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6课 亚洲第一共和国教案 岳麓版选修2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444343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16课 亚洲第一共和国教案 岳麓版选修2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 第16课 亚洲第一共和国教案 岳麓版选修2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 第16课 亚洲第一共和国教案 岳麓版选修2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 第16课 亚洲第一共和国教案 岳麓版选修2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 第16课 亚洲第一共和国教案 岳麓版选修2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16课 亚洲第一共和国教案 岳麓版选修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16课 亚洲第一共和国教案 岳麓版选修2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时应当为侨商归国工作、创业和生活提供更加便捷、适宜的环境,使得侨商归国后能够安心并专心于事业发展,提高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的热情亚洲第一共和国 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历史班的学生,高二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作为历史班,针对高考要求,教学内容应有一定程度的拓展;虽然大多学生都重视历史课的学习,但不能过高估计他们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在教学中除了应重视和学生的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重视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互相交流、小组讨论等各种形式的共同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和协调的能力之外,还应落实基础知识,所以老师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

2、,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线索以及对教材一定程度的深化理解,体现应考性。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计:新课程教学目标确定为三个维度。第一目标“知识和能力”,和老教材相比,在新教材的专题式教学中,针对专题所涉及的“民主思想”,主要讲述辛亥革命前后民主思想的传播以及民主与专制的斗争,如“钦定宪法大纲”就单独作为一个子目。因此本节课不可能像以前旧教材一样,每讲到一个问题都面面俱到,而必须压缩历史背景有针对性地讲,同时不少内容以前必修课中学过,所以只简单再现。“能力要求方面”新课程更加突出培养学生通过了解历史史实深入理解本质、通过材料得出历史信息的能力

3、要求。第二个目标是“过程和方法”,是新课标的突出特点。授人以渔,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会学、乐学,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正是新课标追求的目标。我采用历史学习“引导思考-自主探究-分析总结”这三步来执教这节课,努力体现新课标精神。第三个目标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标在旧课标的基础上拓展加深,把历史学科从政治思想教育中解放出来,突出历史学科独特的功能。新课程标准中这一课的内容标准是:说出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斗争的史实,认识中国近代史上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历史进步性和艰巨性。据此制定如下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 掌握改良派与革命派论战的内容及影响2 掌握清政府实行立宪政治的

4、原因、内容及影响3 知道中国帝制终结的基本过程及意义4 掌握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了解其内容并分析其意义二. 过程和方法1利用重现历史情景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历史和时代的背景来认识历史史实,培养学生分析的全面性。2粗读、精读,快速浏览,圈点划批,提高历史阅读能力。3阅读材料(文字、图片、影视等),以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借助形象思维以感知历史。4通过不同观点和历史横纵向的比较,让学生学会比较历史问题的方法。5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一些方法:材料分析、自主探究,课前分小组搜集资料,总结答案,课堂上发表意见。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革命党人为民主献身、奋斗的精神,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进行殊死斗

5、争的结果。2树立和培养学生作为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民主和法制意识。3认识民主制度因国情各异而实施情况呈现出的多样化特点,培养建立社会主义民主的决心和信心。教学重、难点和教法确定:这节课的重点和旧教材应有所不同,应当把民主和专制如何斗争作为重点,而其它(如辛亥革命的情况)必须作为枝节和背景内容。在处理教学方法上,我重点突出学法指导和合作性探究学习,以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一、教学重点1. 武昌起义后共和制如何诞生2. 临时约法中体现的民主思想和原则二、教学难点1. 对钦定宪法大纲的评价2. 对临时约法的比较和分析三、教学方法1. 学法指导:历史学习三步曲“引导思考-自主探究-分析总结”2. 读书指

6、导:快速阅读和精读细读,圈点划批和思考比较3. 情景教学:影视资料、生动语言、走进历史、感同身受4. 课前搜集资料,课堂讨论,课下研究,生生合作,师生交流5. 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教学过程的概述:导入新课新课的导入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第一个兴奋点。老师要像导游一样,善于调动游客的情绪,如果第一个景点就能抓住游客,那么就成功了一半。而这节课我采取“独白”的方式导入新课,目的是设置一种情景,让学生感受历史。多媒体演示:圆明园残垣、鸦片战争、民主与专制、人民反侵略等一系列的图片(结合背景音乐)导入语:翻开中国近代史,呈现在我们面前是总是一幅幅伤心惨目的画卷:国土沦丧,山河破碎,经济凋敝,生灵涂炭。一

7、条条不平等条约不断袭来。鸦片战争后100多年来,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地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民主与专制势力也不断进行斗争,但由于种种原因而多失败,比如什么事件?(戊戌变法)我们这节课来学习民主势力的一个重大胜利。历史学习第一步:“温故而知新”回忆必修课中学习过的与此有关的内容,知道新课标对这一节的要求演示新课题和课标要求,引导学生联想学过的与此有关的内容,引导学生解读课标,了解教材中辛亥革命前后民主与专制的斗争包括哪些事件。 老师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提炼要点,先从宏观上对课文有个大致了解。指导学生阅读时先浏览子目纲要,再勾划出提示的要点,快速记住几件历史大事(提示本节课讲学习前四个要点)。历史学习第二

8、步(讲授新课过程:“引导思考-自主探究-总结分析”)新课标要求我们老师教学不可以一讲到底,大包大揽。要引领学生去阅读,去思考,去探究,去训练,要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老师设计问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老师再给以适当的点拨,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然后老师再总结。一、辛亥革命前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一)民主思想的传播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思考:改良派与革命派在政治体制上有何不同主张? 改良派:君主立宪制革命派:民主共和制1、论战的中心:从论战的中心和基本主张中引导学生理解:这场论战的实质(关于什么问题的论战)及带来的影响:2、实质:资产阶级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进行的论战

9、,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3、影响:对于其影响,重点强调民主思想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传播,特别是更多的人接受革命的思想,使后面革命的发生有了更坚实的思想基础。提示学生思考:针对中国当时的社会状况,除了封建势力是很大的敌人之外,还有什么势力?那么这两派的论战中有没真正涉及到?(3)缺陷:但没有认识到帝国主义反动性,不利于人们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和警惕。这也对后来的革命产生影响。面对风起云涌的斗争,清政府被迫有所行动(二)清政府的反应钦定宪法大纲的出台(1908)让学生阅读课本后归纳背景1、背景:启发学生思考:从背景和大纲的名称,可以看出清政府这一做法的目的是什么?2、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引导学生思考:认为钦

10、的出台体现了历史的进步还是清政府的进一步专制?培养学生利用现有的历史信息和资料解释历史观点的能力。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导他们认识到钦定宪法大纲内容中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 3、内容:(1)积极:皇帝的权利受到了一定的限制;(2)消极:宪法钦定,皇帝的权利很大;与西方国家的君主立宪相去甚远4、评价:体现了历史的进步。因为大纲虽然规定皇帝有很大的权利,但君主的权利毕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相对于以前的君主专制而言,是有进步的。思考:“日本宪法”为何最受清廷青睐?让学生阅读后在课本找出答案由此可见,原本想响应立宪呼声而出台的钦定宪法大纲没有满足立宪派的愿望?没有。但这时,清政府又做了一件让立宪派失望的事。那

11、就是被称为“皇族内阁”的第一届责任内阁的出台。学生讨论:如果你是立宪派的一员,面对政府一次次让你失望,你会如何?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总结:或继续斗争或失望,投向革命。(三)立宪派的彻底失望“皇族内阁”让学生明白:清政府不但没像所想的那样消除矛盾,还处于风雨飘摇中,革命已是大势所趋二、辛亥革命中反对专制的斗争(一)封建政府的瓦解1911 辛亥革命的爆发播放一段辛亥革命的视频,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回顾必修3有关三民主义的内容,帮助学生构建相对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因15课刚讲过故只简单提及)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民族主义: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封建政府土崩瓦解

12、之后,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政府,那又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府呢?(二)共和政府的雏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1、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府而这一政府的成立在中国历史上有重大的意义2、意义:成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宣告了2000多年的帝制的终结, 由前面对三民主义和论战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这一政府存在着什么弱点?3、弱点:缺乏反帝勇气,没有触到封建土地所有制,缺乏真正的群众基础。这再次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什么特点?软弱性和妥协性(三)共和制建立的标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1、主要目的:防范袁世凯的专制,确保中国走上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简单回顾袁世凯的上台。2、主要内容:1-

13、3(分析其中学习英美的地方,比如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其目的涉及到限制袁世凯;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3、主要原则:这一点主要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题达到重难点的突破补充材料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主权在民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自由平等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三权分立从上述材料得出其性质4、性质: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提示:既然带资产阶级性质,那么在当时来说有反对什么的意义呢?(反封建)学生讨论:为什

14、么说临时约法具有反封建的意义?学生讨论后发表意见:为什么说临时约法具有反封建的意义?内容: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目的:为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确立了法律依据同时横向做东西方的比较:1美国哪一部法令体现了相同的三权分立原则?1787年宪法2临时约法吸收西方民主的的哪些理念?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人权宣言: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因此,这样的一部宪法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5、历史地位:(学生阅读课本后在课本中找出)深化认识,培养学生利用历史材料得出历史观点的能力。补充原始材料,突破重难点。并对

15、学生做学法的指导:如何阅读较长的材料?(可先看题目,带着问题有目的性地看材料),如何提取材料中有效的信息(划出重点语句),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并在指导过程中用多媒体功能显示划线部分,示范如何解题。(五)帝制的终结: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这里涉及一个难点:袁世凯为什么能够上台?但这一问题在必修学习过,所以这里主要是利用图示帮助学生梳理线索,方便学生复习。客观原因辛亥革命以后的国际国内形 势,呼唤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来收拾局面南京临时政府1.革命派:涣散、成分复杂,缺乏经验和思想准备 2.立宪党人和旧官僚:支持袁世凯3、财政困难(直接原因)袁世凯帝国主义:扶植新的代理人袁世凯:掌握清政府军政大权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