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观察法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62505516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5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科学研究-观察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教育科学研究-观察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教育科学研究-观察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教育科学研究-观察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教育科学研究-观察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科学研究-观察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科学研究-观察法(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观察法,请您思考,观察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教育研究中的观察会有何不同?,教育观察法,观察法是收集非言语行为资料的初步方法。指人们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摄像照相录音设备等),有计划考察教育现象的一种方法。,教育观察与日常观察的区别,教育观察法与其他教育科研方法相比有其独特的地方吗?,请您思考,教育观察法的优点:,1.简便易行;获得资料可靠性较高;还经常有意外资料获得。 2.非常适用于对非言语行为类资料的收集; 3.可以有效配合调查法进行研究 4.比调查法、实验法等更少人为性,很少使被研究者行为成为研究者的产品。 5.可以在充足的时间和自然的环境中进行连贯性的分析,使事情前因后果得以突显。,

2、教育观察法的局限:,1、缺乏控制。研究者对可能影响资料的外部变量难以控制; 2、难于用数量表示。观察研究中的测量一般非数量表示的知觉形式,而不采用调查法和实验法中常用的定量测量。 3、资料难以系统的分类和编码,与假设相关的结论或者综合资料比较困难; 4、样本量小。由于观察法费时、费力且需深入进行,故其样本容量不可能大; 5、个案未必具有代表性,可能存有相当的片面性、表面性和感性。 6、需获准进入。可能也会有隐蔽观察的情况,但多数需获准; 7、研究敏感性的问题缺乏匿名性。有些敏感性问题,被研究者可能会隐藏起来不配合研究。,观察法的类型,1根据观察时评价者是否借助于仪器,可分为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

3、法。 2根据评价者是否直接参与观察对象的活动可分为参与性观察法和非参与性观察法。,直接观察法。依据感观来进行观察,它还包括:参与性观察、部分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三种。参与性观察就是一种“融入”式的研究,是一种局内人的角色;非参与观察是以局外人的身份进行客观的观察记录。 间接观察法。通过仪器来进行的观察,通常在实验室观察中最常用。,参与观察是观察者直接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作为其中一员,并进行观察,从而系统地收集资料的方法。 参与观察根据参与的程度又可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两种.,完全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研究目的,自然加入到被观察者群体中进行的观察。完全参与观察能深

4、入地了解到被观察者的真实资料,但如果参与过深,又往往容易失去客观立场.,不完全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不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研究目的,在被观察者接纳后进行的观察。 不完全参与观察避免了被研究者的紧张心理的疑虑,可以进行自然地观察。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被观察者容易出现不合作行为,或是隐瞒和掩饰对自己不利的表现,或是故意夸大某种表现,使观察结果失真。,非参与观察是观察者不直接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以旁观者的身份对观察对象进行的观察。 非参与观察的优点是能够不受被观察者的影响,进行比较客观的观察。但是这种观察方法不容易深入了解到被观察者的内部情况。,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的比较,总体来说,参与观察要比非参与观察

5、效果好。因为观察者参与其中,既有自我体验,又能与被观察者建立融洽的关系,对所观察的活动有较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及时发现一些新的研究信息。,教育观察的取样技术,(1)时间取样 (2)事件取样 (3)活动取样,时间取样法,是在一定时间内,按着一定的时段观察预先确定好的行为或表现,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是把被研究者在每一时间阶段中的行为,看成是一般通常情况下的一个样本,如果抽取充分多的时段,在这些时间段中所观察到的行为便可得出规律性的结论。,例:,如每周二、四、六上午第一节课,通过观察一节课内,当老师提出的问题时,男女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来研究男女学生的成就动机。,事件取样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观察某

6、些特定行为或事件的完整过程而进行的研究方法。如对小学生争吵行为的研究,每当小学生出现争吵行为时的观察就属于事件取样法。 事件取样法不受时间间隔与时段规定的限制,只要所期待的事件一出现,便可记录。记录方法可采用行为分类记录系统与对事件前因后果及环境背景等的描述性记录结合起来使用。,教育观察法的实施步骤,确定研究目的。需要制订研究计划、明确观察任务。(不适用于非结构性观察) 决定拟观察的对象、时间、地点、观察手段以及记录方式等; 获准进入观察领域(或邀请被试进入实验室),熟悉环境,接触观察对象; 与被研究者形成友善的关系; 进行为期几天、周、月,甚至年的连续性观察 从观察研究中退出 进入分析资料阶

7、段,现场观察的具体作法,1、开放和集中相结合(聚焦式观察) 观察的步骤一般是从开放到集中,先进行方位的观察,然后逐步聚焦。 在实际观察中,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变换使用狭窄和视野和开阔的视野,同时在宏观和微观层面获得比较丰富的对象资料,即先观察局部,再观察整体,或反而行之。 聚焦式观察不同于全结构封闭式观察,它目的单一、问题集中,但观察的方式始终是开放的。,现场观察的具体作法,2、回应式反应。回应式反应是观察者对被观察者发起的行为作出相应的反应,而不是自己主动采取行动。这种方式可以帮助观察者比较自然地融入被观察者日常活动,是当他们在年龄、职位等方位处于低位时。 回应式要求观察者很少主动地提问,也

8、不特意引起被观察者的注意,始终保持被观察者原有的互动模式和行为节奏,力争通过回应式反应将自己融入对方现有的活动之中。 回应式反应可以帮助我们比较深入地理解被观察者的文化,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只有深入被观察者的活动中,才可能理解他们的文化习俗。如果我们死死抱住自己的思维图式,就无法进入对方的“生活世界”。,现场观察的具体作法,3、观察内容的选择与变化。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始终面临如下问题:我到底打算观察什么?什么内容对我比较重要?我观察的内容应宽泛到什么程度?应该具体细致到什么程度? 无论对什么现象进行观察,我们都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研究问题,围绕问题进行观察,就会重点突出。 观察内容与问题之间不仅

9、仅是后者决定前者,在诸多质性研究的材料收集中,前者也可以改变后者 。比如在观察现场,你发现你观察的内容与原有的设计大不一样,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研究问题。 另外,不同的观察者由于其习惯、兴趣、经历、个性等的差异,对同一内容的观察可能会有不同的观察记录。,定量观察,定量的课堂观察是运用事先准备的一套定量的、结构化的记录方式进行的观察。,可量化的观察记录方式,案例网络环境下进行协作学习活动中 学生的学习行为方式观察表格,阅览电子出版物的观察记录表,记号体系,课堂管理中学生不当行为记录表,资料来源: E.C. Wragg, An lntroductin to Classroom Observation

10、. 1994, p. 49. ) 美拉格 后续观察:教师对不当行为的反应,学生对教师的应对,课堂作业,假定对某一个班级学生课堂注意力情况进行观察研究,该班共有5个小组,每组10人。请您构造一个观察记录表,以记录课堂上(40分钟)各组在各时间段(每10分钟为一时间段)不集中注意的人数。,等级量表观察研究举例,一、教师的表现 1态度是否沉稳、愉快 (评分: ) 2用辞是否浅显易懂 (评分: ) 3活动前是否先将学习目标向学生作解释 (评分: ) 4对教室秩序的管理 (评分: ) 5对学习气氛的控制 (评分: ),6对学习兴趣的激发 (评分: ) 7对学生反应的注意 (评分: ) 8对学生突如其来问

11、题及状况的处理 (评分: ) 9对主题的阐释、引导 (评分: ) 10被学生接受与否的情况 (评分: ),等级量表观察研究举例,二、学生表现 1学习兴趣是否浓厚 (评分: ) 2学习情绪是否高昂 (评分: ) 3对各活动参与及配合的情况 (评分: ) 4对教师的态度 (评分: ),(1)教师角度的量表,可参见:庄静,对一堂课的观察与分析,(2)学生角度的量表,可参见:庄静,对一堂课的观察与分析,等级记录 A.数字等级记录 学生作业情况记录,B.程度等级记录 学生作业情况记录,C.描述等级记录 学生作业情况记录,定性观察,课堂观察中的定性观察是研究者依据粗线条的观察纲要,在课堂现场对观察对象做详

12、尽的多方面的记录,并以观察后根据回忆加以必要的追溯性补充与完善,观察结果的呈现形式是非数字化的,而分析手段是质化的,并且资料分析与观察活动可以同时进行。,定性观察的记录方式,描述体系 叙述体系 图式记录 工艺学记录,教学技能的观察,描述体系-1,适用于进入研究现场初期,空间:物理位置或场所 时间:观察的时间及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 环境:现场呈现的物质环境 行动者:介入的人们 事件、活动:人们所作的系列相关行动 行动:人们所做的单一行动 目标:人们正在完成的事情 感情:观察者的感受和被观察者所表达的情绪等,描述体系-2,叙述体系-1,叙述体系-2含混记录和具体记录的比较,描述体系和图式记录结合,时

13、间:2000年4月25日,星期二,上午。 地点: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 背景:上海理科班是从上海各中学中选拔的理科成绩突出的学生,他们的物理教材与其他班不同,内容较深,是该校物理特级教师张大同所编的名师讲高中物理。 制服:全班共47个学生(其中11个女生),有7 个学生没穿制服。 课桌椅及窗户:课桌椅摆放基本整齐,没有明显的破损情况。窗玻璃也没有破损情况。 卫生情况:地面干净。 教室布置图:,图式记录,国 旗,黑 板,讲台,电视机,门,窗、墙及墙壁上三个奖 状,黑板报,墙壁及窗户,门,文明勤奋,思考创新,学生的学习投入状态记录,课堂里的语言流动记录,讲桌,学生课堂发言情况记录,课堂里的移动方式,

14、学生的移动位置,教师的移动位置,符号记录 学生出勤记录 迟到 旷课 病假 事假 早退,学生A 学生B 学生C 学生D 学生E 学生F 学生G 学生H,观察记录的要求,先就观察的现场画一张地图,附上文字说明及自身的第一感受。 观察记录要按时序进行,所记事情之间要有连续性,记录要与事件同步,而不是对一个事件的整体描述。 与量的研究对记录点有要求不同,非结构式观察要求记录尽可能全、细,要求观察者要有良好的记录、记忆能力,学会速记方法,可借助录音辅助,也可采用“上厕所”的方法,来补记记录不下来的内容。,观察记录的要求,记录的语言要具体、清楚、实在 基本不要使用文学化(隐喻、双关)、具有特定含义的用语(

15、成语、歇后语)、过于通俗的民间语言(俗语、俚语)、程式化言语(新闻口号、政治套话)和学术性语言 要从读者的角度来使用语言,从读者的角度来思考记录的是否具体、清楚,观察的信度与效度,观察的信度 1.含义 信度是指多次观察的一致性: 不同观察者观察的相关度; 同一观察者在不同时间观察的符合度; 不同观察者在不同时间观察的符合度。,2.提高信度的方法 多次重复观察 增加观察人数 加强观察训练 减少定义的歧义,观察的效度 1.含义 效度是指观察的有效性。 每个阶段都可能影响观察的效度: 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资料处理阶段 观察者本人的价值倾向、主观判断和观察能力等也会影响到观察的效度 观察手段和设备的先进程度也会影响观察效度。 2.提高效度的方法 认真对待每一观察步骤.,对观察者的一般要求,明确观察的目的 掌握相应观察工具的使用技巧 正确处理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关系 努力提高不同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竭力摒弃偏见,消除误差,课堂观察什么 维度 焦点 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