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模拟试题(一模)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555465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模拟试题(一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九年级语文模拟试题(一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九年级语文模拟试题(一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九年级语文模拟试题(一模)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九年级语文模拟试题(一模)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模拟试题(一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模拟试题(一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榜样的力量,源于苦难得磨砺。苦难事人生的必修课,有的人在苦难面前选择退却、消沉、怨天尤人,而我们身边的榜样却坦然的面对,从不向命运屈服,积极为明天拼搏北京市怀柔区2017届九年级语文模拟试题(一模)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3 试题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一、基础运用(共20分)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以其独有的风姿展现在世人面前。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永远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北京的文化,完成1-5题。(共15分)1.走进老北京的小胡同,看

2、着沿街琳琅满目的商品,仿佛各种吆喝声儿扑面而来:“斗大的西瓜,船儿大的块儿哎!”“糖葫芦儿冰塔儿”这些吆喝声儿散发着京腔儿独有的韵味。请给画线部分添加恰当的标点,并说说这样添加的理由。(2分)答:添加标点后的句子:理由:2.“遛鸟”是老北京清晨的一大景观。老北京人爱鸟,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也常 以“鸟”为意象,营造诗的意境。请你写出与“鸟”有关字的一联古诗句,并说说营造了怎样的意境。(3分)诗句:, 。 意境:3.走入风景秀丽的北京西北郊,清华大学是你必览的胜景。这所百年老校,其校训彰显了学校的育人理念。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2)题。(共3分)(1)清华大学八字校训的前四字是“自强不息”,依

3、据上面的书法作品,请你写出校训的后四字(用规范的正楷字书写)(2分)答:(2)结合书体特点,请你欣赏上面这幅书法作品。(不超过8个字)(1分)答:4.老北京人的语言表达含蓄,语义丰富。下面是一位北京大爷和他侄子的一组对话,请你找出对话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2分)大爷:小子,你拿这大礼是几个意思啊?侄子:您不是六十大寿了吗?我就是意思一下。大爷:你这意思有点大了。侄子:您要这么见外,可就没意思了啊!A.和 B.和C.和 D.和5.走进首都博物馆的戏曲展示厅,同学们观看了一场让人回味无穷的京戏。参观回来后,李明同学写了一篇听戏的感受。请你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5分)京戏是老北京文

4、化的精髓之一。我只觉得那唱腔气盈十足,内劲充沛,调蓄绵劲。唱腔如同太极高手的一招一式,或快或慢或进或退,都存有蓄势后力,气不用尽,音调圆转随心。由于我根本听不懂戏文,于是更加专注于腔调。听得我仿佛用心蘸着曲调在书法,心使意、意使气,笔调随心,音停调不断,形断意不绝。有时,一句唱词音调收回时的气息回转,如同晴天霹雳般的侧锋回笔,韵味无穷,意境无限。不知不觉,内心的浮燥之气早被抛到九宵云外去了。(1)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字的笔顺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精髓(su) 曲调(q) “快”的第一笔是左点B.精髓(su) 曲调(q)“快”的第一笔是竖C.精髓(su) 曲调(q)“快”的第二笔是竖D

5、.精髓(su) 曲调(q)“快”的第二笔是右点(2)本段文字优美,刻画细腻,但有两个错别字和一处比喻运用不恰当,请你找出并抄写下来。(3分)错别字:不恰当的比喻句:6默写(共5分)古人常在诗词中抒发思乡怀亲之情,所借之意象或有不同。崔颢的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看日暮引发怀乡之情;范仲淹的诗句“,”,借酒消解乡愁;诗人们尤其偏爱“月”,借“月”抒发对亲友或故乡的思念与祝福,例如“,”。二、 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10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

6、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7、乙】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荻d,一种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闾l里,乡里。节选自欧阳公事迹7.下列词语中的“益”与“益慕圣贤之道”中的“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 斟酌损益 B.延年益寿 C.精益求精 D.有所广益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右备容臭臭:(2)及其稍长 及: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援疑质理翻译:(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翻译:10.【乙】文中欧阳公的求学经历与

8、【甲】文中宋濂的求学经历有何不同?(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答:三、名著阅读(共10分)11.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1)(3)题。(5分)1.孔明密写了十六个字,交给周瑜,只见上面写着: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2.孔明缓步登坛,看定方位,在炉里焚香,在壶里注水,仰天祷告。3.祷告完毕,孔明直奔刘备船上,询问军马战船调配办好否,刘备答道:“早已准备,只等调用。”4.黄盖火船,安排定当,就使小卒呈密书与曹操,约定今晚去降曹。5.周瑜下令开船,黄盖在第三只火船上,手持钢刀,船头上大书:“先锋黄盖”。6.曹操站在船头,专等黄盖来到,他大笑:“冬至一阳生,来复之时,哪来的东南风。”7

9、.东吴战船离曹操仅两里水面,黄盖命前船一齐发火,火趁风势,二十只火船一齐插进曹营。8.黄盖跳上小船,冒烟突火,来寻曹操,曹操跳上岸逃命。9.曹操上岸后,引着百余骑兵,在火林里奔突,在张辽的指引下直奔乌林。(1)连环画讲述的是三国演义中的情节。(1分)(2)这场战役能大败曹操,关键在于孙、刘两军联盟,在促成孙、刘联盟的过程中,有两个人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两个人物是(2分)A.鲁肃B.黄盖 C.孔明 D.庞统 E.周瑜(3)在班级名著阅读活动中,为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语文老师让大家做书目推荐,你的任务是给三国演义做内容简介,要求不超过80个字。(2分)答:12.阅读下面论语中的六则语录,完成(

10、1)-(2)题。(5分)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子曰:“事父母幾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论述孝道的选项有(只填序号)(3分)(2)你认同选择出来的语录中对孝道的说法吗?请结合其中的一则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2分)答:四、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15题。(共 10 分)【材料一】中国古代的藏书楼是收藏图书、文献和档案典籍的地方,也就是图书馆。古代的藏书

11、楼在选址上大都倾向于找个“风水宝地”。如清朝乾隆年间编修的四库全书,7个抄本分别藏在“北四阁”和“南三阁”。“北四阁”分别是北京紫禁城皇宫的文渊阁、京郊圆明园的文源阁、奉天故宫(今沈阳)的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南三阁”是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扬州大观堂的文汇阁、杭州西湖行宫孤山的文澜阁。这些藏书楼都建在环境优美之地,像杭州的文澜阁,就选址在杭州风景最美的地方。给藏书楼取名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不少藏书家在楼名中寄托情感、志趣。如清朝藏书家孙衣言的藏书处名为“玉海楼”,寓意藏书“如玉之珍贵,若海之浩瀚”;明末时的藏书家江元祚(zu),隐居于钱塘,筑草堂于西溪横山堂上,建藏书楼名为“拥书楼”,

12、被赞为“拥书万卷,连屋充栋”。另外,“传经堂”“好古堂”等名称,也同样表达了对经书典籍的尊崇之意。也有许多藏书楼的名称是源自典故的。比如建于明朝中期的“天一阁”,其名取自易经注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古代的藏书楼在功能设计上也是非常考究的。因为藏书楼主要是用来存放和阅览图书的,所以在建造时,首先要考虑建筑规模必须与所藏图书数量相吻合,要有足够大的存储空间;其二藏书楼不是单纯存放图书的仓库,也是一个读书治学的地方,所以一般都在内部设计了供人阅读的空间,并且要考虑取书、看书的方便性。这种藏书与读书分开的建筑格局,对于保护图书是很科学的。此外,在设计藏书楼时,还必须考虑防火、防潮、防蛀、防盗等功能

13、。藏书楼还十分注意周围小环境的建设,通过对藏书楼周围小环境的人工修饰和设计,使之与藏书楼的整体达到协调一致乃至增色的目的。特别是明清时期,建造园林式藏书楼非常普遍,当时的藏书楼建筑既是技术,又是艺术,融科技文化和审美文化于一体,极富特色。我国古代的藏书楼不仅收集、保存了丰富的文献典籍,而且也整理传播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性格和文化精神。【材料二】中国古代特别重视藏书的保存和保护工作,这一点在藏书楼的设计中体现十分鲜明。如明代义乌人虞守愚的藏书楼选址于背山临水之处,引水为池,以小舟为渡。楼上长窗绕环,藏书万卷;楼下,明堂宽敞,读书著述于此。又如中国近代 “嘉业堂”藏书

14、楼,一楼房间皆用烧制的青砖铺地,青砖之下用瓦钵铺垫,瓦钵下面再铺细沙,使得藏书楼的地面比周围高30厘米;藏书楼一楼底层高4-5米,面向天井的库房全部装有落地长窗,通风、采光、隔热效果都很好。“嘉业堂”内的书籍全部存放于楠木书橱、书箱和书匣中,匣内复衬甲板,十分考究。13.阅读【材料一】,说说你对中国古代的藏书楼有了哪些了解。(4分)答:14.请结合【材料一】的相关内容,说明【材料二】中两座藏书楼如此设计的原因。(2分)答:15.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为自己的藏书楼取名“书巢”。请你结合【链接材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陆游取这个名字的原因,并辨析这属于古代藏书楼取名方式的哪一种。(4分)【

15、链接材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节选自陆游筑书巢)【注释】:或栖于椟:有的书堆在书橱上。椟,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觌:(d),相见。间:间或,偶尔。槁枝:枯树枝。答:原因:取名方式:(二)阅读故乡的罗猛塘,完成1618题。(共11分)故乡的罗猛塘每隔几年,我都要带着孩子们返回故乡,一边到墓前探望已离去的父母,一边看看故乡的新面貌。我的故乡,后面是一片绿色的山,前面是一口二十里长、犹如月牙形的罗猛塘,从村头伸延到村尾。多年不见,故乡一切都在变,变得越来越美丽。但是,曾经与我一起幸福地度过童年时代的罗猛塘,如今,我一看到她,一种混合着甜美和辛酸、快乐与痛苦的感觉,立即流遍了全身。六十年代,父亲常常给我讲起罗猛塘的美丽动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