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7课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 教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302994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7课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 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7课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 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7课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 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7课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 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7课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 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7课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 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7课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 教学(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西夏与北宋并立,第7课,一、崛起与并立,三、交融与发展,二、战争与和平,一、崛起与并立,916年 耶律阿保机 上京 契丹族,960年 赵匡胤 东京 汉族,1038年 元昊 兴庆 党项族,辽河,契丹族原为鲜卑族的一支,居住在辽水上游的潢水(今西拉木伦河)流域,以游牧为主。,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都城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右),阿保机就是辽太祖。图为辽太祖陵山门。,2、耶律阿保机建国,辽的建立,党项族羌族的一支,西夏,宁夏银川市西郊、贺兰山东麓的西夏王陵,距银川城区42公里,是历代西夏帝王的陵墓。,二、战争与和平,北宋和辽的关系:,北宋和辽的关系从战到和经历了三个阶

2、段: 第一个阶段:北宋攻辽(宋太宗) 第二个阶段:辽攻北宋(宋真宗) 澶渊之盟 第三个阶段:澶渊之盟以后的宋辽关系,1005年,辽宋达成和议,辽撤兵,北宋答应送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为兄弟之国,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宋辽和战,澶渊之盟,史书记载,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 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 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宋辽 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规定宋要给辽岁币, 每年银十万两,绢20万匹,这些都要由 宋朝的百姓负担。澶渊之盟对宋 朝是屈辱的,对宋朝的百姓也 很不利。,如何评价澶渊之盟?,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的沉重负

3、担。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双方边境地区生产得到发展,双方还通过“榷场”进行贸易。,二、宋夏和战,1044年,宋夏订立和约 规定: 西夏元昊向宋朝称臣, 北宋给西夏岁币。,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是侵略战争吗?,想一想:,答: 不是侵略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兄弟之争。 就其正义性而言,辽、西夏以劫掠和扩大势力为目的发动战争,非正义;北宋抗辽、西夏斗争维护了中原和南方社会的相对稳定和生产发展,是正义的。,兴庆,1038,大夏国皇帝元昊,今宁夏、甘肃一带,党项,西夏,东京,

4、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黄河流域,汉,宋,上京,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辽河上游,契丹,契丹(辽),都城,时间,建立者,原生地,民族,政权,三个政权,总结:,B 盟约中有辽撤兵的内容 C 北宋答应给辽“岁币” D 盟约签订后,宋辽之间维 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1、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它是北宋战败后于辽达成的盟约,A,我能行,2、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A.辽和西夏 B.北宋和辽 C.北宋和西夏 D.北宋和吐蕃,3、西夏的建立者是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铁木真,B,C,4、1004年秋,辽军大举进攻北宋,宰相 坚决主张抵抗。 A、杨业 B、岳飞 C、包拯

5、 D、寇准,5、是哪个皇帝御驾亲征,打退了辽军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神宗,D,C,6、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党项族的元昊等少数民族首领对我国历史发展最大的贡献是 A建立民族政权,扩大了中国的疆域 B使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融合 C使少数民族封建化,促进了边疆的开发 D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C,7、宋辽澶渊之盟在客观上起的重要作用是,A、增强了契丹的实力 B、延缓了北宋的灭亡 C、消除了民族矛盾 D、维持了长期和平,D,三、交融与发展,辽、西夏的汉化,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拔(党项)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中原)领土,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署,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皆与中国等。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多元汇聚,文字,辽,西夏,逐渐被了解的西夏文字,元昊,多元汇聚,印章,辽,西夏,多元汇聚,器物,辽,西夏,多元汇聚,钱币,辽,西夏,西夏贡米,西夏“兽面瓦当”,西夏铜牛,三、碰撞中的融合,1、学会农耕,、任用汉人为官,、学会汉族的政治制度,、学习汉族的生活习俗,、模仿汉字创造文字,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融合的表现有哪些?,民族大团结,填充表格,辽,916年,契丹族,耶律阿保机,上京,北宋,960年,汉族,赵匡胤,东京,西夏,1038年,党项族,元昊,兴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