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437029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宜昌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北省宜昌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北省宜昌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北省宜昌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北省宜昌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宜昌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宜昌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时应当为侨商归国工作、创业和生活提供更加便捷、适宜的环境,使得侨商归国后能够安心并专心于事业发展,提高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的热情湖北省宜昌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内容。第卷(选择题 共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马克思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周)天子与诸侯之间,诸侯相互之间,诸侯和卿大夫之间,往往用盟约维持关系。周代存在着主权

2、分割现象,却没有形成个人之间的主从关系。”材料说明 A.周王与诸侯纯粹是主从关系B.西周并没有真正实行分封制C.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在主权分割时代周王从不约束诸侯2.秦王朝通过设立“内朝官”来牵制乃至转移、削减相权,从而实现皇权的高度集中。这实质上说明A.秦朝皇帝并未掌握实权B.皇权与相权矛盾由来已久C.历朝都在不断削弱相权D.君臣间的矛盾从秦朝开始3.舆服志中说显宗初服冕衣裳以祀天地。衣裳以玄上縷(浅红色)下,乘舆备文日月星辰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九章,卿已下用华虫七章,皆五色辨。乘舆刺绣,公卿已下皆织成。陈留襄邑献之。”这说明当时A.陈留的丝织业较发达 B.衣服的布料主要是丝C.

3、官营手工业垄断市场 D.私营纺织业规模较大4.某历史兴趣学习小组在参观博物馆时,对秦朝残缺不全的“左丞相印”封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对封泥字体特点争执不下。以史为据,可知该封泥字体A.字形方正,笔画详备,规矩严整 B.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C.字形略长,笔画圆勻,富于图案美D.工整清晰,飞洒活泼,雅俗共赏5.有研究发现,在唐代有案可稽的73名状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56人,占76.71%;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有11人,占15.07%;寒士出身的只有6人,占 8.2%。这反映出当时A.与察举制相比选官方式相同 B.科举制消融了阶级差别C.科举制录取名额受到限制 D.上层

4、社会具有入仕优势6.元代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可见行省制度有助于A.传达行政命令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防止地方割据D.扩大国家的疆域7.清朝军机处最初设置了三位大臣,即怡亲王允祥、大学士张廷玉、蒋廷锡,后来逐渐增加,最多时达十一人。他们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各自办理皇帝交办的机要事务。这反映了清朝A.中枢机构职责不断健全B.分化事权以获集权C.大力构建权力制衡机制D.封建制度由盛转衰8.下表呈现的变化说明近代民族企业机器进口年平均值统计表(部分年份)年份机器进口年平均值(单位:万海关两)18891893 年60余189

5、51899 年200余A.中国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B.列强对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C.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一定发展D.机器进口阻碍了民族工业发展9. 1917年4月,李大钊在动的生活与静的生活中指出,当今不是西洋“动”的文明依靠中国 “静”的文明以济穷救弊,而是须要“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特长,以济吾静止文明之穷”。这表明李大钊A.主张中西文明应相互借鉴 B.主张西洋文明与中国文明平等结合C.全盘否定中国古代的“静”文明 D.主张以西洋文明推动中国文明进步10. 1930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七十号通告,提出“扩大红军的总策略是要建立在集中农民武装,扩大红军向着中心城市发展”。同时,又提出“打

6、破游击战争中之上山倾向、保守观念、分散政策等农民意识和土匪倾向”。由该报告可判断出A.党内存在“左”倾冒进思想B.当时的革命形势利于中央根据地C.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有待完善 D.中共中央对时局的估计过于乐观11.“ 一五”计划是在人民政权得以巩固的情况下开始的,它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 单位为中心。到1957年底,156个项目中有135个已施工建设,有68个已全部建成和部分建成投入生产。材料旨在说明“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A.照搬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B.完全依赖于苏联经济技术援助C.得益于苏联的援助和国内环境D.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12.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一书评论道在毛泽东执掌

7、权力的27年里,中美和解比任何其他外交政策的创设,更反映了其为中国在世界各主要强国中建立应有地位的决心。”这一评论意在说明中美关系的改善A.提高了中国在西方国家的地位B.改变了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C.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表现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拍摄了红旗谱燎原平原游击战董存瑞13.白毛女等一系列 影片,一方面是对于战争胜利的歌颂,另一方面是对旧社会的一种控诉。这主要体现了电影的A.教化价值 B.娱乐价值 C.商业价值 D.艺术价值14.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男女间的关系自然地存在着高低的分别,也就是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下列史实可论证材料观点的是A.城邦女性大多为债务奴

8、隶 B.城邦女性公民经济地位低下C.古希腊城邦面积狭小 D.公民资格属于城邦成年男性公民15.前494年,罗马与周围邻近部落发生战争,平民拒服兵役,要求贵族禁止不利于平民的债务法,执政官被迫口头应允。由此可见A.平民在与贵族的斗争中取得完全胜利 B.该债务法成为罗马的首部成文法 C.罗马法的发展与政治形势相关联 D.罗马平民主导国家政治军事生活16.有学者认为没有智者学派,就很难设想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反映出 A.四者的人文思想一脉相承B.苏格拉底等师从智者C.古希腊哲学思想影响深远D.智者思想具有启蒙性17.17世纪中期,一位荷兰富商曾经骄傲地说:“凡有海水之处,就有我们商船的

9、踪迹!”这说明 A.荷兰建立了当时世界上强大的海军B.当时荷兰拥有巨大的贸易优势C.制度先进是荷兰崛起的最主要原因D.工商业发展促使荷兰霸权确立18.1701年,英国某法案规定,接受政府差遣的人不得为国会议员。此举意在防止国王的亲信进入议会。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国王有权任命内阁首相B.议会的立法权相对独立C.人民主权原则遭到破坏D.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君主19.法国第四共和国宪法制定时,并未纠缠于共和制等基本问题,而是对政体安排进行了不同意见的表达。材料意在说明A.共和制在法国普遍适应民众要求B.法国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C.现代民主代议制下不会出现专权D.法国共和制宪法在不断修改20. 1891

10、年,德皇威廉二世在一次公众集会上宣称帝国只有一个主人,那就是我,我不能容忍有另外的主人。”他甚至向一批年轻的新兵宣布如果你们的皇帝命令你们向父母开枪,你们应当照力、。”材料主要强调A.德皇威廉二世开始实行独裁统治B.德国代议制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C.德国的代议制具有一定的保守性D.德皇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21.苯胺染料、电动机制造等从理论到应用,德国比英、法等国要快35年,使得许多发明出现了“英法开花,德国结果”的状况。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全世界42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14名来自德国。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德国政府垄断科技发展 B.德国成为欧洲经济中心C.德国工业发展氛围较浓厚D.德国完成

11、了资产阶级革命22. 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在政治报告中系统地阐述了苏联对第三世界的政策,“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只要他提出请求,就会得到苏联的军事、经济和技术上的援助”。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遏制不结盟运动的作用 B.提高苏联的国际地位C.与美国争夺中间地带国家D.抵制马歇尔计划的影响23. “(冷战后)传统的权力政治这个现实主义的根本理念正在逐渐淡化,过去以大国权力为基础的极国际格局将不可避免地被不同性质、不同功能和不同类别的行为体共同作用的元国际格局所取代。”材料意在说明冷战后A .全球和平发展是主题 B.美苏国际地位下降C.国家力量的对抗减弱 D.世界多极格局加强24.由

12、于网络没有中心,没有直接的领导和管理机构,没有等级和特权,每个网民者有有可能成为中心,传统的金字塔式权力结构将被“扁平化”的结构所取代。这主要说明互联网A.内容更广泛B.主体更平等 C.沟通无阻碍D.手段更隐蔽第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5题第2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8题第3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宋朝皇城密逻者遍布京师,街头巷尾、公卿府第,一举一动皆被监视。宋神宗时,皇城逻者根据告人不轨的匿名信,侦查牵连百余家,神宗命开封知府“亟治之”。宋太宗曾命官探 “潜察远方事”。宋朝惯例,大臣

13、出使,必有皇城刺事卒二人随行,“察其举措”,遇有密告,不辨真伪,即被处置。宋真宗,“告贾人有为契丹间谍者,捕系皇城司按劾”。摘编自邵氏见闻录、脱脱宋史等材料二 厂卫是中国明代各种直属皇帝的侦讯机构的总称,包括明太祖设立的錦衣卫、明成祖设立的东厂、明宪宗设立的西厂、明武宗时设立的内行厂。錦衣卫是皇帝的侍卫亲军和仪仗队,主管皇帝侍卫、展列仪仗、传递皇帝命令以及职掌廷杖等事项;錦衣卫的特殊之处在于它 “巡查缉捕”的职能,负责侦缉刑事,执掌廷杖”,教训不听话的士大夫。东厂的职能是“访谋 逆妖言大奸恶等,与錦衣卫均权势”。但到了明末,东厂也有了自己的监狱。东厂监视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学者等各种政治力量,

14、并有权将监视结果直接向皇帝汇报。明武宗时,司礼监太监刘瑾因与他们有矛盾,又另设内行厂,自成系统,权势居东、西厂之上,用刑尤为酷烈。 本来只是为了替皇帝刺探消息,但汪直为了升官发财,拼命地构置大案、要案,其办案数量之多、速度之快、牵扯人员之众都远远超过了东厂和錦衣卫。摘编自明史明史纪事本末等(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朝皇城司(逻者)的主要职责。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朝侦讯机构的特点。(分)(3)监察制度是中国封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2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 2分)材料 下面是某高中历史教师在讲述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课的简易板书。 上面图片反映了罗马

15、法的发展趋势,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说明。(12分) (要求:也可以对罗马法的发展趋势进行补充,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正确,论述符合史实。)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 面对崩溃性的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出现了两种挽救资本主义命运的探索和努力。一 种是法西斯主义,即通过疯狂的对外侵略、扩张来摆脱危机,以德、意、日为代表;另一种是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同时实行扩张性的财政、经济政策,刺激经济,扩大就业, 缓和矛盾,摆脱危机,以罗斯福的“新政”为代表。罗斯福在资本主义体系内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改革,局部改变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使资本主义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垂死的、腐朽的状态,重新恢复了生机。摘编自陈启懋罗斯福“新政”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开端材料二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苏两国重要转型期,如何推进政治现代化进程是中、苏两党两国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中国构筑了有自身民族特色的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