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2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805164 上传时间:2018-1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 2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2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2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2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2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 2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 2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XX县XX乡XX村努力在“支部创先进,党员争优秀”上做文章,围绕“发展增收、实事办实、班子建设”三个中心,千方百计带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知识梳理】第3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1、内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外交(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提出: 1953年中印谈判; 2)倡导者:中、印、缅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成为指导

2、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准则。(2)亚非万隆会议: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周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1)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时间:1953-1957年;(3)内容:重点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2、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1)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及途径:农业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2)结果及历史意义: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

3、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第5课 万方乐奏有于阗1、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地区和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2、列举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成立,第一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第6课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1956-1966年)1、中共八大(1956年9月)这是新中国成

4、立后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2、重大失误:(1958-1960年)八大二次会议之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大跃进运动的主要标志是盲目求快,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一大二公”。失误的原因是违背客观规律办事。后果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泛滥,1959-1961年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严重的经济困难。第7课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19661976年)1.开始的标志:1966年“五一六通知”。 结束的标志: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一举

5、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最大冤案:刘少奇案。2. 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3、影响:(1)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破坏。(2)国民经济发展缓慢。(3)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严重摧残。(4)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了3.启示: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懂得,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的悲剧,必须保障和发展人民民主,健全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2016年泰安卷) 下面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

6、,经济建设共展蓝图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2(2016年甘肃七市州卷)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三大改造的完成3(2016年重庆B卷)解读图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出现下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年份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公私合营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国营经济195271.8%6.9%0.7%1.5%19.1%19567%0.1

7、%7.3%53.4%32.2%A.三大改造的完成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行C.苏联的经济援助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4(2016年德州卷) 阅读右侧“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单位:斤/亩)”。导致1958年数据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5(2016年江西卷) 1962年1月27日,刘少奇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我到湖南的一个地方,农民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七分人祸”是指

8、( )A.农业合作化运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文化大革命运动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二、非选择题6(2016年重庆B卷)(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一五”期间建成公路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2分)(2)据图分析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主要成就中,重工业的地域分布有何特点?(1分)【限时训练】(30分钟)一、选择题(4分12题=48分)1(2016年山西卷)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工业以钢为纲”,号召一切部门都要为钢铁生产“停车让路”,支援大炼钢铁。为了炼钢,人们砸铁锅,收废铁,甚至拆下钢窗铁门作原料。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A.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9、C.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行2.(2016年苏州卷)右图是中国1957- 1965年国家经济增长走势图,导致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A“一五”计划,三大改造B三大改造,中共“八大”C.“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调整D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3.(2016年泰安卷)盲目追求钢产量高指标,全国星期大连港铁运动,这一现象出现于( )A.“一五”计划期间 B.“大跃进”运动时期C.改革开放初期 D.农业合作化时期4(2016年黄石卷) “从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六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一千亿元,钢产量两千八百万吨,财政收入四百亿元”。这则材料反

10、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A.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B.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经济结构极不合理 D.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5(2016年南昌卷) “悼词花圈献碑前,周围广场尽萧然总想恩人功和绩,理应哀痛泪连绵”这首“藏头诗”悼念的历史人物是()A刘少奇BC周恩来D朱德6(2016年苏州卷)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比如当前流行,“正能量”、“微信”、“4G”、“互联网+”等。通过流行语的变化,我们能够感受时代的变迁(如下表所示)。下列流行语符合“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有 建国初期“人大”政协”“三大政选” 探索时期“大跃进”“放卫星”“原子弹” 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大包干“经济特区

11、”“下海”“红卫兵” “走资派” “上山下乡” “两个凡是”A B. C. D. 7. (2016年河南卷) 1955年8月,武汉钢铁公司开始施工。它的建设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援,先后有18个省(自治区)、48个城市、l00多家工厂为武钢制造设备和配件。这表明( )A农业对工业建设的支援C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优势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8 (2016年贺州卷)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全国有1.5亿人参加宪法草案修改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分表达了()A人民的意志 B党的意志 C工人的意志 D

12、农民的意志9. (2016年吉林卷)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 ( ) A、重工业 B、交通运输业 C、轻工业 D、农业10. (2016年荆门卷)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建立,是20世纪中国的两件大事,这两件大事分别发生在( )A.1921年,1949年 B.1927年,1956年 C.1936年,1949年 D.1921年,1956年11. (2016年泰州卷) 如图是小华同学整理的课堂笔记请你根据内容为其拟定一个最适当的标题()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B人民公社化运动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2. (2016年盐城卷) 1956年底,毛

13、泽东曾说:“手工业中许多好的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要来一个恢复”此话针对的问题是()A土地改革中的急于求成 B三大改造中的过急过粗 C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 D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共产风”二、非选择题(12分1题=12分)13(2016年内江卷)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50年代,苏联著名桥梁设计专家西林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当这位桥梁专家在1996年去世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在他的墓碑后面,刻的就是著名的武汉长江大桥。摘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的说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得

14、到了哪一个国家的帮助?(2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始终坚持的方针是什么?(2分)材料二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一定要牢牢记取“文革”的历史教训,牢牢坚持党对“文革”的政治结论,坚决防范和抵制围绕“文革”问题来自“左”的和右的干扰,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要毫不动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民网-人民日报任平2016-05-17(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概括“文化大革命”对我国政治、经济的影响。(4分)材料三敏锐地把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国家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各是什么?(4分)领村民增收致富,特别是今年以来,XX村党支部把创先争优活动、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与党支部晋位升级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党员受教育、农民得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