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将相和(第一课时)学校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349563 上传时间:2017-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将相和(第一课时)学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8、将相和(第一课时)学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8、将相和(第一课时)学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8、将相和(第一课时)学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将相和(第一课时)学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将相和(第一课时)学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18、将相和(第一课时)湖州市德清县逸夫小学 姚娟娅【设计理念】:新课程提出了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理念,即“随着年级的升高,要帮助学生了解课文中段与段之间,段落和整篇课文的联系”这篇课文在结构上有明显的特点:三个故事相对独立,但又是密切联系的。教学时,在帮助学生理清文章主要内容和各部分联系的基础上,从尊重教材的特点和读写训练任务出发,注重对学生进行“抓住人物特点”的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研读重点句子,体会蔺相如机智勇敢的人物特点。学生在获得深切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加深对文本内容的感悟。【预期目标】:1、认读“璧、瑟、缶、卿”等字,会写“璧、瑟、荆”等字。能随文理

2、解“理直气壮、鼓瑟”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明确三个小故事间的联系。3、学习课文的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 ,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清课文中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抓住重点词句,感悟人物性格品质。【教学难点】:通过品读课文重点语句,结合自己的理解,感悟人物的性格品质。【课前准备】:1、课前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名著。2、写有重点句子的小黑板。【预设流程】:一、名著导入,揭示课题。(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一定看过或听过孙悟空大闹天宫、刘姥姥游大观园、武松打虎、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故事吧!它们都出自我国古典四大名著,哪位同学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古典的四大名

3、著呢?(指名学生介绍)(二) 揭示课题这些古典名著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讲述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国的文学、历史名著浩如烟海,除了四大名著,你课外还了解过哪些名著呢?(指名学生汇报) ,由学生谈到的史记入手,简单介绍史记:作者是汉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他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写下了这部伟大作品, 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请同学们翻到课后95 页资料袋,了解一下关于史记的介绍。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根据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而来的,出示课题:将相和读题质疑:请学生齐读课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指名质疑:学生可能会问到:“将”指的是谁?“相”指

4、的是谁?将相为什么不和?后来是如何和好的?等)1、相机解疑:将:廉颇 相:蔺相如 2、指导“颇” “相”的读音,指名学生将课题读正确。3、他们一文一武,是赵国不可多得的人才,那他们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去读读课文,从文中找找答案。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同时,针对 学生的预习,引 导学生解决提出的相对容易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解决 问题的能力。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一)自由读文。要求: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2、文章共写了三个故事,试着给文章分分大段,并分别用书上的词语给故事加上小标题。(二)指名交流。解决学生提出来的不理解的词语,如:鼓瑟、

5、击缶、上卿等,相机指导书写“瑟”字。(三) 给课文分大段。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完璧归赵 指导书写“璧”字,找找形近字:臂(手臂)壁(墙壁)渑池之会 指导学生读准“渑“字音负荆请罪 指导书写“荆”字(四)默读课文,理清关系。理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指名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在“完璧归赵”故事里,蔺相如立了功,被封为上大夫,在“渑池之会”中,他又立了功,被封为上卿,官职比廉颇大,于是廉颇不服气,由此引发了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梳理,并明确各个故事之间的联系,符合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并为 下面的第一个故事的学习,把握人物性格特点作好准备。三、学习“完璧归赵”

6、 ,感受人物品质。(一)学习将相不和段落,铺设学习。1、快速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课文哪里开始讲到将相不和了?2、指名读课文第 16 自然段。3、小黑板出示廉颇的话:“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段话,感受廉颇的心情。4、指名学生读廉颇的话,并说说自己的理解,相机理解“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教师小结:正因为蔺相如在“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故事中接连立功,官职比廉颇还大,廉颇不服气,将相开始不和。5、指导全班情感朗读。(二)品读重点句。在廉颇看来,他是赵国的一员猛将,冲锋陷阵,保家为

7、国,为国家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而蔺相如凭的只是三寸不烂之舌,耍耍嘴皮子而已,同学们,你们觉得蔺相如是不是像廉将军所说,靠一张嘴官拜上卿呢?不是,那他靠的是什么?你能不能从书上故事里蔺相如的表现来说明呢?1、四人组成合作小组,合作学习 110 自然段,这个故事中可以感受蔺相如的什么特点?(机智勇敢)2、找出表现蔺相如勇敢机智的句子,画一画,还可以在边上写上自己的感受。(教师提醒:抓住描写蔺相如言行举止的句子。 )3、指名学生交流汇报:(1) 、赵国的表现: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侯

8、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勇敢、挺身而出)(2)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机智,要回和氏璧)(3) 、他理直气壮地说 “ 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勇敢无畏、才智过人)(4) 、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 (考虑周全、拖延时间)(5)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

9、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做事果断、十分机智)4、小结:正是由于蔺相如勇敢机智,才让无价之宝“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回到了赵国,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那现在这个成语也常形容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给本人。5、想象一下,蔺相如在 “完璧归赵”故事中立了大功,赵国就封他做上大夫,廉颇听到这个消息,会有何感想?6、小练笔:如果让你劝这位有点不服气的廉将军,你能不能根据蔺相如在“完璧归赵”一事中的表现来劝劝廉将军呢?动手写一写。7、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小练笔。8、在蔺相如身上表现的不仅仅是“机智勇敢” ,在后面的两个故事中,他又会表现什么品质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 渔,这个环节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从人物的言行举止感受人物的性格品质,教给学生学 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 习 能力,同时也为下面两个故事的学习打好基础。四、作业布置爱读书的你:继续读史记中有关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故事。爱创作的你:可以和同学合作将“完璧归赵”故事编成课本剧演一演。【板书设计】 将相和廉颇 蔺相如完璧归赵 勇敢机智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备注】2007 学年湖州市新课程教学案例设计评比三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