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最拿分考点系列 考点6 季风环流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305459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最拿分考点系列 考点6 季风环流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 最拿分考点系列 考点6 季风环流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 最拿分考点系列 考点6 季风环流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 最拿分考点系列 考点6 季风环流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 最拿分考点系列 考点6 季风环流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最拿分考点系列 考点6 季风环流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最拿分考点系列 考点6 季风环流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考点 6 6 季风环流季风环流 季风环流季风环流 1季风的形成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1 月份在北纬 60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冷却快,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又称亚洲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 的低压中心(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低压中心(冰岛低压)。这时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等影 响,大气由亚洲高压吹向阿留申低压和赤道低压,在东亚季风区表现为西北季风,在南亚季风区表现为东大气由亚洲高压吹向阿留申低压和赤道低压,在东亚季风区表现为西北季风,在南亚季风区表现为东 北季风,北季风,如下图。 7 月份,在北纬 30附近,由于亚欧大

2、陆受热快,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印度低压(又 称亚洲低压)最为突出,使分布在此处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印度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 形成北太平洋上的高压中心(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上的高压中心(亚速尔高压),这时受水平气压梯度力,这时受水平气压梯度力 及地转偏向力影响,大气由北太平洋的高压中心吹向亚洲大陆,在东亚季风区表现为东南季风。及地转偏向力影响,大气由北太平洋的高压中心吹向亚洲大陆,在东亚季风区表现为东南季风。对于南亚 地区来说,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北移,位于赤道以南的东南信风跨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形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北移,位于赤道以南的东南信风跨过赤道,在地

3、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形 成西南季风,成西南季风,如下图。 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类型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季节(就北 半球而言)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气压中心 陆地上是亚洲高 压,海洋上是阿留 申低压 陆地上是亚洲低压,海洋 上是夏威夷高压 陆地上是亚洲 高压,南部海 洋上是低压 陆地上是亚洲低 压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位 置的季节移动 寒冷、干燥 炎热、多雨 高温、干燥 炎热、湿润 特点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范围 中国东部季风区、朝鲜半岛、日本和俄罗斯太 平洋沿

4、岸 中南半岛、印度半岛、菲律宾、中 国云南南部和海南岛 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两熟或三熟 温带季风气候: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 熟 一年三熟 对农业生产 的影响 有利:雨热同期不利:旱涝、寒潮等灾害 有利:雨热同期 不利:旱涝灾害 特别提示 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于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下向右偏转,加之陆地低压吸引而形成的。与之类似的是澳大利亚西北部 1 月份的西北季风,是由于气压 带、风带南移,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左偏,加之陆地低压吸引而形成的。 季风环流的形成与应用 1 11 1 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 2 27

5、 7 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 在赤道南北两侧的地区都会有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季风现象。如非洲索马里半岛、几内亚湾 沿岸等。 图中示意某月 31N 纬线上 7 个地点的气压分布。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季节,地的总体天气特点是( ) A低温晴朗 B高温阴雨 C炎热干燥 D温和多雨 (2)此时地所在地区的主要盛行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答案】(1)C (2)A 【精细解读】第(1)题,图中地位于(31N,90E)附近,刚好位于印度低压所在位置,其气压最低,则 此时为夏季。地位于(31N,30E),处在尼罗河河口附近,

6、属地中海气候,此时处于夏季,受副热带 高压控制,炎热干燥。第(2)题,根据经纬度判断,地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夏季盛行东南季风。 1下图表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图中 M 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 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B. 乙处天气以晴朗为主 C. 甲处气压低于丙处 D. 气流较气流湿润 【答案】B 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海区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 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下图示意东亚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状况。读图,完成 23 题。 2图示时段,东亚地区( ) A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 B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 C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有明显的年

7、际变化 D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有固定的周期性变化 3据图推断我国东部季风区( ) A夏季风逐年增强 B夏季风逐年减弱 C1961 年华北地区降水偏少 D1980 年江淮地区降水偏多 【答案】2.C 3.D 每道试题每道试题 4 4 分,共分,共 3636 分分 读亚洲某月季风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当左图所示季风环流形成时,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 A. 盛行西北风 B. 盛行东南风 C. 受夏威夷高压控制 D. 属于夏季风 2当右图所示季风环流形成时,南亚地区 A. 寒冷干燥 B. 温和多雨 C. 炎热干燥 D. 炎热多雨 【答案】1A 2D 【解析】 1读图,根据风向,当左图所示季风环流形成

8、时,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受冬季风影响,盛行西北风,A 对, B 错。受亚洲高压控制,C 错。属于冬季风,D 错。 2结合风向,当右图所示季风环流形成时,南亚地区受夏季风控制,盛行西南季风,气候炎热多雨,D 对。 A、B、C 错。 点睛:根据图示风向,判断北半球的季节,在东亚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在南 亚季风区,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带来的降水丰富。冬季风来 自大陆内部,干燥少雨。 读北半球某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3下列关于图中北半球的季节和甲气压中心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冬季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B.夏季 蒙古

9、西伯利亚高压 C.冬季 亚洲低压 D.夏季 亚洲低压 4形成图中丙地季风环流的原因是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受东北信风的影响 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 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 A. B. C. D. 【答案】3.A 4.C 考点:气压带和风带 读下列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5有关左图这一空气环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东亚地区的这一空气环流最为典型 B.东亚夏季盛行西北风,冬季盛行东南风 C.这一空气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东亚的夏季风来自海洋,具有暖湿性质,带来丰沛降水 6下图中,等压面的起伏变化与气压分布的对应关系是 同一高度,等压面高的地方,其气压就低 同一高度

10、,等压面高的地方,其气压就高 同一高度,等压面低的地方,其气压就高 同一高度,等压面低的地方,其气压就低 A B C D 7读左图,此季节,下列现象有可能发生的是 A意大利罗马温和多雨 B洞庭湖水补给长江 C我国大部分地区经常遭受寒潮袭击 D南亚盛行西南季风 【答案】5B 6B 7D 7左图气体从海洋吹向陆地,为北半球的夏季,此季节,意大利罗马高温少雨,A 错;长江水补给洞庭湖, B 错;我国大部分地区经常遭受寒潮袭击是冬季,C 错;南亚盛行西南季风,D 正确。 【点睛】在亚洲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和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比 其它任何地区都要显著。所以,海陆热力性

11、质差异引起的季风,在东亚最为典型,范围大致包括我国东部、 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区。 冬季,东亚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前缘的偏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此偏北风强烈 时即为寒潮;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高温、湿润和多雨。偏南气流和偏 北气流相遇,往往会形成大范围的降雨带。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的主要原因,但不是惟一的原 因。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等也是形成季风的原因。例如,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半岛一带的西南季风, 就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而成的。 科学家发现在对流层及以上大气存在着稳定有序的水汽输送通道,称为“天

12、河” ,基于水汽输送通道 的跨区域调水工程称为“天河工程” 。科学家显示,通过对大气水汽含量及输送通道的监测,掌握水汽 “迁徙”规律,在有条件的地区采取人工干预措施,便可以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局面。 “十三五” 期间“天河工程”可以通过增加青藏高原的三江源、祁连山、柴达木地区等地的降水,实现跨区区域调水。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我国上空的“天河”主要指的是( ) A. 中纬西风 B. 南亚季风 C. 东亚季风 D. 东北信风 9因“天河工程”增加降水,并能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的地区是( ) A. 柴达木地区 B. 祁连山区 C. 三江源地区 D. 雅鲁藏布江谷地 【答案】8A 9C

13、9南水北调,就是把中国长江流域丰盈的水资源抽调一部分送到华北和西北地区,从而改变中国南涝北 旱和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而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的西部,平均海拔 35004800 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湄公河的源头汇 水区,因此利用“天河工程”增加三江源地区的降水,能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故本题选 C。 【点睛】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是:自然原因: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 7、8 月份;社会原因: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多;水浪费、水污染严重为 解决华北地区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该工程分西线、中线和东线三条线 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