五个鄂州”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之一,“创新鄂州”在今年的各项工作中都在进行积极探索,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作为日常政务工作中与群众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长期以来一直是各级领导部门作为工作日程的重点来抓。因此,我镇自按照市、区网格化管理实施规划开展网格化工作以来,得到镇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并根据网格化管理工作在我镇初期推广的实际情况,提出坚持以加强建设基层网格化组织、完善网格化管理服务、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7、为目标,树立“沟通面对面、服务零距离、干群心连心”的工作理念,以发挥基层网格化管理站和网格员作用为核心,以镇网格管理中心、村网格管理站为主体、社会力量为辅助,积极整合现有行政服务资源,依托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平台,将我镇网格化管理系统建设成为集社会信息报送、基层群众服务、基层组织信息管理、基层安全信息管理为一体的全方位、全覆盖的综合社会信息管理网络平台。2、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在制定我镇网格化管理工作具体实施方案时,经镇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后,根据我镇现有的行政区域划分情况和各村(社区)、自然湾(组)的群众服务需求,将全镇 16 个村(社区)统一按照市综治委提出的网格划分标准划分为 170 个网格,每网

8、格设网格员 1 名,每村(社区)设网格管理站,并配备专人实行定员定点管理,各村(社区)网格管理站由镇网格管理中心统一进行协调管理,由专人负责日常信息维护管理工作。针对网格员的日常工作制定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对各村(社区)网格化管理站负责,各村(社区)网格化管理站对镇网格管理中心负责,明确各层职责任务,以保证全镇网格化管理信息网络的安全、高效运行。我镇网格化管理系统自今年 7 月份开展建设以来,已将第一批、第二批共计 7 个网格管理站点正式开通运行,第三批 9 个站点的网络线路全部铺设完毕。截止到 12 月份,房屋信息、人口信息、重点消防场所信息、社会组织信息等已录入完毕,并建立电子网格图,7

9、个网格化管理站共计覆盖网格 81 个,包含 67 个自然湾,常住人口 14624 人,占到全镇行政管理面积的43。6%,全镇常住人口的 48。2%。3、服务为先,精细管理第一批、第二批共 7 个网格化管理试点项目建成后,全部 81 名网格员正式到岗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依托“1+8”综合服务中心,设置网格管理站,根据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的职责任务,将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便民服务、矛盾纠纷调解和群众信访服务的信息收集整理上,截至 12 月份,共计处理矛盾纠纷 62 起,便民服务 23次,共计服务群众 117 人次。网格化管理运行近 3 个多月来,网格员的积极工作得到了服务对象群众的普遍认可,网格员

10、对该网格的一一映射模式,明确了网格员管理服务的工作目标,使责任进一步细化,每个单元网格建立集服务对象多方面信息于一体的基础信息台帐,把相对分散、孤立的就业、优抚救助、医疗、教育、遵纪守法等个体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录入基层社会管理系统信息数据库,并注重信息的日常收集积累和维护更新,使基层组织可以动态掌握、全面了解到每户乃至每个居民个体的实际情况,提高管理服务的精细化、动态化水平。单元网格划分使网格管理站对居民的服务覆盖到户,没有盲区。在空间的划分上 管理范围的相对缩小和固定,大大减少了工作的流动性和盲目性 改变了游击式、运动式管理,实现了由粗放管理到精细服务的转变。4、广泛动员,大力宣传我镇在网格

11、化管理工作开展后,召开了一次网格化管理工作动员会,根据区综治委的文件要求,研讨制定了网格化管理宣传工作的实施方案,于今年 9 月底前全部完成工作。在各村(社区)网格站、派出所、学校、集镇等人员集中场所以标语横幅的形式进行宣传,发放网格化管理服务手册400 多份,使群众初步了解网格化管理工作的推广情况。在市网格管理中心成立运行后,指派专人前往进行学习培训,并对全部 170 名网格员在镇网格管理中心进行了统一集中培训。在第一批 3 个试点村(社区)设备、网络、人员配置完善后,针对基层网格员的个人电脑操作实际情况和业务水平普遍不高的现状,抓住时机进行网格员对基层社会管理系统操作的情况反馈和意见整理,及时发现并解决系统操作的难点和盲点,保证了网格化管理运行的胜利攻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