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章末重难点专题突破课件 鲁科版选修4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305869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6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章末重难点专题突破课件 鲁科版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章末重难点专题突破课件 鲁科版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章末重难点专题突破课件 鲁科版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章末重难点专题突破课件 鲁科版选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章末重难点专题突破课件 鲁科版选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章末重难点专题突破课件 鲁科版选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章末重难点专题突破课件 鲁科版选修4(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章末重难点专题突破,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一 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及其判断方法技巧,二 溶液酸碱性规律与pH计算方法,内容索引,三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与电离常数,四 “三角度”解读盐类水解基本规律,五 溶液中粒子(离子、分子)浓度大小比较的“二三四”规则,六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其三个应用,一 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及其判断方法技巧,1.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比较,(1)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难溶性盐如果能完全电离,也是强电解质(如BaSO4、CaCO3等)。 (2)弱电解质的电离用可逆符号“”表示,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电离为主,电离方程式需分步书写,如:,典例1 下列叙述中

2、,能说明该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 A.熔化时不导电 B.不是离子化合物,而是共价化合物 C.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差 D.溶液中溶质分子和电离出的离子共存,答案,解析,A选项,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是区分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条件,而不是区分强、弱电解质的条件; B选项,有许多共价化合物(如HCl、H2SO4等)是强电解质; C选项,水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仅与电解质的强弱有关,还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及所带电荷有关; D选项,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溶液中溶质分子和电离出的离子共存,则说明该物质是弱电解质。,2.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技巧 要判断某电解质是弱电解质,关键在于一个“弱”字,即证明它只是部分电离或其溶液

3、中存在电离平衡。以一元弱酸HA为例,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常用方法有:,典例2 下列事实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醋酸与水能以任意比互溶 醋酸溶液中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 醋酸溶液中存在醋酸分子 0.1 molL1醋酸溶液的pH比0.1 molL1盐酸的pH大 醋酸能和碳酸钙反应放出CO2 0.1 molL1醋酸钠溶液pH8.9 大小相同的锌粒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反应,开始时醋酸产生H2的速率慢 A. B. C. D.,答案,解析,弱电解质不完全电离,存在电离平衡,在溶液中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0.1 molL1CH3COOH溶液的pH1,由CH3COONa溶液呈碱性及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

4、和盐酸与锌粒反应的对比实验均能说明CH3COOH为弱电解质。醋酸与水能以任意比互溶与酸性强弱无关,醋酸能与碳酸钙反应,醋酸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呈红色,证明醋酸有酸性,不能证明醋酸为弱酸。,二 溶液酸碱性规律与pH计算方法,1.溶液的酸碱性规律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H和OH的相对大小:,常温下,溶液酸碱性判断规律 (1)pH相同的酸(或碱),酸(或碱)越弱,其物质的量浓度越大。 (2)pH相同的强酸和弱酸溶液,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时,强酸溶液的pH变化大。,典例3 已知温度T 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1的一元酸HA和b molL1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

5、呈中性的依据是 A.ab B.混合溶液的pH7 C.混合溶液中,H molL1 D.混合溶液中,HBOHA,答案,解析,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HOH。A项,酸HA、碱BOH的强弱未定,故ab不可作为判断混合溶液呈中性的依据; B项,该混合溶液的温度未确定为25 ,故其pH7时不一定呈中性; C项,混合溶液中HOHKw,则H molL1时,OH molL1,HOH,溶液呈中性; D项,HBOHA,表示该混合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符合电荷守恒规律,该混合溶液无论呈酸性、中性还是碱性都成立。,2.pH的计算方法 (1)基本方法思路 先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再计算其pH; 若溶液为酸性,先求H,再求pH。

6、若溶液为碱性,先求OH,再由H 求H,最后求pH。 (2)稀释后溶液的pH估算 强酸pHa,加水稀释10n倍,则pHan。 弱酸pHa,加水稀释10n倍,则apHan。 强碱pHb,加水稀释10n倍,则pHbn。 弱碱pHb,加水稀释10n倍,则bnpHb。 酸、碱溶液被无限稀释后,pH只能接近于7。酸不能大于7,碱不能小于7。,(3)强(弱)酸与弱(强)碱混合后溶液的pH判断规律,以上两种混合,若为强酸与强碱,则都呈中性。,(4)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的pH变化 在中和反应中,溶液pH发生很大的变化,在滴定过程中会因pH突变而使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滴定曲线如图。),通过溶液的颜色变化判断反应终点

7、,测出消耗酸(或碱)溶液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与碱物质的量之比求出未知溶液的浓度。对于一元酸碱,则有:c(H)V(H)c(OH)V(OH)。,三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与电离常数,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电离平衡也是一种动态平衡,当溶液的温度、浓度改变时,电离平衡都会发生移动,符合勒夏特列原理,其规律是 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在稀释溶液时,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而离子浓度一般会减小。 温度: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因电离是吸热过程,升温时平衡向右移动。 同离子效应。如向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晶体,增大了CH3COO的浓度,平衡左移,电离程度减小;加入稀盐酸,平衡也会左移。 能反应的物质。如向

8、醋酸溶液中加入锌粒或NaOH溶液,平衡右移,电离程度增大。,2.电离常数(电离平衡常数) 以CH3COOH为例,Ka K的大小可以衡量弱电解质电离的难易,K只与温度有关。对多元弱酸(以H3PO4为例)而言,它们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电离常数分别为Ka1、Ka2、Ka3,它们的关系是Ka1Ka2Ka3,因此多元弱酸电离程度的强弱主要由Ka1的大小决定。,典例4 下表是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方程式及电离平衡常数(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K减小 B.向0.1 molL1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H/CH3COOH将减小 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Na2CO3)

9、pH(CH3COONa) pH(Na3PO4) 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答案,解析,选项A,一般情况下,电解质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因此温度升高电离程度增大,K增大; 选项B,在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CH3COO增大,K不变,H/CH3COOHK/CH3COO,因此H/CH3COOH将减小; 选项C, 的电离常数pH(Na2CO3)pH(CH3COONa); 选项D,根据H3PO4的三级电离常数可知能发生如下反应 因此 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3.电离平衡的移动与电离平衡常数K、离子浓度的关系,典例5 常温下0.1 molL1醋酸溶液的pH

10、a,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 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 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 C.加入等体积0.2 molL1盐酸 D.提高溶液的温度,答案,解析,醋酸是弱酸,稀释10倍同时也促进了其电离,溶液的apH(a1),A 错误; 醋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向酸溶液中加入适量碱性溶液可以使pH增大1,B正确; 盐酸完全电离,加入盐酸后溶液的pHa,C错误; 升高温度促进醋酸的电离,溶液的pHa,D错误。,四 “三角度”解读盐类水解基本规律,1.盐溶液的酸碱性规律,2.盐类水解的规律 (1)有弱才水解必须含有弱酸或弱碱的离子才能发生水解。 (2)无弱不水解强酸强碱盐不发生水解。 (3)谁弱

11、谁水解发生水解的是弱碱阳离子或弱酸根阴离子。 (4)谁强显谁性组成盐的酸根阴离子(碱性阳离子)是强酸根(强碱的阳离子),则显酸(碱)性。 (5)都弱都水解弱酸弱碱盐因阴、阳离子都能发生水解且两水解过程可相互促进,所以水解程度较大,少数可以完全水解,称为双水解反应。 (6)越弱越水解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即水解生成的酸)的酸性越弱(或阳离子对应的碱的碱性越弱),水解程度就越大,此即“越弱越水解”规律。,(1)能发生完全双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反应进行完全,产生沉淀或气体,如2Al33S26H2O=2Al(OH)33H2S,Fe33HCO =Fe(OH)33CO2。 (2)相同温度下,Ka(

12、HA)Ka(HB),即HA的酸性比HB强,那么相同浓度时B的水解程度比A大。相同浓度的NaA、NaB溶液中:AB,HAHB,NaA溶液的OH小,碱性弱。 (3)多元弱酸的电离常数Ka1Ka2Ka3,由此可以推知弱酸的正盐的碱性比酸式盐强,以Na2CO3和NaHCO3为例:CO H2OHCO OH,,大得多,相同浓度时Na2CO3溶液的碱性强,pH大。,典例6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N和NaClO相比,NaCN溶液的pH较大,则下列关于同温、同体积、同浓度的HCN和HCl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酸的强弱:HCNHClO B.pH:HClOHCN C.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

13、的量:HClOHCN D.酸根离子浓度:CNClO,答案,解析,在相同浓度条件下,酸越弱,对应盐溶液的碱性越强,即pH较大。由pH:NaCNNaClO,可以确定酸性:HCNHClO,由于是同体积、同浓度的HCN和HClO与NaOH恰好反应,故消耗NaOH的量相同,所以A、B、C均错误; 由酸性越强电离程度越大,故CNClO,D正确。,3.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规律,(1)盐类水解的规律是“阴生阴、阳生阳”阴离子水解生成阴离子(OH),阳离子水解生成阳离子(H)。 (2)酸式盐离子的电离与水解: HRH2OR2H3O(电离,电离出H) HRH2OH2ROH(水解,产生OH),典例7 试根据水解

14、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及其注意的问题,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FeCl33H2O=Fe(OH)33HCl B.Al2S36H2O2Al(OH)33H2S C.S22H2OH2S2OH D.HCO H2OH2CO3OH,答案,解析,A中FeCl3水解的产物Fe(OH)3很少,不应标“”符号,且水解程度较小,不应用“=”,而应用“”,故A选项错误; B项中Al2S3中的Al3和S2发生强烈的双水解,生成Al(OH)3沉淀和H2S气体,应用“”及“”标出,且反应彻底,应用“=”,而不应用“”,故B选项错误; C项中多元弱酸根S2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一般第二步水解程度很小,往往可以忽略,更不能将这

15、两步合并为S22H2OH2S2OH,故C选项错误; D中由于HCO 水解程度较小,应用“”,故正确。,五 溶液中粒子(离子、分子)浓度 大小比较的“二三四”规则,1.明确两个“微弱” (1)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产生的离子的浓度小于弱电解质分子的浓度。如弱酸HA溶液中HAHAOH。 (2)单一的弱酸根阴离子和弱碱阳离子的水解是微弱的,水解生成的粒子的浓度小于盐电离产生的离子的浓度。如弱酸盐NaA溶液中NaA OHHAH。,(1)多元弱酸要考虑分步电离(Ka1Ka2Ka3),多元弱酸的正盐要依据分步水解分析离子浓度,如Na2CO3溶液中,NaCO OHHCO H。 (2)强酸的酸式盐NaHSO4只电离不水解;NaHSO3等的溶液中弱酸的酸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