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7中考语文第二部分阅读第一章课内文言文阅读第2课时复习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3219804 上传时间:2018-12-2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2.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17中考语文第二部分阅读第一章课内文言文阅读第2课时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广东省2017中考语文第二部分阅读第一章课内文言文阅读第2课时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广东省2017中考语文第二部分阅读第一章课内文言文阅读第2课时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广东省2017中考语文第二部分阅读第一章课内文言文阅读第2课时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广东省2017中考语文第二部分阅读第一章课内文言文阅读第2课时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2017中考语文第二部分阅读第一章课内文言文阅读第2课时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17中考语文第二部分阅读第一章课内文言文阅读第2课时复习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 阅读,第一章 课内文言文阅读 第二课时,模拟突破,突破检测一:七年级,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

2、:“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近年中考题型】 (一)文言词语解释题: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每小题1分) 1学而时习之( ) 2.不亦说乎( ) 3人不知而不愠( ) 4.吾日三省吾身( )( ) 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6.传不习乎( ) 7温故

3、而知新( )( ) 8.学而不思则罔( ) 9.思而不学则殆( ) 10.不逾矩( )( ) 11.博学而笃志( ) 12.于我如浮云( ) 13仁在其中矣( ) 14.人不堪其忧( ) 1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时常,通“悦”,愉快,生气,发怒,每天 反省,真诚,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旧知识 新知识,迷惑,有害,越过,超过 规矩,规范,忠实,坚守,对,对于,仁德,忍受,以为乐趣,(二)重点句子翻译题。(每小题2分) 1.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_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_ 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 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_,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 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 师了。,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 会有害。,5.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_ 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_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_ 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_,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 的人。,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 处

5、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记得牢固,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 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三)综合分析题。 1.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章叙述了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 B第章讲的是学习方法,突出了思考的重要性。 C第章对已学知识不断反刍以至融会贯通,并有所发现,才是获得真知灼见、超越他人的科学方法。 D论语是语录体散文,记录了孔子的言论,表现了两千年前孔子的思想。 2.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章强调了治学的人要重视品德的修养。 B第章孔子赞叹颜回

6、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C第章讲的是学习态度,不但要学人之长,还要鉴人之短。 D第章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C,A,【中考备用题型】 (一)文言词语选择题。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不亦乐乎 /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B吾日三省吾身 / 主人日再食 C择其善者而从之 / 其恕乎 D可以为师矣 / 齐师伐我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为人谋而不忠乎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C三人行 /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D不足为外人道也 / 策之不以其道,B,A,(二)内容理

7、解填空题。 1. 曾子告诫我们为人办事要“_”,对朋友要“_”,对学习的知识要反复“_”。(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2正如孔子所说“_”,即使是普通人也应坚守信念,坚定意志,百折不挠,矢志不渝。(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3. 孔子认为要当别人的老师,就必须善于学习,“_”,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并有新发现。(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忠 信 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温故而知新,(三)内容理解简答题。 1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2分) _ 2请写出你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2分) _ 3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2分)

8、 _,围绕“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回答即可。,围绕“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 就会有害 (疑惑)”回答即可。,围绕“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 要改正”回答即可。,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伤仲永【未考】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9、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文本概要】,【近年中考题型】 (一)文言词语解释题: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每小题1分) 1世隶耕( ) 2.父异焉( )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4.传一乡秀才观之( ) 5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6.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7邑人奇之( ) 8.稍稍宾客其父( ) 9父

10、利其然也( ) 10.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 11不能称前时之闻( ) 12.泯然众人矣( ) 13仲永之通悟( ) 14.贤于材人远矣( ),属于,对感到诧异,完成,文采和道理,以为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对感到奇怪,认为有利可图,相当,通“攀”,牵、引 拜访,消失,通达聪慧,团结,全,胜过、超过,(二)重点句子翻译题。(每小题2分) 1.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_ 2.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_ 3.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_ 4. 泯然众人矣。 _,同县的人对此感到惊奇,渐渐地人们便以宾客的礼节对待他父亲; 有的人用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

11、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 不让他学习。,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当。,原有的天赋消失了,完全如同常人了。,(三)综合分析题。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仲永的变化大致可分三个阶段:五岁时天才乍现,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二十岁时完全平庸。 B文中既有对神童方仲永的陨落的惋惜,也有对神童被目光短浅的父亲埋没的悲叹。 C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了家庭环境的好坏,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才的关键。 D本文借方仲永由天才沦为平庸之人的故事,强调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意义。,C,2. 下列对本文有关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

12、章采用先扬后抑的写法,将仲永早期的天资写得越出众,越是衬托了他成年后的平庸。 B第一段中“世隶耕”一句对后文的“未尝识书具”“不使学”作了必要的铺垫,既衬托了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悲剧命运的家庭背景。 C文章运用对比的手法,将仲永的童年、青年和老年三个时期进行鲜明的对比。 D第二段首句“余闻之也久”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C,【中考备用题型】 (一)文言词语选择题。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世隶耕 / 隶而从者 B父异焉 / 或异二者之为 C传一乡秀才观之 /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D.父利其然也 / 杂然而前陈者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卒之为众人 B今夫不受之天 /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C并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