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437949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8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版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课标版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课标版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课标版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课标版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标版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版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新人教版(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 课标版,第一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考点一 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能量来源 主要是地球内部 放射性元素 衰变产生的热能。,2.表现形式及影响,3.结果:使地表变得 高低不平 。,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 地壳运动引起地表起伏和海陆变迁等变化,按地壳运动方向和性质可将 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如下表所示:,2.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规律总结 内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 (1)水平运动形成的典型地貌 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水平挤压作用,使岩层弯曲 变形形成的褶皱山脉。 东非大裂谷:是由地壳强大的水平张裂作用,使岩层发生断裂而形成 的。,(2)垂

2、直运动形成的典型地貌 台湾海峡:在远古时代,台湾岛是与中国大陆相连的,约在几百万年前,由 于地壳运动,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台湾海峡,将台湾岛与大陆隔 开。,命题视角一 内力作用的判断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1.图中、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 A.、 B.、 C.、 D.、 答案 D 处是断层,处是岩浆侵入,均为内力作用所致。,2.下图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 A.搬运作用 B.地壳运动 C.变质作用 D.风化作用 答案 B 本题以实景图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地质构造是由地壳运动导致岩层的变形

3、或位移而形成的,故图示地质构 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地壳运动,故B项正确。,命题视角二 地质构造的成因分析,考点二 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能量来源:主要是 太阳辐射能 。,2.主要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3.结果: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 平缓 。 特别提醒 各种各样的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来 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但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外 力作用可能占优势,如河流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不同性质的外力作用因其作用过程和强度不同,对地貌的影响和主要分 布区也有很大差别,具体分析如下表:,规律总结 不同外力作用的空

4、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表现 (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 貌。 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 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 貌。 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海滩等地貌。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堆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 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形成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形成冰碛丘 陵、冰碛湖等。 风力作用:在风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

5、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 等风蚀地貌;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 等。,命题视角一 海洋沉积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 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 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2016课标,7,4分)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 )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 答案 C 由材料可知贝壳堤是死亡的贝类生物堆积形成的,某一条贝 壳堤的形成必须是海岸线稳定,死亡贝类生物持续堆积才能形成;另外, 图示三条贝壳堤形状都较平直,说明形

6、成过程中位置较稳定。故C项正 确。,2.(2016课标,8,4分)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 壳堤外堆积。由此 ( )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 答案 B 泥沙在贝壳堤外持续堆积,会使海岸线不断向前推进,加大贝 壳堤与海岸线的距离,故B项正确。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不利于死亡 贝类的持续堆积,不会形成新的贝壳堤,故A项错误。泥沙在贝壳堤外堆 积,不会影响河口三角洲,也不会使河流改道,故C、D项错误。,3.(2016课标,9,4分)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 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 ) A.位

7、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答案 D 由图中不同年代贝壳堤的位置可知,海岸线随时代的变化,不 断向海洋方向推进,说明其位置发生了多次变动,变动的原因是河流带 来了大量泥沙,且泥沙不断沉积导致海岸线向前推进,故A、B、C项均 错误,D项正确。,命题视角二 外力地貌类型及其判断 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下图为我 国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回答下面两题。,4.(2016江苏单科,1,2分)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 ( ) A. B. C. D. 答案 D 丘陵地貌海拔较低,相对高差较小,地

8、势起伏和缓,因此选项D 正确。画中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大,描绘的是山地景观。画中峰林 峻秀,描绘的是喀斯特景观。画中地表千沟万壑,描绘的是黄土高原 景观。,5.(2016江苏单科,2,2分)画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 ( ) A.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C.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D.生物作用、流水作用 答案 C 画描绘的是黄土高原景观,黄土高原的形成是风力堆积作 用的结果。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造成 的。,6.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 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云南苍山

9、洱海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命题视角三 地貌形成过程的分析,图中A地、B地的地貌分别为 、 ,从内外 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成的主要过程。 答案 断块山 洪积冲积平原 内力作用形成断层,断裂面两侧岩体 以垂直方向运动为主;A侧岩体相对上升,形成断块山;B侧岩体相对下 降,形成谷地,同时流水等外力不断将风化、侵蚀产物搬运到谷地边缘 堆积,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解析 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及对地貌的影响和调用知识阐述地理事象 的能力。从图可知,A地为断块山,B地为洪积冲积平原;断块山是岩层 受内力作用断裂,岩块相对上升形成的;B地在相对较低区域,岩块下降, 并受流水冲积作用形成洪积冲积平原;注意阐述

10、其详细过程。,考点三 岩石圈物质循环,1.概念:岩石圈的物质在 内外力 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 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 程。,2.岩石的分类 A是 岩浆岩 ,B是 沉积岩 (或变质岩),C是 变质岩 (或 沉积岩)。 3.地质作用 a 冷却凝固 ,b外力作用(或变质作用),c变质作用(或外力作用), d 重熔再生 。,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可归纳为下面的模式图:,方法技巧 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1.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以下图为例) 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 (1)岩浆:三进一出。 (2)岩浆岩:一进三出。,(3)

11、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 注: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并具有层理构 造。,2.判断箭头含义 (1)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 (2)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 是外力作用。 (3)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4)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命题视角 岩石圈物质循环 浮石,主要产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天池附近。该石多呈白、灰白、乳 白、浅黄等色,多孔而质轻,能浮于水面。读图回答下面两题。,长白山天池的浮石,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1.(2016山东烟台模拟一)对浮石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 ) 岩浆冷却较快 岩浆冷

12、却较慢 在地表形成 在地下形成 A. B. C. D. 答案 A 长白山天池是一个火山口形成的湖泊,说明该地曾有过火山 喷发,结合浮石多孔而质轻的特点,可知它是岩浆喷出地表,较快冷却凝 固而成,结合选项可知答案。,2.(2016山东烟台模拟一)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能够反映浮石形 成过程的代码是 ( ) A. B. C. D. 答案 C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分别代表的地质 作用是: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冷却凝固、变质作用,结合上题分析可 知正确答案。,某古火山及附近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 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3.(2015天津文综,3,4分)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 质作用,依次应为 ( ) A.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B.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C.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D.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答案 C 本题考查影响地表形态的内、外力作用。该矿物形成于上 地幔,然后经过地质作用而到达河滩泥沙中。那么,应该是岩层断裂,岩 浆喷发而出露地表,然后经外力的风化、侵蚀作用,再经过搬运在河滩 泥沙中沉积,C项正确。,考点四 (拓展考点)主要的地质灾害,续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