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承智班,含解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387637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承智班,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承智班,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承智班,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承智班,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承智班,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承智班,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承智班,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敏感度和鉴别力欠缺。对社会上一些错误思潮和敏感问题缺乏警惕性和鉴别力,对工作中、生活中、手机和网络里的一些不当言论等现象,2016-2017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承智班历史试题1.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 “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C. “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 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

2、体制” 可知“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分封制下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有较大自主权,排除AD。根据“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 可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排除B。分封制下,周王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但是各诸侯有较大的自主权,所以西周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中国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是在秦朝。所以C项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2. 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型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i)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

3、突出说明当时A. 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 B. 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C. 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 D. 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提到,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i)。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森严的等级秩序道到破坏,故D项正确。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未突出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不符合编钟和九鼎八簋的特点,故B项错误。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过于笼统,不符合天子和诸侯的等级,故C项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3. “

4、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这段三字经反映了A. 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 B. 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C. 由分封走向统一的进程 D. 君主专制强化的历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反映了中国历的从夏商周时期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再到确朝完成统一的历程,因此C项符合题意;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因此A项和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材料没有体现出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因此排除B 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政治秦的统一4. 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

5、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 封建政治制度日趋衰落 D. 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主要包含两对矛盾:一是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其发展趋势是君权逐步加强,相权逐步削弱直至被废除;二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趋势是中央权力逐渐加强,地方完全听命于中央。题干中的图示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之间矛盾的演变趋势,其实质是封建政治制度日趋衰落。故答案为C项。A项与材料反映的君臣关系不符,排除;图示并非只反映明朝内阁制度,排除B项;图示并非只反映三省六部制,排除D项。点睛

6、:秦朝三公九卿制下丞相权力相对过大。西汉武帝时形成内外朝制度,以此削弱相权,加强君权。隋唐时完善三省六部制,用分割相权的办法来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北宋宋太祖通过分割军权、财权乃至行政权的办法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元代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六部归入中书省,相权重新加强。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设置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明成祖时设立内阁,为皇帝提供顾问。清朝康熙帝时设立南书房,加强皇权;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5. 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精心设置了一套四辅官制度,以春夏秋冬四季分名其官,春官在春季任事。夏官在夏季任事,同时每季官又设立两到三人分别在上旬、中旬和

7、下旬视事,以此类推。四辅官制度出现的背景最有可能是A. 撤销中书省,永废丞相职任B. 胡惟庸“内外诸司封事人奏,惟庸先视之”C. 票拟制度化D. 司礼太监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朱元璋设置了四辅官制度,目的在于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其背景在于明朝初年,废除了丞相,原来丞相分担的行政事务急需要解决。B项说的是明初丞相权力过大;C项说的票拟权是在内阁成立之后;D项未涉及。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撤销中书省,永废丞相职任【名师点睛】朱元璋认为相权过重会威胁到皇权的统治,废除丞相,设立殿阁大学士;到明成祖时期,逐渐发展到内阁制度,内阁后来权力不断扩大,

8、掌握了票拟的权力。6. 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钱穆所说的制度是A. 察举制 B. 封邦建国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答案】D【解析】B不对,是贵族凭借血缘关系世代为官的制度;A不对,察举制是汉代由地方举荐人才的制度,但后来为世家大族所垄断;C不对,九品中正制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实际上也是看重门第出身;D符合题意,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7. 皖南古村西递村的典型的格局是“整个村落以敬爱堂为中心布局设计,前后两

9、条溪流成弧形绕敬爱堂而过,流经家家户户门前。”敬爱堂作为当地的家族祠堂反映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嫡长子继承制尊崇祖先维系亲情血缘和政治关系的结合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整个村落以敬爱堂为中心布局设计”“敬爱堂作为当地的家族祠堂”说明注重家族为中心的宗法制,宗法制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利用父系关系的亲疏来决定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家”和“国”密切结合。材料无法体现嫡长子继承制、血缘和政治关系的结合,排除,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8. 清朝官员俸禄极低,一品官年俸才180两,官吏贪腐严重。雍正

10、时实行“耗羡归公”,即征收赋税时“每两加耗羡五分”,从中提取“养廉银”,其数目远超官员正俸,督抚大吏每年可得一二万两。这说明清朝A. 借惩治贪腐增加官吏俸禄 B. 各级官吏的腐败已到了无可救药地步C. 注重制度建设以澄清吏治 D. 增加俸禄是杜绝官吏贪腐的最佳途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耗羡是地方官征收钱税时,会以耗损为由,多征钱银。雍正二年七月推广全国,将明朝以来的“耗羡”附加税改为法定正税,并制度养廉银,用意在打击地方官吏的任意摊派行为。这一改革措施集中了征税权力,减轻了人民的额外负担,增加了外官的薪给,对整顿吏治,减少贪污有积极作用。但州县官于额征火耗之外,又暗中加派,不能从根本上改

11、善吏治。故C项正确,ABD与题意不符。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清朝的政治制度耗羡归公9. 五代时期,后汉将领史弘肇曾公然宣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至如毛锥子,焉足用哉!”此类主张在当时很有市场。北宋建立后,为扭转这种状况A. 实行分割事权的制度设计 B. 改变外重内轻的政治局面C. 确立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 D. “和平收买”功臣大将兵权【答案】C【解析】北宋政府实行分割事权的制度设计,主要针对和防范的是相权而并不是材料中所提及的武将擅权现象,故A项错误;材料中涉及的是武将擅权而非外重内轻的政治局面,故B项错误;针对材料中那种武将擅权和拥兵自重的现象,北宋政府采取了“重文轻武”和“文

12、人治国”的基本国策,故C项正确;“和平收买功臣大将兵权”这里讲的杯酒释兵权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并未从根本上触及武将擅权的现象,故D项错误。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至如毛锥子,焉足用哉”的分析理解,结合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背景即可得出答案。10. 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廷杖)此皆关系朝家纲常,有功名教者,虽见辱殿廷,而朝绅视之,有若登仙”。以上材料说明了当时士大夫A. 害怕君主专制的迫害不敢表现其不满 B. 借用廷杖的影响力来追求忠义的名节C. 买通监督的宦官导致廷杖未对其伤害 D. 以臣服于君主的意见接受廷杖为骄傲【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说明士大夫尽管朝廷杖受

13、辱,但依然推崇廷杖,说明士大夫注重的非肉体惩罚是精神追求,并非害怕君主专制的迫害不敢表现其不满,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廷杖关系到朝家纲常,因而尽管使官员在朝堂受辱,但官员依然推崇廷杖,由此可知士大夫冒着受廷杖的惩罚也依然进谏皇帝,以正朝纲,说明士大夫追求的是忠义的名节,故B项正确;C项在明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情况下不具备可能性,故C项错误;廷杖即是在朝廷上行杖打人,是对朝中的官吏实行的一种惩罚并非荣誉,故D项错误。11. 吕氏春秋勿躬篇记载管仲对齐桓公说:“犯君颜色,进谏必忠,不辟死亡,不挠富贵,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大谏之官。”材料表明管仲A. 拒绝齐桓公封其为相的建议 B. 建议齐桓公

14、制定君臣等级序列C. 重视设置谏官监察国君得失 D. 主张严厉处置进谏犯颜的大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题干材料意思是管仲向秦桓公推荐东郭牙作为国家谏官,这表明了中国古代重视监察制度的建设,故选C。材料没有体现拒绝封相问题,排除A;君臣等级序列材料也没有提及,排除B;D顶与题干材料内涵不符。12. 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其主观目的是A. 炫耀文治武功 B. 宣扬君权神授C. 树立专制权威 D. 制造暴政依据【答案】C【解析】本题以“皇帝”的称谓为切入点,考查材

15、料信息的分析与解读能力。题干反映秦始皇认为“皇”“帝”都不能彰显自己,故将两者合二为一作为君主的专用称谓,其主观目的应是树立专制权威,C项正确;A项易误选,从表现上有炫耀文治武功的意思,但不符合题意;B是西汉董仲舒提出的,排除;D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光明”“兴益”不符,排除。13. 范仲淹:“我太祖皇帝应天顺人,受禅于周,广南、江南、荆湖、西川,一举而下,罢诸侯之兵,革五代之暴,垂八十年,天下无祸乱之忧。”太祖“革五代之暴”的地方措施是A. 设参知政事分行政权 B. 设枢密使分军权C. 设三司使分割财权 D. 派文臣任知州并设通判监督【答案】D【解析】据材料“罢诸侯之兵,革五代之暴,垂八十年,天下无祸乱之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太祖吸取五代藩镇割据的教训,加强中央集权,派文臣任知州并设通判监督,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故D项正确;设参知政事分行政权属于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措施,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设枢密使分军权也属于加强皇权分割相权的措施,故B项错误;设三司使分割财权也属于分割相权的措施,故C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革五代之暴”,学生应该正确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