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 考点一遍过 专题38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235572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 考点一遍过 专题38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政治 考点一遍过 专题38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政治 考点一遍过 专题38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政治 考点一遍过 专题38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政治 考点一遍过 专题38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 考点一遍过 专题38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 考点一遍过 专题38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来,虽然作了一些工作,但与上级要求和职工期望还有较大差距,现根据民主生活会的要求,结合本次民主生活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主题专题38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历程:中华文化曾有过辉煌的历史。然而,当近代西方国家冲破封建制度的落网,取得日新月异的进步时,中国仍处于日趋没落的封建统治之下,经济、政治、文化都落后了。为了应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再铸中华文化的辉煌,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经历了艰难的求索。历史证明了一个结论: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解决中华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马克思

2、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民族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复兴。在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内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走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这个路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

4、,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原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根本任务: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

5、要。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必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原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求: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

6、、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坚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努力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比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积极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形式:人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

7、式。要求:当代青年应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考向一 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基本方针

8、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首先必须坚持正确的方针和方向根本目标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重要任务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中心环节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意义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

9、现文化强国的梦想【典例1】雄伟和细腻,严肃和诙谐,抒情和哲理,只要能够使人们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享受,都应当在我们的文艺园里有自己的位置。这一观点体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中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要求B“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的要求C“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D“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要求 【答案】D考向二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本质内涵要求表现目的文化自觉本质上是对文化价值的觉悟觉醒是对文化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

10、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更有自信地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这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目的是要实现文化自强。文化自强的“自”,就是自足自己的实际、依靠自己的力量、突出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自强的“强”,就是要使

11、我们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具有强大的活力和创造力,具有强大的实力和竞争力,把我国建设成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典例2】中国古代哲学和艺术对西方的影响举世公认。儒家、道家、禅宗等的思想理论,一直影响着从启蒙运动时代至今的西方思想界。文学艺术的影响力尤为显著,元杂剧在18世纪曾一度风靡欧洲,借用中国素材来创作戏剧在欧洲成为时尚。这说明A中国文化曾深刻影响西方文化,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B中国文化走过了从自信到自卑再到自信的历程C只有

12、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武装头脑,才能进一步培养文化自信D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答案】A【解析】本题宜用排除法。材料中没有涉及中华文化的没落,也就无所谓“自卑”,B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文化自信的关系,C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关系,D排除。故选A。考向三 辩证看待“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1)“全盘西化”论:中国近代史上主张中国走欧美资本主义道路,全盘西化的政治思潮,是近代中西文化冲突的产物。“全盘西化”论具有反对封建愚昧、反对独裁专制的进步作用,但不考虑中国国情和近代社会的性质,必然误入歧途。(2)“文化复古主义”:近代中西文化的对撞中产生的一

13、种文化思潮。认为传统文化的千年道统是不能丢弃的,中国文化的唯一出路就是重新确立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他们坚决反对西化主张,要求返回孔孟之道。“文化复古主义”在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他们死守传统的教条,不愿向西方先进文化学习、不肯对传统文化持扬弃的态度,是错误的。【典例3】当前,在对待文化的态度上,有两种倾向值得警惕:一是完全“复古”的倾向很突出;二是不加质疑地追随西方现代化的倾向。这两种倾向片面夸大了文化的多样性都没有看到传统文化的作用忽视了对传统文化或外来文化的批判性继承都不能产生中国的先进文化ABCD【答案】B考向四 建设文化强国地位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

14、宏伟目标特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原因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必由之路【典例4】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宏伟目标。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以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为目的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把文化建

15、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ABCD【答案】B考向五 正确理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区别内涵是指在全党牢固树立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是指在全社会树立以为人民群众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的社会主义道德是指社会主义公民应当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拥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所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本领是指要遵守以维护全体人民共同利益为目的的行为规范角度社会政治思想道德情操科学文化素养民主法制和法律观念联系“四有”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是一个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其中,有理想是“四有”的核心,是公民的精神支柱;有道德是“四有”公民的行为规范,是理想的体现;有纪律是实现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