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 阿里山纪行课件2 苏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339066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 阿里山纪行课件2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 阿里山纪行课件2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 阿里山纪行课件2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 阿里山纪行课件2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 阿里山纪行课件2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 阿里山纪行课件2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 阿里山纪行课件2 苏教版(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阿里山纪行,吴功正,纪行:记载旅行见闻的文字图画,多用于标题。 “阿里山纪行”就是用文字记载了在阿里山旅行时的见闻。,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那阿里山的风光呢?,阿里山,阿里山 位于台湾嘉义县东北,是大武峦山、尖山、祝山、塔山等18座山峦的总称。 最高峰为大塔山,海拔为2663米,东距台湾最高峰玉山(高3997米)甚近。阿 里山风景区面积约有175公顷,是台湾著名的天然森林公园和旅游胜地。阿里山的森林、云海和日出,誉称三大奇观。,写作背景,1997年7月,本文作者吴功正应一批台湾学者的邀请,赴台湾讲学时游览了著名的风景区阿里山,并写下此文。,阿里山,云海,曲径幽路,林海,神木 阿里山神木的寿命和

2、体积都很罕见。树身高五十三公尺,树围粗约二十公尺,是阿里山之宝。神木历尽沧桑,而能不毁于雷火斧金,所以又被尊为树神。神木四周围有木栏,旁有木亭一座,内置有 “神木颂诗碑”。,日出,枯木,红色小火车,阿里山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可用文中的语句回答),风光美如画,请你思考,读准字音,风靡m 葱郁cngy如染 纯粹chn cu颇p有 堪kn称 莽莽mng 山岚ln 骤zhu然 姊z妹 泓hng 谛d听 禅chn 茸茸rng 濛濛 mng 幢chung 湿漉漉l 红桧gu雄踞j,理解词语,接风洗尘:设宴欢迎刚从远道来的人。 恍如隔世:好像隔了一世。 风靡:形容事物很风行,像风吹倒草木。 风靡一时: 形容

3、事物、爱好、衣饰等在一个时期内极流行。 莽莽:形容无边无际的样子。 人迹罕至:人很少到的地方。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庞然大物:指高大笨重的东西。现也用来形容表面上很强大但实际上很虚弱的事物。,要求: 读准字音、读得流畅。边读边划出表示作者地点转化的语句,读后完成下面的一个小活动。,朗读课文,假如你是吴功正先生阿里山之行的导游,你将如何介绍今天的行程?请快速浏览课文,参照标明作者行踪的语句,填写完善下列解说词。,语文活动,温馨提示:注意安排好说话的顺序。还有 啊,千万别忘了你是导游,要注意语态和 礼貌哦。,大家好!非常高兴,今天由我带领大家一起游览阿里山,宴会结束后,我们将从( )乘飞

4、机到达中部城市( ),然后改乘( )进山,经过3个小时的运行后我们会到达( ),从这里开始我们需要步行上山,穿过一片( ),我们会看到( ),迈过( )间的( ),最终将会欣赏到阿里山的标志和灵魂( ),森林小火车,台北的松山机场,嘉义,阿里山站,林区,姊妹潭,原始森林,曲径幽路,神木,从阿里山站到神木写了哪些景物?试结合相关的内容,归纳各自的特点。 作者在写景的同时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在文中画出作者的游踪。,走进文本整体感知,松山 机场,台中 嘉义,阿里山站,森林小火车(3小时),移步换景,姊妹潭水4,原始森林5,曲径幽路6,高大树木7,飞机(40分钟),融情于景,下山,清澈透明,静谧洁净

5、,长满青苔,姿态各异气候阴凉,庞然大物历史悠久,古式风味古典文化感觉,阿里山风光 美如画,爱台湾,赞河山,爱祖国,海峡两岸心连心,神木8.9,写法:,移步换景,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段落层次,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天内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全文10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简述两岸学者欢聚台北的融洽场面,以歌曲开启全文,定下抒情基调。 第二部分(29段),描写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这是游记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10段),写下山。仍以高山青作结,呼应开头,令人回味无穷。,课内小结: 阿里山纪行是一篇描写阿里山迷人风光的游记。本节课我们整体感

6、知了这篇课文,对阿里山的景色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我们还学习了移步换景和寓情于景的写法,作者描写了各个景点的特征后,又将它们有机地融合起来,构成了阿里山的共同特征,体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和对祖国河山的热爱。,1、开头一段写两岸学者欢聚台北的融洽场面,有何作用?,全文以歌起兴,以歌作结,首尾呼应,开头奠定全文的抒情基调。,2、“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两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如何?,从内容上看,强调了阿里山在台湾的重要地位,神木在阿里山的重要地位;从结构上看,这是两个推进文势的句子,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借助于它们,使文章逐层深入、摇曳生姿。,仔细研读问题探究

7、,3、作者进阿里山时有何独特的感受?,作者进入阿里山,四周是茫茫林海,有幽深之感。这种幽景是以崇山深谷或山麓地带为地形基础,辅以铺天盖地的高大乔木为条件,构成半封闭空间。这种幽深景观视阔叫窄小,光量少,空气洁净,景深而层次多,有迂回曲折之妙。“山下尚是汗水津津,山间则是凉气袭人了。”通过对比写出由于“景幽”而产生的“凉气”。“那股凉气给人的感觉不在温度,而在穿肌透骨的力度。”这一句集中写出了作者进山时的独特感觉。,“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 说明阿里山是台湾著名的风景区,阿里山有着“莽莽林海”,林海内“云雾浓稠”,再加上“古典文化”的氛围,确实给人一种独特的感受。,4、作者真正开始描写阿里

8、山的景色是从第几段开始的?那么第三段的作用是什么?,第四段开始 。过渡,承上启下,5、文中一共描写了几幅画,请同学们试着用四字短语概括一下?,(林海云雾) 、清澈的潭水、宁静的森林、厚密的青苔、无边的林海、巨大的神木,6、作者笔下的神木是什么样的?它有哪些丰富、深邃的文化内涵?为什么说神木是阿里山的标志和灵魂?,神木巨大无比、历史悠久,它是阿里山的标志和灵魂,有着一种丰富而深邃的内涵。 在神木身上,我们能看到的是一种坚强无畏的意志品质,在它生存的三千多年中,不知经历过多少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它遭受巨创,但它依然雄踞山间,无可匹敌,不屈不挠地同大自然抗争,一次次地战胜困难、战胜挫折。那么,它的力

9、量之源又是什么呢?是这莽莽林海,是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孕育了它。”神木”也是台湾人民乃至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它向世界证明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生命力。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这是全文的中心思想.,作者给我们描绘哪些美如画的风光?请你仿照老师的示例也来绘绘你喜欢的“一幅画”。,请你说说,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你看这是一幅林海云雾画。那森林似汪洋,茂茂密密;山上云雾浓稠,树干都湿漉漉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间雾气中,人走其中,真有“入云深处亦沾衣”的感觉。,1、“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偶有一人声也是悄悄

10、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赏析语言,这段文字运用了对偶、比喻、排比,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交错使用整句和散句,形成了轻松、舒展、迂曲、鲜明的节奏,富有声感和音乐美。“循声得情”,通过反复诵读,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静谧、洁净、禅的世界的独特体验。,2、“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其盘曲之势,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真不知树躯有多少围、树身有多么高。它们排列之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这段文字用了六个比喻句,句式整齐,结构匀称,节奏鲜明,和谐动听。 第一个比喻,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是形容森林的无边无际; “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作者一连用三个比喻,描写树木的盘曲之

11、势。 这里连用助词“之”,不仅使句式整齐,而且使文章足句足拍,起到调节音节的作用。两个比喻兼拟人古色古香,写出了森林排列整齐和严肃威武的气势,给森林以人格化。,3、“山中,树多、人少,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这段文字在全文带有总结性,“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一句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以高度凝练的短句集中了高密度的信息,收到“以少胜多,情貌无遗”的效果。,本文的语言典雅、凝练、和谐,具有音乐美和情韵美,请从文中找出几例,谈谈你的感受。,谈一谈:,本文的语言典雅、凝练、和谐,具有音乐美和情韵美,请从文中找出几例,谈谈你的感受。,谈一谈,音

12、 乐 美,节奏美:文句的长短、整散,语势的疾徐、直曲,字音的响沉、抑扬,错杂相间,使文章声势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和谐流畅,构成声音的节奏。 拟声美:用语言来摹拟各种各样的声音。 音节美:使用两个字或四个字组成的词,要比一个字更合乎节拍,读来顺口,听来入耳;有时单音节词与双音节词交替使用,同样能产生美感;有时妙用助词,也可使句子完整,音节整齐。 修辞美:恰当的修辞也能调节音节,增强语言的音乐美,而且能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咣当咣当,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

13、 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其盘曲之势,如幢顶,如伞盖,如古寺宝塔,真不知树躯有多少围、树身有多么高。它们排列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情 韵 美,一、融情于景 二、托物寄情,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语言小结:,A.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适当运用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 B.语言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典雅、凝练、和谐、畅达,句式多样,富有美感。,高山常青,涧水常蓝,阿里山如一首含蓄隽永的诗,如一杯醇香甘甜的酒,如一幅生动的画,

14、如一曲悠远的歌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去看看那拔地参天、威风八面的神木?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去阿里山赏云海,观日出?让我们共同企盼祖国早日统一,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主旨,作者通过移步换景,形象地描绘了游览阿里山所见的迷人的风光,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由衷地赞美“阿里山山的风光美如画”,赞扬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含蓄地表达了两岸人民的心融会起来的共同愿望。,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台湾人民生态意识强。 海峡两岸永远是一家!,兴我中华,爱我河山,假如我是导游,口语交际,教学目标:,1、了解当导游的要求。 2、学会写导游词。 3、尝试用本节课所学的方 法来当一次导游。,当导游应具备哪些

15、本领,1、一位导游要能用标准的、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向大家介绍各景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 2、导游要幽默风趣,能面带微笑,有亲切感。 3、要能按一定的顺序(时间、空间)介绍景观。 4、熟悉景点的历史古迹、人文事迹。 5、介绍景观时能抓住事物明显特征。,导游形象描述景物时要 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将自己的热情融入景观的介绍中,要注重景物的神似,运用恰当的比喻,引起游客的遐思。将没有感情的景物描绘的情深意浓。 例如:面对美丽的瀑布群的解说。,黄果树瀑布,导游词: “朋友们,请向前望,那腾空飘洒的瀑布飞流直下,好似白龙从天降,仔细看,那倾泻的瀑布更像一条透明的玉带,凌空飘落。起风了,请大家注意

16、看,此刻百丈瀑布成了翩翩少女,那乳白色的衣裙,因风作态,变幻无穷。上端如同朵朵白云,恰似团团棉絮,悠然飘落,连绵不绝;下端宛如飞花碎玉,纷纷扬扬,似雪似霜洒入墨绿的水潭。听这的老人说,若是遇上春夏多雨季节,山洪爆发时,瀑布像野马,昼夜奔腾,近听如闷雷轰响,远听似古钟长鸣。”,简析:,这段解说词运用了比喻、 引起了游客的遐思,赋予了 无情的景物以浓浓的情意。,第二:介绍景观时要穿插介绍与景观有关的人文知识(古诗名句、历史传说、相关典故等),来激发游客的兴趣,丰富有课的人文知识。 例如:瘦西湖白塔的解说词。,瘦西湖白塔,导游词:各位游客,眼前的白塔,造型上模仿北京北海琼岛的白塔,十分富有美感。为什么在南方的园林中造一座代表北方园林气势雄浑风格的白塔呢?这里有个美丽的传说:这里原先没有塔,传说清乾隆皇帝游湖时走到这儿,对侍从说:“这里像北海的琼岛春阴呀,可惜就少个白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