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五中分校初二物理期中考试

上传人:luoxia****01808 文档编号:62558782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五中分校初二物理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京五中分校初二物理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北京五中分校初二物理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北京五中分校初二物理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北京五中分校初二物理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五中分校初二物理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五中分校初二物理期中考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度北京五中分校第二学期初二期中考试物理试卷第卷 (选择题4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8分)图1A托里拆利 B帕斯卡 C牛顿 D伽利略1如图1所示四位科学家中,对大气压强的测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2在图2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图2B.钳子手柄上套有橡胶套D.拖鞋的底部压有花纹C.电暖气下装有轮子A.车把上刻有花纹3图3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图3ABACADA切蛋器装有很细的钢丝大型平板车装有很多轮子饮料管的一端剪成斜口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4如图4所示事例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图4BCDA用吸盘搬运

2、玻璃用离心式水泵把水抽到高处用回水管的“水封”阻隔臭气用注射器吸取药液5图5所示的实例中,不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茶壶A锅炉水位计 B船闸C潜水艇 D图5图66. 如图6所示,当你手轻握饮料罐时,饮料罐在空中竖直静止,下列各对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A罐对手的压力与手对罐的压力 B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压力C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 D罐对手的摩擦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7下列对质量和长度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0g 图7B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40cm C一本九年级物理书的质量约为10kg D一支签字笔的长度约为15cm8如图7所示,在我校体育节上,小华水平抛出一飞盘,快速前进的飞

3、盘越升越高,从侧面看,飞行过程中飞盘的形状应为下列图示中的A B C D 9细心的宝宝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并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了解释,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A切菜时使用的菜刀刀刃磨得很锋利是因为要增大压强 B用高压锅做饭熟得快,主要是因为与普通锅相比高压锅内气体压强大,水的沸点高C饺子煮熟后能漂浮在水面上,说明此时饺子所受的浮力大于其所受的重力D瓶盖周围有凹凸的条纹,主要是为了增大摩擦10一物体放在装满甲液体的溢水杯中沉底,排出甲液体的质量为m甲,放在装满乙液体的溢水杯中漂浮,排出乙液体的质量为m乙,则Am甲m乙 Bm甲m乙 Cm甲m乙 D无法确定图811上下开口的甲、乙、丙

4、三筒,下端都用一重力不计的薄片,恰好盖住筒的下端,然后浸入水中,如图8所示三个薄片的面积都相同,薄片离水面的深度也都相同,现将100克水倒入甲筒中,恰能使薄片下落,那么将100克水分别倒入乙筒和丙筒中,则它们各自的薄片A乙筒薄片落下来,丙筒薄片不落下来B乙筒薄片不落下来,丙筒薄片落下来C都不落下来 D都落下来 图9F1F212如图9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A10N,方向向左 B6N,方向向右 C2N,方向向左 D零13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小球,另

5、有盛有体积相等的水的A、B、C三个完全相同的烧杯。把三个小球分别放入三个烧杯中,甲球在A烧杯中漂浮,乙球在B烧杯中悬浮,丙球在C烧杯中沉底,烧杯中的水均未溢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小球密度的关系是甲乙丙B三个小球排水体积的关系是V甲V乙V丙C三个小球所受浮力的关系是F甲F乙F丙D三个烧杯中水对杯底压强的关系是pApBpC 图1014在图 10(a)中,一长方体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0.2m/s的速度匀速下降(底面与水面平行),直至全部没入水中(水足够深)。图 10(b)是钢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不计水对石料的阻力,不计水面的升降,则下述结果正确的是A.该石料全部浸没时受到的

6、浮力为1000N B.该石料的底面积为5dm2C.该石料的长度为3mD.该石料的密度为1.5103kg/m3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本题共12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选项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5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用水平方向的力推桌子,桌子没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三个力作用,这三个力的合力不会为零C站在汽车上的人,当汽车突然起动时人会倾倒,这是因为汽车有惯性D用吸管喝瓶装饮料,是利用大气压将饮料压入口中的 图11F16如图11所示,在小车上放一个玩具小人,用水平力F缓慢拉

7、着小车,车上的人随车正在一起匀速向着力F的方向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上的玩具小人相对车是静止的 B车上的玩具小人相对车是运动的C玩具小人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零 D玩具小人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17图12所列物理图像所表示出的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图甲为某物体的路程与时间关系,由图像可知,该物体运动的速度为10m/sB图乙为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由图像可知,该物质的密度为2.5g/cm3C图丙为某圆柱体浸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与圆柱体底部浸入深度的关系,由图像可知,此圆柱体底部进入水中深度为12cm时所受浮力为2N0m/gV/cm3250s/mt/s110甲乙图120F浮/Nh /cm1

8、020G/Nm/kg219.6丙丁D图丁为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质量关系,由图像可知,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9.8N/kg图1318如图13 所示,一个体积为 V重为 G的金属圆柱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圆柱体底面与水面平行),手提弹簧测力计使圆柱体浸入水中处于静止状态。 圆柱体上底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为 F1,圆柱体下底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为 F2,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 F浮,测力计的拉力为 T,则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AT+F2=G+F1BF1、F2 和 T 三者的合力与G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F2F1=水 gVDF2=G+F1第卷 (共60分)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2分)19清晨,小林同学背着书包骑自行车

9、行驶在上学的路上,我们以小林背着的书包为参照物,则小林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20登山运动员登顶困难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海拔的增高,大气压越来越_(选填“高”或“低”),空气的密度也越来越小,致使人体组织细胞内氧气含量减少,所以人感到呼吸困难,举步维艰。21我国交通法规规定小汽车的驾驶员驾车时必须使用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小汽车急刹车时,驾驶员由于_会继续向前运动,碰撞车身而发生事故。图1422将重为15N,体积为1dm3的小球,用手抓住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小球将_。(选填“上浮”、“下沉”或“漂浮”)23有A、B两个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为21,密度之比为34。将它们如图14所示叠放在

10、水平地面上,此时A对B的压强与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_。图1524在一个重为4N,底面积为200cm2的圆柱形薄壁玻璃容器底部,放置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然后逐渐向容器中倒水(水始终未溢出)。物体受的浮力F与容器中水的深底的关系,如图15所示,则物块的密度是_kg/m3。(g取10N/kg)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4分)25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在图16中画出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图17图16图18图1926小东同学用如图17所示的毛刷探究摩擦力的方向。他发现当毛刷在静止的桌面上向左滑过时,刷毛偏向右侧;当手握住毛刷不动,向左移动桌面时,发现刷毛偏向左侧。研究上述现象小东做出初步判断,当手握

11、毛刷不动,刷毛接触向右运动的传送带时,刷毛偏向 (填“左侧”或“右侧”)。27如图18所示,甲、乙两相同的玻璃管的下端扎有橡皮膜,分别装入一定量的水后,观察到橡皮膜会向下凸出,表明水对容器底部有压强。从图中观察 的大小,可以直观地判断出甲玻璃管底部处水的压强比乙的大;从液体压强决定因素上看,该实验可以说明水的压强与水的 有关。28如图所示,将去盖的农夫山泉矿泉水瓶截去底后倒置,放入一乒乓球后压着球向里注水,然后放手,则乒乓球将 ,同时观察到有少量水流出;再用手将瓶口堵住,过一会儿,观察到乒乓球将 。该实验表明产生浮力的根本原因是 。29小红同学和小军同学利用一块海绵和一块砖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

12、果的因素”。图20所示为小军同学根据实验过程中的情景绘制的图画。此实验可以说明:当海绵受到的_不变时,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_。砖平放在海绵上图20砖侧放在海绵上砖竖放在海绵上30. 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21中代号为AF的图示操作。(1)为了顺利完成实验,除图中画出的器材外,还需要用到;(2)比较图中代号为的三个图,可得到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图21(3)比较两图,可以知道: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它的密度有关; (4)、比较B、D、E三个图,可以看出:_。丙乙甲图2231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22甲所示,其中两端开口的

13、U形管中有适量的水,U形管的左端通过橡皮管与玻璃管侧壁管口相连通。小华用电吹风机向玻璃管中吹风,风速为v1时,U形管内水面高度差如图22乙所示;改变风速为v2后,U形管内水面高度差如图22丙所示。比较乙、丙两图中U形管内水面高度差,可知风速v1_v2。(填“”、“”或“”)32某同学想验证浮力的大小与以下因素的关系:(1)排开液体的体积;(2)液体的密度;(3)物体浸没后所处的深度。他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做了如图23所示的一系列实验。(已知:酒精水盐水)图23 (1)对比分析图A、B、C和D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对比分析图A、D和E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3)对比分析图A、D、F和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理论文章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