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62443796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期末考试试卷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新青年 2、“创造社” 3、鸳鸯蝴蝶派 4、京派作家 5、七月派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1“新月派”诗歌的创作特色2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色3周作人“人的文学”观念的时代意义4“海派小说”的艺术成就5“延安文学”的得失三、论述题(25分)鲁迅作品中的“国民性”思想。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期末试卷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新青年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1917年迁京后,新青年集结了一批推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人物,并且在1919年借“五四”运动的大势,

2、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思想:主编陈独秀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鲜明提出“人权、平等、自由”。大力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提出要从西方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1917年初,陈独秀被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随后迁京,并从1918年1月号起改为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刘半农、沈尹默、钱玄同等轮流编辑,周作人、鲁迅也给该刊撰稿,实际上就形成了反封建的思想文化战线。由于当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新旧思潮在北大讲坛竞争的结果,大大促进了“新思想,新学术”的发展,新文化运动也就借北大的学术自由空气而推波助澜,并终于

3、导致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二月号新青年上,陈独秀发表了措辞强烈的文学革命论,表明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立场。胡适、陈独秀的“文学革命”主张提出后,得到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的响应。钱玄同是语言文字学家,他在致新青年的信中,从语言文字进化角度说明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势在必行,指斥拟古的骈文和散文为“选学妖孽,桐城谬种”,态度甚为激烈。刘半农则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提出改革韵文、散文、使用标点符号等许多建设性意见。2“创造社”创造社则主要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同时也受到了唯美主义、颓废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文学思潮的影响。这个社团1921年6

4、月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最初的成员都是当时的留日学生,以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为核心,包括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王独清、穆木天等,他们先后在上海创办有创造季刊、创造月报创造日洪水等十余种月刊。他们主张“为艺术的艺术”,反对艺术的功利性,立场鲜明地区别于文学研究会,但它的文学实践前后曾发生过比较大的转折和变化。前期创造社以建设新文学为已任,在美学立场上,推崇直觉、灵感和天才,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需求”和艺术个性,主张“文学是自我的表现”。郭沫若的诗歌、郁达夫的小说,以及田汉的戏剧,都典型地代表了创造社这种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精神上的孤独、愤懑和反抗;表现上的主观、抒情。)创作方

5、法上提倡浪漫主义、表现主义,同时还吸取某些现代主义手法。无论其诗歌或小说都更直接也更强烈地表现了“五四”的个性解放的要求,因而规模虽不及文学研究会,却在青年中引起广泛的反响。“五卅“运动后,创造社成员在思想上大都出现了重大的转变,倡导新兴的“普罗文学”,对中国左翼文学的勃兴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3鸳鸯蝴蝶派从1912年(民国元年)到1917年这五年,是所谓“鸳鸯蝴蝶礼拜六派”文学的繁盛期。鸳鸯蝴蝶派,指的是清末民初专写才子佳人题材的文学派别,所谓“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据说是他们常用的语词,故被用来命名。4京派作家以北京等北方城市为中心的京派是一批学者型的文人,也即非职业化的作家。他们

6、一面陶醉于传统文化的精美自由博大,又置身于自由、散漫、稳定的校园文化氛围之中,天然地追求文学的独立与自由,既反对从属于政治,也反对文学的商业化。而左翼作家则自觉以现代大工业产业工人代言人的身份,对封建的传统农业文明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以及西方殖民主义同时展开批判,要求文学更自觉地成为以夺取政权为中心的无产阶级斗争的工具。5七月派七月诗派是在艾青的影响下,以理论家兼诗人胡风为中心,以七月及后来的希望、诗垦地、诗创作、泥土、呼吸等杂志为基本阵地而形成的青年诗人群。其主要代表有鲁藜、绿原、冀访、阿垅、曾卓、芦甸、孙钿、方然、牛汉等。提倡革命的现实主义与自由诗体是他们的主要旗帜,其诗歌作品大都收集在胡风

7、主编的七月诗丛(第一集十二册,第二集六册、七月新丛与七月文丛的诗集(约十八九册)中。1981年又编辑出版了白色花,收入七月诗派20位诗人的作品(包括1980年以前的诗作)。七月诗派是自觉地以30年代新月派、现代派历史对立物的姿态出现于40年代诗坛的,他们的创作表明诗是民族反抗的最强音。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1“新月派”诗歌的创作特色在内容上,前期积极上进,抨击黑暗现实、同情下层人民,抒发爱国热情,表达对自由、理想、个性解放的追求。例:闻一多,死水春光大自然的绚丽,徐志摩大帅人变兽揭露军阀的残忍/梅雪争春纪念“三一八”,贯穿了“爱祖国、反封建、讲人道”的精神;先生!先生!太平景象同情

8、下层苦难,对社会不满。情诗雪花的快乐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于赓虞不要闪开你明媚的双眼。后期,多数新月诗人陷于空虚颓丧,表达对生命的厌倦和幻灭的悲哀,具有浓厚的幻灭色彩。以徐为代表,他们追求个性绝对自由,在政治上向往资民主共和国,但军阀混战已国家多灾多难,军阀统治令人不满,对工农革命又深怀恐惧,所以感到理想破灭。个人也历经波折。例:陈梦家葬歌自己的歌徐再别康桥我不知道风是从那一个方向吹孙大雨决绝朱汀葬我有一座坟墓但卞之琳多写北京下层平民生活,酸梅汤路过居几个人2、在艺术上,他们成功地实践了“三美”主张(1)建筑美在诗节上,有双行一节的,也有三至五六行为一节的,有“豆腐干体”的方块型,也有万里长城的长

9、列型,还有十四行的“商体”。闻你指着太阳起誓孙决绝除云游(在诗行字句方面,有跨行的,也有字数相等或参差不齐的)(2)绘画美闻,你看“你看太阳象眠后的春蚕一样,月吐不尽黄丝似的光芒”春光“春光从一张张的绿叶上爬过”春日“芭蕉的绿舌头舐着玻璃窗”口供“鸦背驮着夕阳,/黄昏里织满了蝙蝠的翅膀”(3)音乐美初期,从胡适、刘丰农到陆志韦都在积极探索新诗的韵律,但多从押韵着眼,新月诗派不局限于押韵,不包含音节、平仄、格式等。饶孟侃颇注重音节的和谐、讲究平仄。朱汀吸取西诗音律的长处,又继承古代词曲风格,同志从民间说唱文学中吸取养分,三者融合,不少诗是可以读,可以唱的,如采莲曲全篇采用舒缓、平和的平声字,增加

10、柔和音调,并采用先重后轻的音韵,表现小船在水中上下飘荡的情景,还在每节前四行插入“呀”安,造成句的停顿,音调拉长,适于吟唱。曾被配谱流传过。韵式变化多样:随韵(AAAA)交韵(ABAB)抢韵(ABBA)双送韵(AABB)偶韵(ABCB、AA)连环韵如:再别康桥他们的探索也有形式主义的倾向,尤其是后期,为了追求形式往往不惜阉割内容,已意识到形式主义的弊病,纷纷遵守严谨格律到逐渐迈向自由诗实验。陈梦家、方玮德、林徽因。2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色他是“京派”小说的领衔者,其创作主要表现人性之“常”,他疏于政治而亲人性,即他主要不是从政治的角度,而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去审视和剖析人生。高扬着“道德”意识去抨

11、击现代异化的人性,讴歌古朴美好的人性。这就构成了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主题。艺术风格:恬淡优美。3周作人“人的文学”观念的时代意义周作人最突出的贡献,是以“人的文学”来概括新文学的内容,标示新文学区别于旧文学的本质特征。“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在1918年底发表的人的文学这篇著名的文章中,周作人要求新文学必须以人道主义为本,观察、研究、分析社会“人生诸问题”,尤其是底层人们的“非人的生活”;作家必须以认真严肃的、而并非游戏的态度,去描写“非人的生活”,对改造社会持积极的态度,而且,还要展示“理想的生活”。在周作人这里,新文学所本的人道主义具体指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只有

12、作家自己觉悟了,“占得人的位置”,才能“讲人道,做人类”。周作人将新文学的本质界定为“重新发现人的一种手段,根据目标在助成人性健全发展。1919年初,周作人又提出“平民文学”的概念(注:周作人:平民文学,每周评论1919年第5期。),实际上是“人的文学”的具体化。周作人将封建传统的旧文学概括为“贵族的文学”,认为“平民的文学”恰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其两者间的区别并非说“这种文学是专做给贵族或平民看,专讲贵族或平民的生活,或是贵族或平民自己做的”,而主要是指“文学的精神区别,指它的普遍与否,真挚与否”。周作人指出平民文学应以通俗的白话语体描写人民大众生活的真实情状,贵实地反映“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

13、败”,描写大多数人的“真挚的思想与事实”。周作人所提倡的“人的文学”或“平民文学”,是以人道主义为本的“为人生的文学”,强调文学是人性的,是人类的,也是个人的。这些主张虽然有些抽象,但恰与“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热潮相合,所以有相当的代表性,对文学革命的推进起到很大的作用。4“海派小说”的艺术成就有“现代质”的海派小说是由从新文学体而向市民读者倾斜的作家来写的。初期的海派小说,有下列特点:第一,是新文学的世俗化和商业化。第二,过渡性地描写都市。第三,首次提出“都市男女”这一海派常写常新的主题。第四,重视小说形式的创新。张资平的海派性爱小说,是将创造社本来就有的青年苦闷源于经济和性的双重压抑的主题

14、用滥,彻底地媚俗化。张资平反射出海派地驳杂,使新文学堕落和让商业文学获得某种新文学性同时并存,显示了海派地一条基本线索。叶灵凤是由感伤地恋情小说作为他的创作起点的。叶灵凤是中国心理分析小说最早的推行者之一。初期性爱小说突破了旧的言情体,给爱情小说增加了世纪末的颓废色彩,由唯美派接近世界文学的现代潮,从而为新感觉派写“性”提供了借鉴.5“延安文学”的得失延安文学发展至后期,虽然在意识形态本性上呈现了一种日趋单一的状态,形成了一种党的文学观念和党的文学形态,但是,前后期之间发展与嬗变的历程是非常复杂的,党的文学观念在话语实践层面上表现出来的东西也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在我看来,延安文学史具有非常复杂

15、的一面。新的延安文学研究应该以之作为起点,直面与重写延安文学历史的复杂性。比如,延安文学在其资源的取舍和重新整合上显现了它的复杂性。延安文学的形成既跟20世纪三十年代的苏区文艺有着直接的承继关系,也跟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学有着同样不可忽视的承继关系,不仅在其写作人员的构成上,而且在其艺术表现形态上,它都体现了这两方面传统的冲突和汇合,用毛泽东的话说,这是“亭子间的人”和“山顶上的人”的冲突和汇合。延安文学也在一定程度上承继了“五四”启蒙文学传统,这在前期延安文学比如丁玲等人的小说和杂文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人们以往对此表现了足够注意,但是对后期延安文学中的“五四”因素却表现了一种盲视和漠然的态度。其实,后期延安文学并没有完全斩断“五四”文学传统,因为在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话语构建中,他对“五四”并非如蒋介石一样采取了一种冷漠的态度,而是采取了一种改造和转换的态度。正是在这转换中,“五四”在新的意识形态话语中表现了一定的灵活性,它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发生了新的变异。正因为如此,延安文学发展至后期,它在跟“五四”文学传统的关系上显现了更为隐蔽和复杂的一面,需要我们对之做更为细致的历史性清理。此外,延安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跟民间文艺形态也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历史性关联,对民间审美文化形态的重视,其实贯穿了延安文学发展的始终。以上所言是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