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六单元世界地理第二讲世界重要地区课件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438032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版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六单元世界地理第二讲世界重要地区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课标版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六单元世界地理第二讲世界重要地区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课标版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六单元世界地理第二讲世界重要地区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课标版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六单元世界地理第二讲世界重要地区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课标版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六单元世界地理第二讲世界重要地区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标版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六单元世界地理第二讲世界重要地区课件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版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六单元世界地理第二讲世界重要地区课件新人教版(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 课标版,第二讲 世界重要地区,考点一 东南亚,1.地理位置和范围 (1)位置 特别提醒 马六甲海峡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的原因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尼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沟通了太平洋与印 度洋,是东南亚联系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的必经之路,有“十字路 口”“咽喉要道”之称。由于日本每年从非洲和中东地区进口的大量,石油、原料和出口商品都由此输送,此海峡被日本视为“海上生命 线”。 (2)范围,2.自然地理特征,3.人文地理特征 (1)人口特征:以 黄种人 为主,人口稠密,分布不均;多信奉 佛 教 ;华侨众多。 (2)经济特征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命题视角一 东南亚地区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2、,1.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 富。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28分) 材料一 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 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 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1)印度尼西亚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 半球,主要气候类型 是 。(4分) (2)爪哇岛附近海域是世界上发生 、 灾害频率最高的 地区之一,这些灾害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4分) (3)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6分) (4)分析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丰富的

3、自然原因。(6分) (5)简述爪哇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8分) 答案 (1)南 热带雨林气候(每空2分) (2)地震 火山(每空2分) (3)原因:地处热带;周围水域广阔;地形复杂;空气对流强烈。,(第点2分;其余三点答对任两点得4分;满分6分) (4)原因:岛屿多,海域广阔;热量充足,生物生长速度快;入海河流 众多,饵料丰富。(每点2分,满分6分) (5)措施: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防治水土流失;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推行生态模式,优化种植结构;加强科技研发、应用与推广;提升产 业化水平,延长产业链。(每点2分,满分8分) 【评分说明】意思相同者给分,意思相近者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

4、以印度尼西亚为背景,考查气候类型、地质灾害的分布以及 有关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第(1)题,读图可知,印度尼西亚大部分位于南半球,其主要气候类型应为 热带雨林气候。,第(2)题,由题中信息可知,位于板块边界且有可能引发海啸的自然灾害 应是地震、火山。 第(3)题,雷雨是强对流天气形成的,由题中信息可知,印度尼西亚地处低 纬地区,气温高,空气对流强、蒸发强,空气中水汽多,同时地形复杂,所以 容易形成雷雨天气。 第(4)题,渔业资源丰富和饵料多有关。印度尼西亚河流众多、短小流 急,带来丰富营养物质,附近海域水温高、光照强,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 进而为鱼类提供了丰富饵料,形成了丰富的渔业资源。 第

5、(5)题,爪哇岛地处热带、地形复杂、人口稠密,所以农业可持续发展 应注意防止水土流失,推行生态农业(如立体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加 强科研等。,2.(2016江苏单科,27,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出 境后称湄公河。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但经济社会 发展水平并不高。 材料二 受强厄尔尼诺的影响,2015年底以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遭 受异常严重旱灾。中国于2016年3月15日开始经景洪水电站对下游实 施应急补水,以帮助缓解旱情。为致力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该流域各国在不同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材料三

6、 图为澜沧江湄公河示意图,图为流域内三城市的气候资 料图。,命题视角二 东南亚地区河流的综合开发与治理,(1)图中气候资料与图中所示城市对应的是 ,其气温年 变化的特点是 ,这主要是因为 。(3分) (2)湄公河的补给水源主要依赖 ,其径流变化的最显著特征是 ,其中下游的最低水位通常出现在 月份。(3分) (3)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地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强度不等和历时不同的,干旱,这是因为 、 。严重的干旱可能对湄公河河口三角洲地区产生 的影响有 、 。(4分) (4)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和地区在 、 等领域具有 广阔的合作前景。为了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有 。(4 分) 答案 (1)昌

7、都 冬冷夏凉 海拔高(地处高原) (2)降水(雨水) 水位季节变化大 4(或34) (3)冬半年盛行东北季风,降水少 气温高,蒸发旺盛 河口受海浪侵蚀作用,三角洲后退 工、农业生产缺水 生活用水困难 海水倒灌,生态环境恶化,(4)旅游 航运 资源开发利用 安全 环境保护 合理规划流域开发 方案 促进开发水能与保护环境协调统一 做好流域的植被保护工作 解析 (1)本题考查气候。读气候资料可知,该处最冷月均温在0以 下,最热月均温不到20,一年四季温度普遍偏低,冬冷夏凉,应该是位于 海拔高的青藏高原的昌都。 (2)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读图可知湄公河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故 湄公河的补给水源是大气降

8、水,水位季节变化大,下游最低水位应出现 在降水量较少、蒸发量较大的4月份。 (3)本题考查自然灾害。读图可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位于亚热带季 风和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半年盛行东北季风,降水少;流域内大部分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故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强度不等、历时不同的干旱。 严重的干旱会使入海径流减少,河口海浪侵蚀严重,三角洲后退;会导致 工农业生产缺水、生活用水困难;海岸带海水倒灌,生态环境恶化等。 (4)本题考查区际联系。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旅游资源丰富,航运发达, 资源丰富,故流域内国家和地区可在旅游、航运、资源开发方面进行合 作。流域内可持续发展采取措施从安全、环保等角度回答。,考点二 南亚,1

9、.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南亚主要位于035N以及60E97E之间,北回归线和80E从中间 穿过。 (2)海陆位置 南亚位于亚洲的南部,临a 印度洋 ,b 阿拉伯海 ,c 孟加拉湾 。 (3)国家位置 与我国接壤的南亚国家有4个,分别是A 印度 ,B 巴基斯坦 , C尼泊尔,D不丹。 (4)重要性,南亚附近海域是东亚、东南亚各国与非洲、西亚、欧洲各国联系的重 要海上通道。,2.地形与河流 (1)三大地形区,(2)三条河流:印度河、 恒河 、布拉马普特拉河。,3.气候类型及分布 (1)三种气候类型 大部分地区为 热带季风 气候;西北部地区为 热带沙漠 气 候;北部山区为高原山地气候。 (2)

10、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夏季受北移转向的 东南信风 影 响。 (3)降水分 布不均,南亚地区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南亚地区受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及河流状况的影响,水旱灾 害频繁,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地理位置的影响 南亚地处热带,半岛伸入印度洋,大气运动强烈,同时水汽来源充足,易形 成较多的降水。 (2)地形地势的影响 南亚北部山地,中部平原,从印度洋来的水汽被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雨 水大部分汇集到中部低平的平原地区,造成汇水区域过于集中,而地势 较高地区的水量又难以满足需求。 (3)气候特点的影响,南亚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69月,其他月份降水较

11、少,69月易出现洪灾,而其他月份易形成旱灾。 (4)河流状况的影响 南亚地区的河流较少,主要是印度河、恒河,分洪、泄洪能力较差,造成 径流量变化大,汛期水量过大,旱季水量又不足。 特别提醒 在南亚的国家中,孟加拉国的洪涝问题最为严重的原因 (1)地势北高南低,处于西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2)南部恒河三角洲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3)地处孟加拉湾顶端,受海潮影响不利于洪水入海。,命题视角 南亚区域地理特征分析 (2016浙江文综,36,30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图为某区域略图。图为图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 图。,图,图 材料二 图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

12、地的高原半干旱草 原带,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材料三 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约2亿吨的泥沙,图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 约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 (1)图中甲地和丁地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甲地和丁地的主要粮食 作物分别是 、 。分析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12分) (2)图中所示道路沿线,乙地(海拔5 250米)和丙地(海拔2 000米)自然带 类型分别是 、 。分析该道路沿线自然带分异的主要原因。(8分) (3)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10分),答案 (1)青稞(小麦) 水稻 相同点:河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雨热同期甲地降水少, 丁地纬度低,两地光照充足。 不同点:甲

13、地海拔高,热量不足;丁地纬度低,海拔低,热量丰富;甲地处于 背风坡,降水量少;丁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多;甲地昼夜温差大,有 利于有机质积累。 (2)高山草甸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原因:海拔高度和坡向不同引起的热量和降水量差异。 (3)流域面积大,泥沙来源广(泥沙来自两条河流);流域内降水量大(两河 支流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迎风坡);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流域内 地形坡度大;坡地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解析 (1)甲地位于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谷地,以种植青稞为主;丁地位 于恒河流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以种植水稻为主;注意问的是粮食作,物。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可从地形、气候(光照、热量

14、、降水)、水 源、土壤等方面分析,注意要结合各地自然特征回答,异同点需要进行 对比分析。 (2)道路沿线甲地为高原半干旱草原、丁地为热带季雨林,则从甲到丁, 水热条件越来越好,结合乙地海拔可知,乙地位于高原上,两条河流之间, 海拔5 000米以上,则乙可能是高山草甸带;丙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海 拔2 000米左右,则可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3)泥沙多少与流域内水土流失程度及流域面积大小相关。流域面积可 从经纬网图看出;水土流失程度可从地形坡度、降水量及强度、植被等 角度分析。,考点三 中东,1.重要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1)“两洋”:E印度洋、F大西洋。 (

15、2)“三洲”:A亚洲、B欧洲、C非洲。 (3)“五海”: 阿拉伯海 、 红海 、 地中海 、 黑,海 、 里海 (湖泊)。 (4)重要海峡:D 霍尔木兹 海峡。,2.石油资源丰富 (1)“三个最”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多、生产石油最多、输出石油最 多的地区。 (2)“三条线” (3)主产国 沙特阿拉伯 、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 朗、伊拉克等。,3.干旱的气候与灌溉农业 大部分属于 热带沙漠 气候, 畜牧业 比较发达,农业多分布 在河谷平原和绿洲地区。,4.数量稀少的河流 主要河流有 底格里斯 河、尼罗河等。,5.“阿拉伯世界” 主要为白色人种,半数以上是阿拉伯人,多信奉 伊斯兰教 ,三大宗 教都把 耶路撒冷 看作“圣城”。 特别提示 中东成为长期的热点地区的原因,命题视角 中东的区域特征分析 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民族风情浓郁,自然资源诱人,冒险家、商贾纷至 沓来结合材料,完成下面两题。,1.这里的城市多沿河而居,街道上可见的景观有 ( ) A.圆形穹顶的东正教堂 B.艳丽轻柔的纱丽服饰 C.圆顶尖塔的大清真寺 D.热情奔放的土风歌舞 答案 C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和海陆轮廓,河流特征判断,该地位于西 亚。西亚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宗教建筑为清真寺。俄罗斯主要信奉 东正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