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

上传人:yoush****ohua 文档编号:63172681 上传时间:2018-12-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届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届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届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届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届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考生注意:1. 本试卷选择题共36分,非选择题共64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2. 考生答题全部写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你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Zn65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准确的。1-12小题每小题2分,13-16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陶瓷烧制 B、 火药使用 C、 粮食酿醋 D、 活字印刷2.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

2、,干冰可用作制冷剂B、铝不与空气反应,铝制品可不用涂保护层来防腐C、金刚石硬度大,可作钻探机钻头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稀有气体可制作霓虹灯3.进入2017年以来,德州市“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天数同比增加。为使我市人民生活环境更美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不用木炭进行露天烧烤 B、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不随意倾倒C、为增加节日气氛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D、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4.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读出液体体积 D、加块状固体5.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

3、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6.张刚同学撰写的“心目中的原子”短文中,阐述了以下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微观粒子 B、原子可以转化为离子C、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D、原子可以“搭建”成分子7.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及118号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一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元素说法错误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为288 B、核内有115个质子C、是非金属元素 D、核内有173个中子8.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B、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

4、可以降低水的硬度C、爱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相应措施D、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无限的9.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中银是金属单质 B、X的化学式是Ag2S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10.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 ”、“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A、生成物的化学式可能是NH3 B、该反应有单质生成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

5、比为2:311.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石墨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硬度最大的物质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D、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12.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结构观: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C、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D、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40%的硫酸,加10mL水后质量分数变为20%13.在毕业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

6、透,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 B、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C、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D、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14.如图是某同学探究燃烧条件的改装装置,往烧杯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 )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蔗糖 D、食盐1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B、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16.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与足

7、量的稀硫酸反应(反应后甲、乙、丙三种金属均显+2价),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B、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C、三种金属的活泼性:乙甲丙D、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二、理解与应用(30分)1.(4分)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1)3个磷原子 (2)4个亚铁离子 (3)2个甲烷分子 (4)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2.(5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从宏观上观察:如图所示,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 b中产生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2)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 (填字母)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l个氧原子构成的(3)从符号上表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3. (6分)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分离膜,利用“膜分离”技术二氧化碳可被浓氨水吸收(如下图)转化为可做氮肥的碳酸氢铵(NH4HCO3)。(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2)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为 ;属于物质分类中的 。(3)氨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的符号是 4. (4分)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 能(2)、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的原理

9、是 (3)、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在水中对油污具有 作用(4)、家庭用净水器利用活性炭的 ,除去有色有味的杂质。5.(7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1)新型材料纳米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工业上可以利用H2和FeCl2在高温反应器中制备,同时得到HCl。反应方程式为: 反应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目的是 。 (2)、根据如图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 。 (3)、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 。(4)、为探究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选用了下列药品进行实验,其中可行的是 (填字

10、母)。A铝丝、铜丝、氯化镁溶液 B.铝丝、铜丝、氯化铜溶液6.(4分)根据如图中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为 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甲、乙、丙三种物质中,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3)、分别将100g甲、丙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时,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 (填序号)A、甲、丙都是饱和溶液B、所含溶剂质量:甲=丙C、溶液的质量:甲丙D、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三、实验探究(22分)1.(9分)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a , b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石灰石和稀

11、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 (填字母);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为磨砂面,收集气体时用玻璃片的 盖好集气瓶(填“光滑面”或“磨砂面”)。2.(13分)某同学为了探究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产物的成分,提出了如下猜想: a可能是二氧化碳; b可能是一氧化碳并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预期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如下: 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为二氧化碳;若澄淸的石灰水不变浑浊则气体为一氧化碳请你分析并回答:(1)该同学的猜想是否严谨?请你说明理由: , ;(2)假设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该实

12、验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4)反应结束时,停止实验的操作步驟是 ;(5)实验后发现试管内壁上附着不易用试管刷洗净的固休生成物,清洗试管的方法是 四、计算题(12分)1.(4分)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上的热播让厨房再次成为人们施展厨艺的舞台大多数厨师有个工作经验:炒菜时,又加料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美可口,原因是醋中的乙酸与料酒之中的乙醇生成乙酸乙酯(C4H8O2)。(1)乙酸乙酯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乙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2.(8分)某校实验室开放日,晓丽同学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先向气体发生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然后将30克稀硫酸分三次加入,每次生成气体的质量如下表: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加入稀硫酸质量/g 10 10 10生成氢气的质量/g 0.04 0.04 0.02试计算:(1)共制得氢气 g(2)实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