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理解)第03课 解题锦囊(含解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305312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理解)第03课 解题锦囊(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理解)第03课 解题锦囊(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理解)第03课 解题锦囊(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理解)第03课 解题锦囊(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理解)第03课 解题锦囊(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理解)第03课 解题锦囊(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理解)第03课 解题锦囊(含解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隆重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二轻系统营造奋勇争先、创造新业绩的浓厚氛围第03课 解题锦囊简要解读理解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和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其语言表达形式是词或词组。重要概念是指那些与文章内容密切相关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或者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概念。“文中”是概念的语境,也就是说概念的含义为具体语境所左右。“理解”是指领会概念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每一个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外延。“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就要既明确概念的内涵(特有属性),又明确概念的外延(包括哪些对象)。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

2、,特别是临时意义,即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意思。重要概念常常包括: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反映深层含义的词语、体现作者观点立场的词语、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概念上容易混淆的词语、展现具体语言环境的词语、有一定指代意义的词语等。“重要概念”还可以指那些与文章内容密切相关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或者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概念。“文中”是概念的语境,也就是说概念的含义为具体语境所左右。“理解”是指领会概念含义并能作简单的解释。这个考点要求考生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概念的意义,特别是临时意义,即理解概念在语境中的具体意思。“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解题要领:1要明了命题者的命题原则。第一

3、,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本作为答题的依据;第二,“重要概念”不是来自生活或我们的经验积累,而是来自文本,因而不需要也无办法强加理解;第三,对“概念”的属性、内涵的理解必然来自文本,而对于外延的理解可能会需要我们分析辨别。2从句子、语段及全文的整体联系中理解词语。在具体的句子中,可以从词语所在位置的语法要求、内容要求、整个句子意思完整要求等各方面去确定词语的基本意思。对有些词语的理解应从语段内容的角度去分析,注意语句前后的层次性、内容的连贯性及内涵的完整性。个别词语的含义必须通过对全文内容的把握,结合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思想感情倾向,来确定其含义,特别是对词语语境义的提炼与概括。针对不同的考查方式,采

4、取以下不同的方法:(1)对概念的理解要以准确判断概念的本质属性为基础,筛选出文中有关重要信息,选出揭示概念的有关信息。(2)对词语比喻义的理解与确认要从分析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入手,寻找比喻的本体是正确解题的关键。(3)代词指代义的确定必须紧扣上下文的内容,要注意指代内容有近距离指代,也有远距离指代,对有些指代性词语还要特别注意其前后指代是否一致,范围是否统一等。综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所谓“重要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1.具有重要地位的术语。多用专业术语是实用类文本的特点之一,高考考得最多的是处于文本核心地位的专业术语(常常就是文章所写的主要对象),把握专业术语内涵的主要方法是充分利用文中的

5、相关语句。2.具有概括作用的词语。有些词语对文中其他内容具有某种概括作用,或者说,它所包含的意义,在上下文中有充分展开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说,只有准确筛选出这些被概括的语句,才能准确理解词语在文中的特殊含义。3.具有特指对象的词语。有些词语在文中有特定的指代对象,与之密切相关的语句可作为这些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解释。4.具有深层含义的词语。这类词语在文中找不到可以直接解释其含义的对应语句,而要将其表层含义和所处的语境联系起来,揣摩其深层含义。考查形式一般是选择题,要求选出对某一概念理解正确(或错误)的一项;或是问答题,要求回答某一概念的内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

6、关键性句子,通常是指:1.结构复杂的长句;2.统摄全篇的中心句,即文眼;3.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4.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关键句等。实用类文本中的句子,一般不像文学类文本或论述类文本中的句子含意那样复杂,而是简单明了、层次清晰。考查形式一般是选择题,要求选出对某一句子含意理解正确(或错误)的一项;或是问答题,要求回答某一句子的含意。“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技巧1.结构复杂句。对这样的句子,主要采用分析其结构的办法来分析其含意,如果是单句,先找准主、谓、宾;如果是复句,先找准其第一层,这样就可以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2.修辞句。首先要弄清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再

7、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句子的比喻义、双关义等。3.观点句或结论句。实用类文本涉及对观点句或结论句的理解,往往会带有探究性的要求,这时对句子含意的理解,已不是“理解”层级上的句子理解,而是“探究”层级上的句子理解,这时往往要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三方面考虑分析,即先解释是什么,再分析为什么、怎样做。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技巧描写(主要是细节描写)1.描写的三种作用(1)让传主形象更全面完整,更立体化。传主形象是由多个侧面组成的,只表现其伟大的一面,而不展现其普通的一面,人物就不能立体化。 (2)让人物真实可信。要把人物写好,就要写其普通的一面,因为读者是普通的公民,他愿意接受伟人身上普通

8、的一面。这样的人物会让读者觉得真实亲切,易于接受。(3)符合读者心理需要。对于大人物诸如政治家、艺术家、影视明星等,读者已经从媒体中了解了一些他们在本行业内的成就、事迹。对于传记作品,读者更渴望了解一些花絮。因此,一些细节正能解决这一问题。2.两种答题方式(1)如果是写人物的细节,可以这样:思维趋向:写人物的细节细节内容独特形象表现主题读者心理。答题方式:通过描写细节,刻画出一个形象,突出(主题思想),给读者感受。(2)如果是场面细节,可以这样:思维趋向:场面细节细节内容读者感受表现主题。答题方式:通过对的描写,传神地写出在场人的心情,烘托了的现场气氛,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现场之中,产生身临其境之

9、感。真实性和感染力都很强。真实地反映了表达了的情感倾向。议论的作用1.内容上:对主题表达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评论性文字既是对事实的阐释,也是作者自我态度的呈现。2.结构上:用在开头,起统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并能使文章的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的表达;用在文章的结尾,一般是为了加深对所写人物的认识,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凸显所写人物的品格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用在文章的中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事与事之间紧密地连接起来,使文章结构显得严谨。常用表现手法:衬托:突出事物特点,强化思想感情,形象分明,主次分明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

10、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提问模式】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11、?【答题模式】该句子生动、具体(或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表达了(效果)。选择题的解题技巧1加强审题意识注意对题干信息的审读,注意关注题干隐含的作答要求指向,注意学会对题目作前勾后联的审读。2强化题型意识了解选择题干扰项的设置基本手法(删、调、改、漏、凑):或是过于绝对,或是以偏概全,或是混淆时间,或是模糊范围,或是无中生有,或是偷换概念。3强调题文对应意识实用类文章阅读答题有一个基本原则:答案就在原材料中。因此,根据题意,从原材料中找出与各个选项相对应的句段,并从这些句段中提炼有效信息,找准已知条件,作为解题的依据,这是答题的关键。4学会筛选答案做选择题筛选时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

12、信息与原文所存在的“变”与“不变”。如果选项在原文基础上出现了修饰、限制、补充等成分,那么就要特别小心是否出现了范围的扩大或缩小,程度的加深或减轻,数量的增加或减少,是否改变了原有的因果关系、先后顺序、主次关系,是否将或然性变成了必然性,预见性变成了现实性,将来时变成了完成时等等。简答题的解题注意事项1审题要细读题要仔细,看清命题的具体要求,要答什么,答到什么程度,有何限制,审题时不能漏掉一个字。千万不能用扫视的方式审题,因为那样就有可能漏掉有用信息。审题时应注意以下环节:看问题。要看清题目中有几个问题,如果题目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一定要逐一作答,切不可漏答问题或将两个问题合而为一作答。

13、看要求。题目中除了提出问题外,往往还对考生答题做出一些要求。题目中的一些要求往往限定了答题的范围、角度、形式等。2灵活运用概括方法摘录法:就是直接摘录文中的语句进行回答。置换法:有时我们找的关键语句中含有一些指代性的词语,这时我们就要用它所指代的具体内容去置换。改写法:有时文中的语句可以用来回答问题,但直接引用又不合适,这时我们就要对关键句加以组合概括改写。归纳法:有时候无法从文中找到较为明晰的语句来回答问题,这时就要对文中具体内容进行归纳概括。3组合概括,表述到位简答题的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

14、条理。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牢记:理清题干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的语言形式。弄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题目中出现作者的语句,一般是考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到引导考生明确解答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弃含蓄为直接,弃分说为概括。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融合语句作答。例一(2017江苏语文高考试题)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从脸谱说起叶秀山脸谱在京剧艺术中不可或缺,实在是我国艺术家对世界艺术作出的特殊贡献。不过,以前也常听批评家在贬义上使用这个词,说人物没有个性,有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则斥之曰“脸谱化”。其实,脸谱与概念、公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公式是抽象的,

15、但脸谱却不能归结尾抽象。我想,批评脸谱公式化、概念化的,其中有一点未曾深察的是在那个“谱”字上。“谱”有标准、准则的意思。我们常说某人说话、行事“没谱”,是言其做事说话不遵守一定的规则、无法沟通、交流,也无法理解。“谱”是要大家都能遵守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谱”还有谱系的意思。谱系是历史性的,是一种传统。历史不同,传统不同,谱系也就不同,于是有各种不同的家法、流派。京剧的脸谱,也有不同的家法,同样是曹操的脸,勾画上也是大同中有小异。此外,凡称“谱”的,都是有待去实现的。“谱”自身是实践的“本”,好像是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设计方案。光有个脸谱不能成为“活曹操”“活包公”,要成“活某某”,还看演员如何去演。 现在书店里有许许多多菜谱,分属各种不同的菜系:四川的,淮扬的,上海的,广州的但菜谱不是菜,不能吃。菜谱给人一个规范,有的很详细,看起来也很死板,如加盐多少,文火炖半个小时等等。这个指标,对于普通家庭主妇而言,是帮助她做出中等水平的菜看来,不至于不堪入口。但厨艺上乘,在于把握火候。火候,是一个综合性的分寸,不是 “30分钟”“35分零5秒”那样死板的,到一定起锅。“火”曰“候”,乃是一种征候,是靠操作者的经验体会感觉出来的。把握火候不是理论性的,而是实践性的,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