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 41 欧阳修传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552063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 41 欧阳修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 41 欧阳修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 41 欧阳修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 41 欧阳修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 41 欧阳修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 41 欧阳修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 41 欧阳修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榜样的力量,源于苦难得磨砺。苦难事人生的必修课,有的人在苦难面前选择退却、消沉、怨天尤人,而我们身边的榜样却坦然的面对,从不向命运屈服,积极为明天拼搏41 欧阳修传一、美文精读【文学常识】欧阳修(1007年1072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卒谥文忠。嘉佑二年(1057年)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的文风,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这对北宋文风的转变很有影响。【文章主旨】本文抓住欧阳修人生的几个重要阶段为其立传。欧阳修幼年敏悟过人,为官之后颇有抱负,晚年之后看透时事,数次征召不就。为政宽简,让老百姓安居乐

2、业。【文言原文】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3、(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对照注译】原文注释译文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辄】就。欧阳修幼年时聪敏过人,读书就过目不忘。及【冠】,【嶷然有声】。【冠】成年。古代的一种礼仪,男子二十岁束发加冠,表示已成人。【嶷(y)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等到成年时,更是超群出众,卓有声誉。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慕】仰慕。在废书筐中发现了唐代韩愈的遗稿,读后十分仰慕。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始】开始。【更】更改。欧阳修刚开始在滁州任职,自号为醉翁,晚年更改为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刚劲】刚直不阿。他天赋刚直不阿,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

4、触发】之不【顾】。【虽】即使。【机阱】陷阱。【触发】身受其害。【顾】回头。即使有陷阱在前面,都一往无前,即使身受其害都不回头。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再三】指多次。即使被贬谪多次,他的志向也一样不变。【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方】刚,当时。(欧阳修)刚被贬到夷陵的时候,没有消遣的地方,【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因】于是,就。【覆】通“复”。【枉直乖错】冤假错案。就拿来以前的案件档案反复察看,发现里边冤假错案不计其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如此】这样。如:像。此:这样。【固】本来。于是仰天长叹说:“边远人稀的小城尚

5、且是这样,天下的(冤假错案)就可想而知了。”【自尔】,遇事不敢忽也。【自尔】从此。从此,遇到案件就不敢大意了。学者求见,所【与言】,【与言】即“与之言”,同他交谈。有求学的人请求会见,欧阳修与他们交谈,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惟】只,只是。从来不谈文章,只说政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润身】修身养性。【可以】可以用来。可:可以。以:用来。【及物】帮助别人。(欧阳修)说文章只能用来自己修身养性,而政事是可以用来帮别人的。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欧阳修)凡是去作过官的地方,没有杰出的政绩,不追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宽简】宽松简易。【便】安逸、

6、安适。政策宽松不扰民,所以到过的地方人民都认为他平易近人。【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或】有人,有的人。【弛废】拖拉不理。有人问他:“您治理地方政策宽松简明但办事从不拖拉不理,为什么呢?”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他回答说:“把放纵当成宽松,把简陋当成简明,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弊】危害,指受苦。那么政事就会得不到及时处理因而人民受苦,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苛急】苛刻武断。我所说的宽松,是为了不苛刻武断;简者,不为【繁碎】【耳】。”【繁碎】繁琐。【耳】罢了。简明,是为了不繁琐罢了。”【作品赏析】本文抓住欧阳修人生的几个主要方面来写,从不同角度来刻画这个人物。从

7、幼年到为官到晚年,娓娓道来,从繁就简。另外,通过人物颇有哲理的语言来表现刻画人物,从而揭示一定的道理。【读后必练】(共30分)1解释加点的词语。(10分) 读书辄成诵 ( ) 晚更号六一居士 ( ) 虽机阱在前 ( ) 或问:“为政宽简” ( ) 惟谈吏事 ( ) 触发之不顾 ( ) 及冠,嶷然有声 ( ) 故所至民便之 ( ) 天下固可知 ( ) 谓文章止于润身 ( )2翻译。(10分) 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 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 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 3对下列

8、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读书辄成诵 辄:就 B及冠,嶷然有声 冠:戴帽子C触发之不顾 顾 :回头 D故所至民便之 故 :所以4. 当有文人来访,欧阳修为什么不与他们谈论文章?请用文中语句回答。(3分) 5. 阅读选文第三段,结合下面的链接文字,具体说说欧阳修具有怎样的从政思想。(4分)【链接】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参考答案】1. 就。 改变,更换。 即使

9、。 有人。 只。 回头。 古代的一种礼仪,男子二十岁束发加冠,表示已成人。 所以。 本来。 说。2. (欧阳修)在一个废书簏中发现了唐代韩愈留下地书稿,读后对韩愈十分仰慕。 他天赋刚直不阿,见义勇为,即使有陷阱在前面,都一往无前即使身受其害都不回头。 边远人稀的小城尚且是这样,天下的(冤假错案)就可想而知了。 即使被贬谪多次,他的志向也一样不变。 把放纵当成宽松,把简陋当成简明,那么政事就会得不到及时处理因而人民受苦。3. B 4. 因为欧阳修认为“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 5. 欧阳修具有“与民同乐”的从政思想,他宽松待民,简易做事,达到了“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

10、所至民便之”的效果,而这种效果也就是醉翁亭记中“太守之乐其乐”的原因。(意思对即可)。二、趣文泛读欧阳修相面欧阳文忠公应举时,常游京师浴室。院有一僧熟视公,公因问之曰:“吾师能相人乎?”僧曰:“然,足下贵人也。然有二事:耳白于面,当名满天下;须不掩齿,一生常遭人谤骂。”其后公以文章名世,而屡为言者中以阴事,然卒践二府。【译文】欧阳修到京城开封应试举人时,常常喜欢到佛寺的浴室里去。里面有一个僧人仔细端详欧阳修的相貌,欧阳修因而问他:“大师能给人相面吗?”僧人说:“对,你是一个贵人。然而还有二点:你因耳朵的肤色较脸面更白,应当名满天下;又因唇须稀疏不能掩盖牙齿,你一生常常遭别人毁谤詈骂。”后来,欧阳修擅长作文著名于世,同时,为官又敢于直言,屡遭小人攻讦毁谤;但最终官至枢密副使,如同副宰相。伊宁县胡地亚于孜镇盖买村党支部书记李元敏用信念与当担,用超越常人的勇气,克服苦难从抓班子强队伍入手,带领全村摘掉了“落后村”的帽子,撑起一片遵纪守法、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