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家第4课“千古一帝”秦始皇课件岳麓版选修4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418790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2.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家第4课“千古一帝”秦始皇课件岳麓版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家第4课“千古一帝”秦始皇课件岳麓版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家第4课“千古一帝”秦始皇课件岳麓版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家第4课“千古一帝”秦始皇课件岳麓版选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家第4课“千古一帝”秦始皇课件岳麓版选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家第4课“千古一帝”秦始皇课件岳麓版选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家第4课“千古一帝”秦始皇课件岳麓版选修4(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课 “千古一帝”秦始皇,目标导航,预习导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并吞六国 1.条件 (1)必然性: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割据混战,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 (2)可能性 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大增,为兼并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嬴政掌权后锐意进取,善于用人,广招贤良。 2.过程: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相继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二、“百代犹得秦政法” 1.皇帝制度:为自己选择了“皇帝”名号,“朕”成为皇帝的专称,玉玺为皇帝专用品,以显皇权的至高无上。 2.政治制度: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3.经济

2、制度 (1)下诏“使黔首自实田”,按亩征税,使土地私有制合法化,奖励移民垦荒。 (2)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密切了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目标导航,预习导引,结合秦始皇关于“皇帝”名号的规定,你能得出什么认识?,提示:说明了皇帝独尊的威势和地位,并为皇权披上了君权神授的色彩。,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三、缔造统一大帝国 1.军事上 (1)命蒙恬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重设九原郡,修筑长城。 (2)平服岭南,设立桂林、象郡、南海三郡。 2.交通上 (1)修建通往西南地区的“五尺道”,加强了对该地区的控制。 (2)修筑驰道、直道,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 (3)统一车辆形制。 (4)拆除原六国所设路障

3、、堡垒,使车辆在全国通行无阻。 3.文化上:“书同文字”,小篆成为全国通行字体,后出现了隶书,有利于推行政令、发展经济和文化认同。,目标导航,预习导引,四、始皇帝的勤政与暴行 1.勤政 秦始皇勤于政务,富于实干精神,并表现出异于寻常的坚忍和执著。 2.暴政 (1)表现:征调太急,赋敛过重,刑罚严酷,用“焚书坑儒”镇压反对派。 (2)影响:给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和苦难,社会矛盾迅速激化,在各路义军的攻击下,秦朝二世而亡。,想一想:强大的秦王朝为什么在短短的15年内灭亡? 提示:秦王朝的暴政导致了阶级矛盾迅速激化。,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秦建长城的评价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 秦始皇修筑长城情况,摘编

4、自董耀会万里长城纵横谈 秦始皇万里长城分几段,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据材料一,探究概括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是如何做到因地制宜的。 提示:对旧长城重新修缮;借助地形新建长城;就地取材,建材多样。,问题导学,当堂检测,材料二 (秦始皇)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从而全部拆毁了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 中国军事通史第四卷 (2)指出材料二中秦始皇拆毁“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的主要背景。 提示:秦灭六国,统一中国。 (3)有人在论及秦始皇的统治时,认为“秦始皇筑了长城,也毁了长城”。结合相关史实,评述这一观点。 提示:这个观点符合史实。 第一层次(修筑长城层面):秦始皇修筑长城,加强了边防,保证

5、了社会安宁。滥用民力修筑长城,引起人民反抗,加速了秦朝灭亡。 第二层次(统治层面):秦始皇实行一系列措施,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实行暴政,加速了秦朝灭亡。,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二、评价秦始皇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 秦自始皇二十六年并天下,至二世三年而亡。凡十五年,时亦促矣。而古人之遗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甚至专制政体之流弊,秦亦于此匆匆,十五年间,尽演出之,诚天下之大观也。 夏曾佑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 (1)作者为什么发出“天下之大观”的感慨?请结合材料和相关史实探究说明。 提示:秦始皇统一中国;废除分封制等旧制;创建以皇帝制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弊端出现;秦朝虽

6、统治短暂,但所创制度为后世历代王朝沿用。,问题导学,当堂检测,材料二 盖嬴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不可谓非历史上一大关键。 中国文化史 (2)两则材料的评价有何相似之处? 提示:都肯定秦始皇和秦朝的重要历史地位;都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角度进行评价(都体现了整体史观)。,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秦始皇兼并六国的有利条件 (1)战争频繁,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是民心所向。 (2)经济发展,民族交融,地区间交流加强,奠定统一的社会基础。 (3)秦国实力强大,商鞅变法使秦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战斗力增强。 (4)秦王嬴政雄才伟略,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正确战略方

7、针。,问题导学,当堂检测,2.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1)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兼并六国,结束了长期的割据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2)创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以后历代封建王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3)统一了全国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 (4)派兵北伐匈奴,修筑万里长城;经略西南,开筑“五尺道”,尊崇法家;严格军队调动和兵役制度等。 (5)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刑律;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其残暴统治最终导致秦朝灭亡。,1.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运筹帷幄,兼并六国,六国中最后一个被秦吞并的诸侯

8、国是( ) A.韩 B.赵 C.燕 D.齐 解析:六国灭亡的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故答案为D项。 答案:D 2.“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灵魂。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有( ) 确立皇帝制度 推行郡县制 修筑长城 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A. B. C. D. 解析:郡县制起源于春秋后期,各大国在新吞并的领土上已不再进行分封,而设置郡县;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已经开始修建长城,秦朝时将原有的长城连接起来并进行延伸而形成东起辽东、西至临洮的万里长城,故可排除,答案为B项。 答案:B,问题导学,当堂检测,问题导学,当堂检测,3.2002年湖南湘西传出令中国考古界兴奋的消息:大批

9、秦朝官方文书档案重见天日。这批文书属于地方县政府档案,从秦始皇完成统一中国之年直至他去世,一年不缺。请推测这批书写在竹木简上的秦代文书档案的主要文字字体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草书 D.楷书 答案:B 4.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为安定边境、维护国家的统一,秦始皇采取的军事行动是( ) A.北击匈奴,南平百越 B.修建由都城咸阳通达各地的驰道 C.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 D.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信息“安定边境,维护国家的统一”的措施,故选A项。 答案:A,问题导学,当堂检测,5.秦王嬴政横扫六合,一统中国。然而秦朝很快灭亡,历来史学家和政治家都重视探讨

10、秦亡的原因,以作为治世之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主张“专任刑罚”的“重刑不赏”“法治主义”到了秦始皇手中,已经完全偏离了它“以救群生之乱,去天下之祸”的初衷,而成为独裁者秦始皇“举错暴众”,与民为敌的残忍而野蛮的统治工具了。“法治主义”所以发生了如此可悲的质变,我们还需要到法家思想体系的内在悖论中去寻找。法家的政治理想是寻找一个具有“法治”思想的铁血君王,让他去收拾天下的残局寰区要想“大定”,海县要想“清一”,苍生要想“获救”,天下人就得先忍受这位“救世主”的奴役!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问题导学,当堂检测,材料二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

11、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谊过秦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二世而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谈谈你对“仁义”治国与“法制”治国的看法。,问题导学,当堂检测,参考答案:(1)从主观上看,秦始皇主张“专任刑罚”,严刑峻法;从客观上看,法家思想主张君主推行铁血政策,奴役天下人民。 (2)统治者以“仁义”治国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协调社会秩序,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实施依法治国有助于规范社会秩序,避免无政府状态的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