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大砚弥香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369794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 大砚弥香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4 大砚弥香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4 大砚弥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 大砚弥香(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砚弥香 品味丽江之四 张立先毫无疑问,四方街乃古城之荣耀,街区四通八达,小巷曲径通幽。传说四方街之布局,是明代木氏土司按其印玺形状而建。这里是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枢纽站。文献记载,明清以来各方商贾云集,各民族文化在此交汇融合,形成丽江经济文化中心。从四方街四角延伸出四大主街,直通东南西北四郊,又从主街岔出众多街巷,如蛛网交错,往来畅通。街道全用五彩石铺砌,平坦洁净,晴不扬尘,雨不积水。循印玺形制,以四方街为中心,四周店铺客栈环绕,沿街逐层外延的稠密而又开放的格局,古老的集市就这样孕育出城市最初的形状。 仔佃观察,古城建筑的的韵味用四个字似可概括:顺水依山。 沿河建筑,乃古城建筑的一大特色。下

2、大石桥,顺流沿河向左,就不难发现七一街的走势,几乎与古城主河中河流向同步,构成一条土木瓦屋的建筑长廊。建筑沿河走,临街为铺,临河为楼,前铺后楼,是古城建筑的风格。沿西河流向走,在新院巷和兴文巷一带,因为水渠密布,跨水临渠的建筑十分普遍。水渠东家进,西家出,穿墙过屋,形成“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水城景观。在水的利用上,古城建筑顺乎自然,却显得颇有章法:主街傍河,小巷临渠。 依山建筑,是古城建筑的一大亮点。出四方街西走,沿新华街下段拾级而上,古城盘桓于狮子山间,沿街建筑此起彼伏,因山势起伏而不断变化。有的房屋附势竞上,有的则居高临下,逛古城如爬山,上一层,景一层,道转坡斜,房屋错落。这一带鲜有沿河

3、之喧哗,却多了依山的幽静。 临街建筑,是古城建筑的一大看点。四方街东南侧,临街两排建筑都是平房,显得低矮。可当你走近一看,上层临街一面为铺面,从街面看是平房,但下到一层临河面一看,却又是楼房。站在街上面北,空间开阔而深远,可眺望雪山、蓝天,较少遮拦。这些明代遗存的建筑,古朴自然,妙趣横生,令人目不暇接。四方街南走,临街建筑多是两层楼房,下层为铺面,上层为起居。据说这一带曾是白族商人聚集之地,一度被誉为丽江的“小上海”。定睛观瞧,临街为全木吊厦建筑,楼外的壁板上多吊了一部厦子,属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这里楼高天窄,寸土寸金,昔日的繁华不难想见。四方街往东,进饮食一条街,临街建筑也是二层楼房,下层是宽大的店铺,上层是低矮的阁楼。平房多加一层“变楼”,外加一部厦子,再骑一节楼板,这就是典型的“骑厦楼”了。彩石铺地,清水洗街,日中为市,是四方街的真实写照。“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独特街景,着实令人赞叹。这里瓦屋楼房鳞次栉比,既突出结构布局,又追求雕绘装饰,外拙内秀,玲珑雅致。哦,古城如砚,大砚弥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