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5_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学设计3 (新版)鲁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938551 上传时间:2018-12-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 5_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学设计3 (新版)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5_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学设计3 (新版)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5_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学设计3 (新版)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5_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学设计3 (新版)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5_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学设计3 (新版)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 5_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学设计3 (新版)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 5_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学设计3 (新版)鲁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时我们还召开了党委会,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召开工作安排会,及早启动了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在工作中,我们成立了领导小组、确定了三层面、一中心和四主线的工作重点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微观分析,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种类、原子的数量和质量不发生变化,初步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和涵义。3、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活动,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通过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对生活和生产中化学现象进行解释,提高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进一步

2、认识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理解、运用的科学方法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质量守恒定律,丰富科学体验,激发探究的兴趣;通过讨论,增进交流与表达的意识,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教学难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三、教学方法、学法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本节课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等。首先启发学生发现问题,然后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的形式解决问题。教师活动重在激发学生思维,选择时机恰当的点拨;学生活动体现自主性,课堂的重点在于问题的探索、交流与生成。四、评价任务1

3、、通过学生设计、评价、交流实验方案,评价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的认识。2、通过学生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微观分析,看学生是否认识到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量不变,是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3、通过实验探究,评价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4、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看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情况。五、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师:化学变化是我们化学学科研究的一个方面,那么你对化学变化都有哪些认识呢?生1: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生2: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不变生3:化学变化伴随着发光、放热、变色等现象师:很好。上述是同学是从定性的角度很好的理解了化学变化。那么,对于化学变化,你还有哪些问题想探究

4、的呢?生:我想知道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了呢?(点评:通过联系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的自然兴趣是得高学生的内部动力。)师:很好。这位同学是从定量的角度对化学变化提出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改变?提出假设: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了多种假设:生1:改变生2:不变师:到底哪位同学的假设是有道理的呢?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探究来收集证据。【板书】收集证据:1、设计实验方案师: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这样三个化学反应【多媒体】(1)盐酸和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钙(C

5、aCl2)。(2)氢氧化钠(NaOH)溶液和硫酸铜(CuSO4)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Cu(OH)2和硫酸钠(Na2SO4)(3)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师:下面咱们同学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从这三个反应中任选一个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你的猜想【温馨提示】哪些成分参加了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是哪些物质质量之和?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哪些物质质量之和?经小组热烈讨论后,各小组进行交流实验方案【交流方案】(点评:学生通过其他同学实验方案的交流随时产生认知的冲突,再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产生更优化的答案,充分体现自主性)生1:我选择1,可以将大理石和稀盐酸分别盛在两个烧杯中一起称

6、量一下质量,再将它们倒在一起再次称量,比较一下前后质量是否有差别。师:对于该同学的方案你是否同意?如果不同意,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学生积极举手发言)生2:我不同意。因为该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他的方案没有密封,二氧化碳肯定就跑掉了,这样就会使实验结果不准确。我觉得可以采用带橡皮塞的锥形瓶来进行该实验。生3:老师,他这样做,可能导致的后果是二氧化碳气体将橡皮塞冲出去。师:有道理。那该如何改进呢?生4:老师,我觉得可以不用橡皮塞,改作一个气球绑在上面就能解决。师:和同学们一起鼓掌鼓励该同学。其他组有没有选择其他方案?生5、我选择2,这个最简单,可将氢氧化钠溶液盛在大烧杯中,再将蓝色的硫酸铜溶

7、液盛在一个小试管中,注意使它们不相接触,放在天平上称量,将小试管放倒后再次称量,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因为该反应没有气体生成。师:再次鼓励生6:老师,我选择的是3,可以将白磷放在一个锥形瓶中共同称重,让其燃烧后再次称重,这样不就知道反应前后的质量了吗?师:那你如何将白磷点燃呢?(所以的同学又产生了新的认知冲突,积极思考后纷纷举手)生7:我可以用一只放大镜对准锥形瓶利用太阳光聚焦产生的能量使其燃烧(学生听后,纷纷点头表示可行)生8:老师,我还可以在橡皮塞上插一只玻璃棒,事先在酒精灯上加热,再利用热的玻璃棒将白磷点燃。师:也有道理。咱们同学都对这三个方案进行了充分的考虑,下面就按照你们的方案进行实验

8、吧,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一定要注意安全哟!【学生进行实验】老师到学生中间去巡视并指点。(点评:1、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体验自己探究知识的乐趣;2、更加注重实验的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缩短探知的时间,降低学习的难度,同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实验的作用,因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交流实验结果】做第一个实验的:生1:反应前一共56.7克,反应后还是56.7克。生2:反应前一共110.4克,反应后还是110.4克。做第二个实验的:生1:反应前一共44.4克,反应后还是44.4克。生2:反应前一共87.5克,反应后还是87.5克。做第三个实验的:生1:反应前一共120.4克,反应后还是120.4克。

9、生2:反应前一共105.6克,反应后还是105.6克。【得出结论】看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确实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我们就把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师:对于该定义你觉得哪些是重点字词需要让同学们注意的?生1:必须是参加反应的物质,如果没有参加反应的那部分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教师给予肯定)生2:该定律针对的是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守恒,可能体积等就不守恒(教师再次给予肯定)【解释应用,拓展提高】(点评:通过随堂检测,及时评价,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尝试获取成功的愉悦。让学生从基础知识到能力提高把所学知识一步步的提高,达到举一反三的地步。)判断对错(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L氢气和1

10、L氧气反应生成2L水(2)10g食盐溶解在100g水中形成110g食盐水,遵守质量守恒定律(3)过氧化氢分解生成32克氧气和36克水,则有多少克过氧化氢参加了化学反应?【总结】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任何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2、定律研究的内容是指质量,不能推广到其它物理量;3、守恒的数量是总质量不是部分质量师:宏观与微观相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你能否从微观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分解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会与水和氧气的质量总和?【多媒体】展示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的微观表示(点评:该图示起到一目了然的效果,对学生获得更真切的理解起着重要作用,让学生更加形象、生动、深刻地去认识质量守

11、恒定律的实质,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分析能力。)【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总质量没有改变【拓展应用】1、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2、社会上的一些邪教组织鼓吹:发功能使铝变成铜和金。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来指出该说法违背科学之处。(点评:理论联系实际,充分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交流收获,体验成功】在反馈、矫正后,提出: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1:通过本节课,我学习到了一个重要的化学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并知道所以的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生2:我知道了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是实验探究生3

12、:我知道了咱们化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学科生4:我今天的实验失败了,主要是实验装置有点漏气,所以今后在做实验之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点评:该做法让学生在与同伴、与教师的交流中获取对化学的最深感受,体验到成功之乐,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不少化学问题是从实际中来的,知道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布置作业】A类:伴你学第26页8-18题B类:伴你学第26页8-18题,加巩固基础知识【板书设计】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义: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实质: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六不变物质的种类、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两改变:物质种类、分子种类群众没有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街道等公共场所乱扔垃圾、在村头河道乱倒垃圾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治理之后反弹严重,出现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