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三化学氢气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反应类型知识精讲.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63231495 上传时间:2018-12-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初三化学氢气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反应类型知识精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年初三化学氢气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反应类型知识精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年初三化学氢气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反应类型知识精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年初三化学氢气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反应类型知识精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年初三化学氢气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反应类型知识精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初三化学氢气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反应类型知识精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初三化学氢气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反应类型知识精讲.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化学氢气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反应类型知识精讲初三化学氢气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反应类型知识精讲 氢气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反应类型 一、氢气的性质: 1. 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无味气体。 ?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这两个性质决定了, ,?难溶于水氢气的收集方法。,2. 化学性质: 常温下稳定,在点燃或加热等条件下,能与很多物质反应。 ?可燃性。(是理想的气体燃料) 点燃 22HOHO,,222(点燃前,一定要先验纯) ?还原性。(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作还原剂。 装置图 装置特点 操作的顺序 实验现象 表达式 ?试管口略向下倾?通氢气约?黑色HCuO,,2 斜 变12分钟 CuOCuHO,2?导管

2、要通入试管成红色固?点燃酒精灯底部位于上方 加热 体 CuO?铁夹夹在离管口?熄灭酒精灯 ?试管口约1/3处 ?试管冷却后部有无色再停止通 H?药品平铺,用外焰液滴生成 2 加热 附:操作顺序顺口溜: 实验开始先通氢,通氢以后再点灯。 由黑变红先撤灯,试管冷却再停氢。 二、氢气的用途: 充灌探空气球,做高能燃料,焊接切割金属,冶炼某些金属,制备盐酸,合成氨等。 三、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2)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化学反应。 (3)氧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提供氧,而把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 (4)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得到氧的物质。常见的还原剂是:HCC

3、O、等。 2 例: HCuOCuHO,,,22属于 还原剂 氧化剂 发生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四、化学反应类型 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定义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质的反应 反应物种类 两种或两种以上 一种 用心 爱心 专心生成物种类 一种 两种或两种以上 特征? “多”变“一” “一”变“多” 点燃实例 COCO,,223KClOKClO,,?2232判别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时,与反应物、生成物的类别(物质的分类)无关。 (2)置换反应 分类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

4、应。 单质化合物,,另一种单质另一种化合物 ,反应物生成物 例: HCuOCuHO,,,22例1. (山西省)鉴别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 A.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种气体中 B. 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溶解性 C. 将少量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三瓶气体中 D. 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种气体中 解析 物质鉴别的依据是物质性质的差异。 氢气和氧气在水中溶解性都很差,排除B。 氢气和氧气都不和石灰水反应,排除C。 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复燃,在氢气或二氧化碳中都熄灭,排除D。 燃着的木条在氢气中无变化,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在二氧化碳中则熄灭。 答案:A。 例2. (陕西)从安全、环

5、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 通电? A. 通电使水分解: 22HOHO,222MnO2? B. 过氧化氢催化分解: 22HOHOO,2222? C. 高锰酸钾加热分解: 2KMnOKMnOMnOO,42422MnO2?223KClOKClO, D. 氯酸钾加热分解: 32解析 电解是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我国目前获取电能的最主要途径是火力发电,煤炭燃烧时会污染环境,所以,节能也可以环保。排除A。 C、D所提供的方法都需要加热,操作复杂,并且供热的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气体污染物,故排除C、D。 答案:B。 例1. 如下图所示为某学生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装置图,指

6、出图中的四处错误及由此可用心 爱心 专心能产生的后果。 解析: 分析装置的对错包括判断装置的安装、试剂的选择、试剂的量等正确否。 错误 后果 ? 长颈漏斗末端在液面上方 生成的氢气会从长颈漏斗逸出 ? 导管紧贴试管下壁且伸入试管内过短 气体将固体吹散,试管内的空气不能排净,加热时发生爆炸 ? 试管口向上倾斜 生成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 导管通过胶塞伸进气体发生装置部分过长 气体不易导出,还会使产生的气泡进入导气管 例2. 实验时出现以下情况,试从供选择的可能原因中,将正确的序号填入空格内,供选择的原因: A. 气体不纯 B. 温度过低 C. 气体发生装置没有形成液封 D.试管口未向下倾斜 E.

7、 未在保护气中冷却 F. 试管内气体还在燃烧 ?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试管破裂,是因为_。 ?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时,无气泡产生,是因为_。 ?用一小试管做氢气验纯实验时,发现有尖锐爆鸣声,是因为_。 ?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发现制得的铜很快变黑,是因为_。 解析: ?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试管破裂是因为试管口未向下倾斜,使生成的水倒流至温度较高的试管底部造成破裂;?用排水法收集不到氢气的原因要么是装置漏气,要么是气体发生装置没有形成液封,即生成的氢气从漏斗口逸出;?氢气验纯时有尖锐爆鸣声,是因为氢气不纯,如果是试管内气体还在燃烧,则会引起爆炸;?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得的铜很快变黑(又变为),是因为没有在保护气

8、()中冷却,使生成的铜被空气中的氧气在较高温HCuO2度下迅速氧化成氧化铜。 答案:?D ?C ?A ?E 1. 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氧化铜先变成亮红色,后又变成黑色,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A. 通入氢气量不足 B. 没有继续通氢气到试管冷却 C. 加热温度不够 D. 撤火过早 2. 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通氢气后加热的理由是( ) A. 加快反应速率 B. 排除试管内的空气,避免发生爆炸 C. 增大氢气的浓度 D. 否则,氢气与氧化铜不反应 3. 氢气将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能源,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氢,最理想的途径是( ) A. 由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 B. 改进以焦炭和水制水煤气

9、的方法 C. 利用太阳能分解水 D. 使赤热的铁和水反应生成氢气 用心 爱心 专心4. 分别将氢气的性质的序号填入其用途后面的括号内:?作火箭导弹的燃料( );?在冶金工业中冶炼金属( );?吹肥皂泡( );?作保护气( ) A. 还原性 B. 可燃性 C. 密度最小 D. 难溶于水 5. (2000年山东省中考题)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白光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6. (2000年宁夏中考题)对人类生存环境不会造成污染的是(

10、 ) A. 燃放烟花爆竹 B. 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 C. 摩托车、汽车尾气的排放 D. 用氢气作高能燃料 7. (2000年天津竞赛题)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 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停止通氢 B. 制氧气结束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再熄灭酒精灯 C. 点燃氢气前,先检验其纯度 D. 用天平称量药品时,添加砝码的顺序为从小到大 8. (1999年天津市竞赛题)为了保护臭氧层,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减少并逐步停止冰箱致冷剂氟里昂的生产和使用 B. 防止CO大量排入大气中 大量排入大气中 C. 防止SO2D. 减少煤等矿物燃料的燃烧,发展氢能源

11、9. (1999年山西省竞赛题)写出下列错误的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错误操作 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用潮湿的手,直接取用砝码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处没有 棉花 (3)还原反应完成后,先停止通入HCuO 2氢气后停止加热 用心 爱心 专心参考答案 http:/ 1. B 可能在受热时铜和氧气接触。 2. B 3. C 在A、B、D答案中都会产生大量气体污染物。 4. ?B ?A ?C ?A 5. B 6. D 因为生成水 7. D 8. A 9. (1)砝码锈蚀,称量不准。 (2)导管或水槽,集气瓶中呈紫红色 (3)空气进入试管,还原出的铜又被氧化成黑色的氧化铜。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