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5课 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学业测评 北师大版必修3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444513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5课 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学业测评 北师大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5课 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学业测评 北师大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5课 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学业测评 北师大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5课 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学业测评 北师大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5课 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学业测评 北师大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5课 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学业测评 北师大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5课 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学业测评 北师大版必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时应当为侨商归国工作、创业和生活提供更加便捷、适宜的环境,使得侨商归国后能够安心并专心于事业发展,提高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的热情第5课 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学业分层测评 北师大版必修3 学业达标1先秦时期中国南方文学倾向抒情。它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的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下列作品中,最能说明南方文学这一特点的是()A离骚B春秋C论语D诗经【解析】解答本题关键信息有:南方、抒情、神话、神奇瑰丽的境界、审美愉悦。楚国屈原的离骚正是符合题干要求的作品,故A项正确;春秋写史,比较严肃,不抒情,故B项错误;论语是孔子的言论,不在南方也不抒情,故C项错误;诗经讲述劳动人民的生活,是现实主

2、义力作,没有运用神话,故D项错误。【答案】A2汉武帝时代的赋以气势恢宏、词藻华美为特征,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就是其中杰出代表。它们反映出的本质内容是()A社会动乱和经济凋敝B豪迈奋进的时代精神C国力的强盛D宏阔广大的文人精神【解析】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本质上体现了西汉武帝时代国力的强盛。【答案】C3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结、积淀,人们的思想、情感在这里郁积、释放。下列表述正确的有()【导学号:00910034】发展顺序: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唐朝科举制度以诗赋取士,造就了诗歌的辉煌“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作者被誉为“诗

3、圣”“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为豪放派的代表作ABCD【解析】中国古代文学经历了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的发展过程,故正确;唐朝诗歌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举以诗赋取士,故正确;“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出自杜甫的春望,杜甫被称为“诗圣”,故正确;“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属于边塞诗,唐诗一般不会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故错误;A项符合题意。【答案】A4(2015四川高考)“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对仗工稳、句式齐整,适于言志和述怀能合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

4、出ABCD【解析】词是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词的句子长短不齐,更便于抒发感情,故正确,错误。词可配乐演唱,更能适应市井生活需要,受到市民阶层的欢迎,故正确。宋代词人在词的体裁、形式方面不断变革、创新,佳作迭出,使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故正确。故选C项。【答案】C5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现象是()A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B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鼎盛时期C南宋,词的创作增添了许多低迷感伤的情绪D明代,中国古典小说创作进入黄金时代【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赋走向全盛的原因是汉武帝时代,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与市民阶

5、层的壮大无关,故A项错误;唐诗的繁盛与国家强盛、统治者开明的政策相关,与题干中市民阶层的壮大无关,故B项错误;南宋时期的社会变迁、国运式微的影响,词中增添了感伤的情绪,也与题干中市民阶层的壮大无关,故C项错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为满足广大市民阶层的日益强烈的文化需求,明清小说应运而生,故D项正确。【答案】D6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其内容反映了贵族大家庭兴衰变化的是()A西游记B三国演义C红楼梦D水浒传【解析】红楼梦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史和一对贵族青年男女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答案】C能力提升7(2015江苏高考)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

6、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解析】汉武帝时期,国家统一,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汉赋以气势恢宏、辞藻华美为主要特征,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宏的文化气度,契合了时代的文化需求,故A项理解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可知B项理解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可知D项理解正确,不符合题意。道家的无为思想在汉初盛行,汉武帝时期,随着大一统局面的巩固和发展,汉初“

7、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汉赋宣扬的是豪迈勇进的时代精神,故C项理解不正确,符合题意。【答案】C8(2015福建高考)关汉卿在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中,描绘关羽面对大江的滚滚波涛,仗刀临流。曲中唱道,“大江东去浪千叠驾着这小舟一叶可正是千丈虎狼穴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对该作品理解有误的是()A显露关羽壮怀激烈的个性B借历史典故吊古抚今C严厉斥问颠倒黑白的世界D兼采宋词的豪放风格【解析】注意题目是要选择“有误的”。材料中“关羽面对大江的滚滚波涛,仗刀临流”反映了A项信息;“大江东去浪千叠”反映了D项信息;关汉卿借关羽的仗义来吊古抚今,反映了B项信息。

8、材料没有反映关汉卿对当时社会的严厉斥问,C项符合题意。【答案】C9阅读下列材料:【导学号:00910035】材料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材料二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材料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请回答:(1)请分别指出材料一、二、三中文学作品的体裁。(2)结合所学知识,简

9、要指出屈原的诗歌体裁的主要文学特色。(3)从材料二、三看,李白与辛弃疾的诗词表现的时代特征各是什么?【解析】第(1)问可结合材料的出处判断材料一、二、三的文学作品的体裁。第(2)问应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屈原诗歌体裁的主要文学特色。第(3)问应注意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辛弃疾生活在南宋时期,概括诗词所表现的时代特征。【答案】(1)楚辞;唐诗;宋词。(2)楚辞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3)李白的诗出现在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辛弃疾的词体现了国家分裂、政府苟且偷安、外族侵扰的特征,表达了作者渴望恢复中原的雄心和壮志未酬的悲愤。10阅读下

10、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阳成侯刘德赋九篇太子(刘奭,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令后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汉书材料二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材料三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

11、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文体主要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2)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新因素。(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流传有何趋势,对此你有何认识。【解析】第(1)问“现象”可以从材料中直接归纳,“特征”则要根据时代特点和赋的特点进行归纳。第(2)问“特点”可根据材料“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较之儒释道而更广”得出;“因素”需要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等不同方面分析。第(3)问要结合题干材料进行分析,从赋到词再到小

12、说,体现了文学世俗化趋势,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需要。【答案】(1)现象:赋成为汉代代表性文体;受到上层贵族(王室)的喜爱。特征:大一统。(2)特点: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读者群包括了社会各阶层);影响力超过儒释道三教。因素:君主专制的加强(或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黑暗);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需要。(3)趋势:从社会上层逐渐流传到下层民间(或逐渐世俗化、通俗化)。认识:文学体裁要更加适应社会大众的需要;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都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中国就走上了一条高速发展的复兴之路。中国的科技进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都要归功于改革开放。东西方文明因改革开放而交流碰撞,而我的创业之路因改革开放而扬帆起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