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一模前复习 14 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506472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一模前复习 14 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化学一模前复习 14 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化学一模前复习 14 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考化学一模前复习 14 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一模前复习 14 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一模前复习 14 试题(无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点查处在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及资金安排上优亲厚友,在项目检查验收过程中不严格按程序和要求办事、搞吃拿卡要,在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上搞侵占挪复习14 姓名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分离液态空气不能得到的气体是( )A氧气 B天然气 C氦气 D二氧化碳2. 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是( ) A金刚石 B氯化氢 C浓氨水 D氯化镁3一些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显示不同化合价,例如氮元素。下列含氮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 )AN2 B02 CHNO3 DNH3H2OBKNO3 Ca(OH)2 CaCO320时溶解度由大到小弱AK2MnO4 KMnO4 MnO2锰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4下列排列顺序正

2、确的是 ( ) D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由高到低Al Si FeCNaCl H2SO4 NaOH溶液的pH由小到大5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 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采用降温结晶方法 C. 50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D.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6、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操作方法ACO2(H2O)将气体通过盛有

3、火碱的干燥管BCu(CuO)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CNa2SO4(Na2CO3)加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DFeCl2(CuCl2)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序号甲乙A镁条稀硫酸B硫酸铁溶液氢氧化钠溶液C硝酸钡溶液硫酸钠溶液D生锈的铁钉稀硫酸7、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8、下右图是自然界碳、氧循环示意图。a. 图中表示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其名称为 。b. 按序号和规定的反应类型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序号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非基本反应类型 9、 10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4、向烧杯中加入变质的氢氧化钙固体和一定量的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固体全溶解。他们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猜想一:CaCl2、Ca(OH)2和HCl; 猜想二:CaCl2和Ca(OH)2;猜想三:_(化学式); 猜想四:CaCl2和HCl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_一定不成立。【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实验现象:_ _。结论:猜想二不成立。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加入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实验现象:_ _。结

5、论:猜想三不成立,猜想四成立。11、 (11分)实验设计中常通过放大、转化等方式使化学反应现象显现出来,从而达到实验目的。【问题提出】怎样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查阅资料】根据化学反应的本质:有新物质生成。可从两个方面设计实验证明:一是设计实验证明反应物的消失;二是设计实验证明有新物质生成。【实验探究】方案一:在NaOH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后再滴加盐酸,当观察到 时,即可确定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其中和反应方程式为 。方案二:在NaOH溶液滴加盐酸的过程中,用pH试纸不断测量溶液的酸碱度,当pH 7即可确定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测得其图象如下图。 (1)测定pH的操作方法为 。

6、 (2) b点表示溶液中的溶质是 方案三: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放热,若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同学将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 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表1)(1)表中x约为 。(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图1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 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但有同学认为单凭此现象不足以说明该反应放热,其理由是 。(3)对上述过程采用微观模型加以认识,如图2:当滴加盐酸过程中,氢氧化钠溶液中减少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拓展应用】下列几个方案中一定能证明C

7、O2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1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环保问题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工业污水必须经过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后,才能排放。某化学试剂厂A、B、C、D四个车间排放的污水中,分别含有污染物CuCl2、HCl、K2CO3、KOH中的一种,现对污水作如下处理: (1)将A的污水与B的蓝色污水通人第一反应池,产生蓝色沉淀。 (2)将C的污水与D的酸性污水通人第二反应池,产生大量气泡。 (3)将第一反应池上层的碱性污水与第二反应池流出的酸性污水通人第三反应池,最终污水显中性,再向外排放。 试推断各车间污水的污染物分别是A ,B ,C ,D 最终向外排放的水中含有的溶质是 。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重点查处在特色产业扶贫工作中弄虚作假,在结对帮扶工作中走马观花、不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和诉求等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