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语文(遵义)总复习练习:第1部分 专题2 文言文阅读(1)(精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327813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中考语文(遵义)总复习练习:第1部分  专题2 文言文阅读(1)(精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中考语文(遵义)总复习练习:第1部分  专题2 文言文阅读(1)(精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中考语文(遵义)总复习练习:第1部分  专题2 文言文阅读(1)(精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中考语文(遵义)总复习练习:第1部分  专题2 文言文阅读(1)(精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中考语文(遵义)总复习练习:第1部分  专题2 文言文阅读(1)(精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中考语文(遵义)总复习练习:第1部分 专题2 文言文阅读(1)(精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中考语文(遵义)总复习练习:第1部分 专题2 文言文阅读(1)(精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文言文阅读(一)(一)三峡(节选)(2017福建中考改编)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沿溯阻绝( 逆流而上 )(2)属引凄异( 延长 )(3)哀转久绝(断绝,消失)(4)夏水襄陵(冲上,漫上)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这(白帝和江陵)中间相距一

2、千二百多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驭着长风,也不觉得(比它)快。_(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_常常听到高处的猿猴鸣叫,凄厉异常,连续不断。_3全文写“水”,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的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_夏水大而湍急;春冬水清而透明;秋水小而清冷。_(二)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2017甘肃中考改编)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

3、,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意思。(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偏爱)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2)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有时候)(3)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的确,实在 )(4)王之蔽甚矣(受蒙蔽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_能在公共场所指责讽刺我的过失,_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_(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_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修明内政,不必用兵就可以战胜其他国家。_3回答下面问题。(1)根据选文的内容填空

4、。邹忌的劝谏很有艺术性。他由_生活琐事_想到治国理政之事,由_自己的受蒙蔽_想到齐威王的被蒙蔽,以小见大,极具说服力。(2)从选文来看,“齐国大治”与齐威王的哪些措施有关?请概括作答。_虚心纳谏,广开言路。_(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节选)(2017年盐城中考改编)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1)饿其体肤(使饥饿 )(2)衡于虑(通“横”, 梗塞、不顺 )(

5、3)发于声(表现 )(4)行拂乱其所为(扰乱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_用这些方法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动,_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能。_(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_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_3全文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_先用六位名人的史实来论证要想成就大事业,必先经历一番磨难。接着谈人要有所作为达到“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然后先正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由

6、人生推论到治国,反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由此得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四)桃花源记(节选)(2017天津中考改编)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

7、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来源:gkstk.Com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1)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2)阡陌交通(交错通达 )(3)咸来问讯(全、都 )(4)欣然规往( 计划,打算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_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

8、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这里的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_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景象?_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_(五)小石潭记 (2017邵阳中考改编)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

9、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水尤清冽(凉 )(2)心乐之(以为乐,感到快乐 )(3)乃记之而去(然后、就,表顺承或顺接关系) (4)影布石上(映,显现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皆若空游无所依。_(鱼儿)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_(2)卷石底以出。_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_3选文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_小石潭的特点:幽静。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凉。_(六)伤仲永(节选)(2

10、017眉山中考)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1解释下面各组加点的词。(1)世隶耕(属于)(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采和道理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通“攀”,牵,引)(4)不能称前时之闻(相当)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诗以养父母

11、、收族为意。_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_(2)泯然众人矣。_完全如同常人了。_3这篇文章说明了什么道理?来源:学优高考网_作者王安石写这篇文章,意在以方仲永为反面例子,来说明后天教育的重要性。_(七)陋室铭(2017云南中考)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里用作动词,出名)(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不加装饰的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_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_(2)孔子云:何陋之有?_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_3作者给自己的陋室作铭有何用意?_作者给他的陋室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