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校本教研旗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6322913 上传时间:2017-09-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举校本教研旗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举校本教研旗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举校本教研旗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举校本教研旗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举校本教研旗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举校本教研旗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举校本教研旗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举校本教研旗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校本教研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制度已越来越受到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关注和青睐。小学校长作为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他 们立足校本、因校制宜, 对校本教研组织形式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不少经验,最终使许多教师从“ 工匠型教师”转为“专家型教师” ,不仅引导教师走上了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而且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使学校走上了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提升了办学水平。下面我就新课改下校本教研的理念、制度、方式、方法等方面和大家做一交流,有不足或不对地方,望各位专家不吝赐教。一、新课改下校长的职责和理念校长作为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理应

2、成为学校科研的带头人和践行者。学校作为一个学术和行政二元权力结构的组织,理想的校长身份应该是学术素质和行政素质的合一,并以学术能力领导行政管理。但现实却是两者分离,在实际的管理中,较多的校长沉溺于行政事务管理,无暇顾及专业知识的提高和教研能力的发展,成为制约校本教研向纵深发展的瓶颈。因此,校长应当提高教育教研素质,增强教育教研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小学校长对新课改的“ 内行”领导,才能轻车熟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校长的校本教研理念,直接影响学校教研兴师、教研兴教、教研兴学、教研兴校的效果。好的质量来自于好的教学,好的教学来自好的老师,好的老师来自好的校本教研。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小学校长应在

3、领导新课程中表现出来以校为本、以教师为中心的校本教研理念,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以贯彻新课程的“三 维目标” 为 主线,以解决本校教 师在实施新课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进行教研,并以此提高教学质量。由此来看,提高教师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校长要花大力气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校本教研水平,以加速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要具备这些理念,作为校长应认识到以下五点:1、要认识到校本教研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即通过校本教研能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又能促进广大教师把“教研 兴教” 、“教研 兴校”的理念转化为 内在的需求和自觉行动。2、

4、要认识到校本教研和学校实施新课程的密切关系。新课程与以往教改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 新” ,既然是新生事物,肯定会遇到 问题和困难,而校本教研就是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的 “灵药 ”。因此,实施新课程必须以校本教研为依托,以校本教研为支撑,充分发挥校本教研在实施新课程中的理性导向作用。同时 ,校本教研也只有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为目标和内容,才会青春永驻。3、要认识到校本教研与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密切关系。校本教研能够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二者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要认识到校本教研与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密切关系。开展校本教研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教师校本研究、校本教育的

5、一个有效途径。发动教师全员广泛参与校本教研正是体现了学校校本培训的特色。、要认识到校本教研与校长自身发展、成长的密切关系。一个优秀校长无不是通过校本教研而获得成功的,校长应当成为校本科学与教育实践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校本教研是校长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二、规范校本教研制度,引领教师发展1、健全管理组织,建立教研机制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新课程实践的需要,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要完善各项教学常规制度。如集体备课制度、教师学习制度、教学反思制度、听课评课制度等。为保障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学校要健全机构,成立由校长主管-包点 领导具体负责-教研组实施的校本教研三级管理模式,形成逐级落实,

6、层层 管理,全体教 师参与的管理机制。2、落实教研制度,确保教研实效教研组是最基层的研究单位,教研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好坏。为确保校本教研的顺利进行,应要求每位老师做到: 每个教师要有一本校本培训专用笔记本,在培训中认真做好笔记。实行 “三个一”的学习管理制度,即:每个月至少写一次教学反思或典型案例,每学期至少写一篇教学教研论文,青年教师每期每人上一节校级研讨课。每周各学科要 进行一次教研,雷打不动,例如:每周一下午为语文学科集体教研,每周二下午数学学科集体教研。在学校例会的下周工作安排中事先制定每次教研活动的时间、地点、中心发言人、专题、主持人。每周的中心发言人都必须提前把发 言提纲

7、送教导处,每次教研结束后主持人都必须把本周的教研情况进行总结 。坚持三个“ 合一”,即“教研和科研合一” 、“研究课 和平时课合一” 、“优质课 和研 讨课合一”。全组教师必须参与听课、 评课,教师每学期每人听课至少达到 18 节,互听互评,讲课教师说出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和课后反思,听课教师提出自己的 观点与讲课教师交流,并写出评课稿,教师们取长补短,真正达到互相学 习,互相促进的作用,以此提高教师的业务技能。实践证明,一周一次教研活动,只要真正做到把教研和教学联系起来,就能达到以教研促教学,以教研促提高,以教研促改革,以教研促质量的目的,就能实现同伴互助、教学资源共享的目标,就能提升各科教师

8、的研究能力和业务素质,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三、丰富校本教研方式,提升教师素质1、通过自主学习,提升教师素质在新课改的今天,不断学习是每位教师的终身任务。校本教研是一个平台,它给每一位教师提供了参与教研的机会和权利;校本教研是一种手段,它能够把学校建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让每一位教师在这个组织里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共同研究,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因此,学习培训是提高教师的教育科学理论素养,建构起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新认知体系、参与校本教研的首要条件。在制定学校培养培训工作方案和校本培训计划时,要注重校本培训学习,如:学校可以为每一位教师征订小学教学,为每一个办公室征订教育科研论坛、 辽宁教

9、育、 江苏教育、 小学教研 等刊物,充分发挥至少人手一份的教育专业刊物作用,通过认真组织阅读、摘抄读书笔记、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使教师在理论引导、教学指导、解决 实际问题上起到切实作用,使教师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在这过程中,使教师产生内在的思考,发展自己的教育思想,解读 重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交互学习的机会,有效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2、通过请进走出,提升教师素质组织教师集中学习、聘请专家讲座、观看课程改革音像资料、本校教师讲座等方式是指导教师行为方式的有效途径。 (如: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先后多次邀请南阳师院丁心胜教授、南阳教育学会会长马中文、区教研室段天才主任、教研员李连芝等专

10、家到我校为老师们进行专题讲座)。通过老师们和专家交流切磋,解决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疑惑、困难。此外,学校要有计划、有重点、有 层次地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培训或听课研讨活动,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要有成果汇报,或写学习心得,或上示范课,或做专题讲座,或报教改提案,切实提高学习的成效,达到一人学习人人受益的效果。同时还要组织学校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走出校门,到兄弟学校参观学习,加 强横向教学研究和交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3、通过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素质教师即教研者,教学即教研,问题即课题,成长即成果, “教研工作,科研先行” 。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它最适合促 进教师的提升和发展。课题 研

11、究,一 头连 着教师的业务学习,一头连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环节。学校要坚持以课题带动课改,以课题提升课改,以课改提高教师素质,让教科研工作成为课改工作的助推器。为了使日常教学与教学研究、教师成长融为一体,学校应把课题作为学校教研工作的研究主线,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倡导“ 人人都是教育科研工作者” 的大科研观。要求每位教师人人期期有课题,学校年年有成果,形成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力求一个主题,多种思路;一个话题,多种声音;一个课题,多种设计,以参与求体验,以激发求智慧,以此铸就老师们乐于分享,善于沟通,勤于反思,敢于创新的精神品格,引领教 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寻找自己的研究问题,大课题

12、和小课题兼顾。对于大课题,学校要组成课题组,专门组织人员合作探究,集体攻关;对于校级生成性小课题, 则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有自己研究的项目,以便解决教学工作中出现的热点、 难点问题。开展沙龙活动,定 时、定点、定主 题,每次活 动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探究,解决一个问题,获得一种完整的认识。特别是小课题的研究解决了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教师素质的提高,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4、通过集体备课,提升教师素质改变传统的备课形式,实行开放式备课,即把教案改为学案,采取集体备课之下的分任务备课的形式。通过集体备课,老师们总结、交流、反思每周教学情况,思考、研讨下周教学内容,整合教 师 的集体智慧

13、,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增强教 师之间的优势互补,改变教师以往孤军奋战的备课和教学方式,引发教师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的转变,做到资源共享,互利互惠。5、通过教学反思,提升教师素质校本教研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为了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因此教师的反思能力是诸多教研方式中所不可缺少的。因此教学案例分析和课后反思要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从案例分析和反思中进一步提升老师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要鼓励教师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敢于研究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 时鼓励教师从课堂实践中发现问题,努力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使老

14、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在研究中有机的结合,探索构建高效课堂教学途径,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在实践的基础上写出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札记、阶段小结,在理论的指导下撰写出教学随笔、教学经验总结或论文。让教师在自修和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调整, 转变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并在完善、丰富自己的过程中 发展自己, 实现教师与课改共同成长的目标, 强力推进课改进程。四、扎根课堂,落 实校本教研优化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益是我校校本教研的终极目标。 课改的主 阵地是课堂,教研的问题是来源于课堂,植根于课堂,还原于课堂,

15、运用于课堂。因此,校本教研要以解决教师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为出发点,把 这些困难或问题汇集起来,形成小课题加以研究,并以此促进教师和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持续发展。小课题研究应以教研组为单位,可以在每个年级、每个学科设立问题库,每个月以年级组为单位搞一次专题校本研修教研活动,以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使问题从课堂中来到课堂中去,做到校本研修服务于课堂教学,解决课堂中的出现的实际问题,使教研活动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因此,校本教研的生命在课堂,要做到“ 实、活、新 ”。“实”是指校本教研要务实,校长是研究负责人、教师是研究主体、学校是研究基地、教室是研究室,让教研遍及学校各个角落;“ 活”是指校本教研形式的多样化,要重视经验的积累和交流,并且能够灵活地去尝试、运用;“ 新”是指校本教研要 贵在创新,形式、方法、内容有创新才能有生命力。总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扎扎实实的研究、探讨、合作、交流、互助,认真为广大教师搭建一个平等、和谐、共同学习的平台。学生就能在校本教研中进步,教 师就能在校本教研提升,质量就能在校本教研中提高,学校就能在校本教研中发展。 我的交流完了,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