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雇员成本财务计算列表

上传人:爱****馆 文档编号:631629 上传时间:2017-04-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职雇员成本财务计算列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离职雇员成本财务计算列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离职雇员成本财务计算列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离职雇员成本财务计算列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职雇员成本财务计算列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离职雇员成本财务计算列表成本类别 A:离职成本/SEPARATION COST主要科目 参数或说明公司在离职雇员任职期间为其培训/教育等方面投入的成本以及参加培训期间的差旅费等例如:IT 岗位,管理岗位,产品经理岗位,内训和外训等知识产权的流失成本(重要的资料文件/知识和技能等)一年工龄,知识产权的流失成本为离职员工全年工资的 50%,每增加一年,流失成本增加 10%有关客户,供应商因雇员离职而中断,或维持和恢复成本采购,物流和销售岗位建立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比留住一个老客户的成本要高 5 倍离职面谈成本 前后至少每次 1 小时离职的经济补偿成本 一般为离职雇员的 2-5 个月工资离职的经济补偿成

2、本 如公关经理岗位雇员辞职引发的连锁流动成本 磁铁效应离职雇员同时带走其他雇员或其他雇员受离职雇员的影响后提出辞职与离职雇员有关的劳动仲裁和法律诉讼成本 一个完整的过程需要 100 小时左右离职成本小计: 成本类别 A:离职成本/SEPARATION COST主要科目 参数或说明公司在离职雇员任职期间为其培训/教育等方面投入的成本以及参加培训期间的差旅费等例如:IT 岗位,管理岗位,产品经理岗位,内训和外训等知识产权的流失成本(重要的资料文件/知识和技能等)一年工龄,知识产权的流失成本为离职员工全年工资的 50%,每增加一年,流失成本增加 10%有关客户,供应商因雇员离职而中断,或维持和恢复成

3、本采购,物流和销售岗位建立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比留住一个老客户的成本要高 5 倍离职面谈成本 前后至少每次 1 小时离职的经济补偿成本 一般为离职雇员的 2-5 个月工资离职的经济补偿成本 如公关经理岗位雇员辞职引发的连锁流动成本 磁铁效应离职雇员同时带走其他雇员或其他雇员受离职雇员的影响后提出辞职与离职雇员有关的劳动仲裁和法律诉讼成本 一个完整的过程需要 100 小时左右离职成本小计: 成本类别 C:替换成本/REPLACEMENT COST主要科目 参数或说明内部招聘专员就招聘甄选录用等工作的准备成本 整个过程需要招聘专员 30-100 个工作小时广告、猎头和网上招聘成本 2000 元-100

4、00 元笔试和测试成本 100-500 元/人/次面试成本 一般前后要 2-3 次面试,有 3-5 人参与面试,每次1-2 小时招聘专员和用人部门主管或候选人的面试差旅费成本(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和面试地租赁等一般需要二个工作日前后有人力资源部和用人部门主管等 2-3 人参加新雇员在试用期内工作动态的跟踪和反馈成本 期限为 3-6 个月一般为每月 1-2 次每次 0.5 小时-替换成本小计: 成本类别 D:培训成本/TRAINING COST主要科目 参数或说明各部门培训师的成本 累积 40-80 小时不等专门或一对一的培训成本 20-50 小时培训资料成本 100-500 元/套培训学员的

5、工资和福利成本 按 100 小时计算培训管理(考试、记录) ,跟踪 按 100 小时计算培训成本小计: 成本类别 E:损失的生产率成本/LOST PRODUCTIVITY COST具体科目 参数或说明离职雇员在参加公司培训期间损失的生产率成本 生产率损失基本上为 100%离职雇员提出辞职后 1-2 个月内损失的生产率成本 只有平时生产率的 50%-70%损失的销售成本销售员:将销售区域内的预算分解成每周销量,然后用得出的每周销量乘以该销售岗位的空缺周数非销售员:将全年销售除以员工数,得出年人均销量,然后算出每位员工的周销量,用周销量乘以岗位空缺的周数空缺岗位损失的生产率成本无人替补,损失相当于

6、离职雇员工资收入和福利的100%;有人替补,损失相当于离职雇员工资收入和福利的 50%人力部门生产率下降 人力部门生产率下降 生产率下降 30%左右离职雇员对其他部门雇员士气影响而导致他们生产率的下降 生产率下降 10%-40%新雇员损失的生产率成本 按每月获得 20%-25%生产率计算,平均 5-6 个月才能达到 100%的生产率小计: 成本扣减(-)F具体科目 参数或说明新雇员工资与原雇员工资差异 新雇员工资低于原雇员岗位空缺后节省的工资和福利 没有招聘新雇员的绩效优于离职员工 上岗后 6 个月内新雇员在企业内产生的短期和长期的积极效应 上岗后 6 个月内小计: 总计(A+B+C+D+E-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