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84 联系及其特征 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92791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84 联系及其特征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84 联系及其特征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84 联系及其特征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84 联系及其特征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84 联系及其特征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84 联系及其特征 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成立由镇委书记孙广东任组长,镇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镇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镇意识形态工作课时作业(八十四)联系及其特征12017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18世纪的产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工业化历程。许多国家通过工业化,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同时也产生了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有学者据此把工业化比喻为一把双刃剑。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工业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与人无关是多样的,随着时间、地点、条件而转移是必然的,不可改变是具体的,多变的A B C D答案:D解析: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也是变化发展;联系具有客观性,但是人们可以发挥主

2、观能动性,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起新的具体联系,联系具有多样性。承认了联系的客观性,但是否认了人与联系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承认了联系的客观性,但是否认了联系是变化发展的,错误;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22017河南省夏邑县第一高级中学第一次训练在人的细胞中,一般的代谢活动和环境因素(如紫外线)都能造成DNA损伤,导致每个细胞每天多达五十万处的分子损害,这些损害给DNA分子造成结构上的破坏,由此可大大地改变细胞阅读信息和基因编码的方式。因此,DNA修复必须经常运行,从而使基因组免受损伤和突变。材料进一步佐证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离不开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客观事物的联系具有不以人的意

3、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由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新事物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A B C D答案:C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故不符合题意;材料中DNA与细胞分子间的联系是客观的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故说法正确;材料中代谢与环境因素会造成DNA分子损害,故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新事物的发展,故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C。32017襄阳四中周考公历每年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歌谣曰:寒露时节天渐寒,农夫天天不停闲。小麦播种尚红火,晚稻收割抢时间。留种地瓜怕冻害,大豆收割寒露天。

4、黄烟花生也该收,晴朗天气忙摘棉。这说明在我国古代,人们()认识到了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客观联系将节气智慧融入生产和生活实践已获得了对气候变化规律的完整认识具备了在实践中驾驭征服自然的能力A B C 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联系观的知识,考查考生解读信息、运用知识阐释事物的能力。从描述寒露的歌谣中可以看出,在我国古代,人们认识到了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客观联系,并将节气智慧融入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正确。认识是无限的,中“完整认识”不符合实际。中“驾驭征服自然”表述错误。42017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试卷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在很多场合引经据典,阐明中国立场,发出中国声音。下列经典名言与其后的哲理一

5、致的是()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易传)要具体分析事物的条件,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随时以举事,因资而立功,用万物之能而获利其上(韩非子)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世界是物质的,要坚持唯物主义观点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要遵循事物运动的规律A B C D答案:A解析:名言与其后的哲理一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强调要抓根本,抓主要矛盾,不符合题意;“夫物之不齐, 物之情也”强调事物千差万别,矛盾具有特殊性,与其后的哲理不一致。52017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气象组织将2016年的气温升高归咎于厄尔尼诺现象,发生该现象时,赤道太平洋地区的海水不断升温,将

6、大量热量输送至大气层。随着厄尔尼诺现象的结束,太平洋的水温将逐渐下降,在此作用下,2017年的气温应该有所下降。这种分析体现了()A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B世界是发展的,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C人们可以认识规律、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D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答案:D解析:A说法错误,因为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联系,故排除。B说法错误,发展的道路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故排除。上述材料未体现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故排除C。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故本题答案选D。62017广西南宁市高三第一次摸底2016年9月20日,可信云大会大数据分

7、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大数据分析的关键就在于从海量的数据中找到隐藏的观点,从而帮助人们作出正确的决定。大数据分析的关键说明()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必不可分的联系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运用发展的眼光,就能有效把握事物的具体联系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人们作出正确决定有重要意义A B C D答案:C解析: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但并非任何事物都存在直接联系,故说法错误,故排除;中的“就”说法太绝对,把必要条件当做充分条件不合理,故排除;从海量数据中找到隐藏的关联,从而作出正确的决定,说明事物联系具有多样性,孤立存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事物之间总会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8、,故正确。故本题答案选C。7科学研究表明,人们随手丢弃的一块手机废旧电池的污染量相当于100个普通干电池的污染量,可污染约6万升水。人们喝了被污染的水,可能会出现肺气肿、骨质改变、贫血等病症,甚至可能瘫痪。这体现了()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事物的联系联系具有主观性联系具有多样性A B C D答案:D解析:随意丢弃手机废旧电池会对水造成污染,人们喝了被污染的水会出现多种病症,这说明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联系有直接、间接之分,故入选。材料中没有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不选。联系是客观的,表述错误。82017河南高三摸底黑格尔说:“历史题材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找到了,作家就

9、永恒。”历史属于过去、属于当下、更属于未来,这不只是作家或艺术家需要找寻的永恒,而且是我们哪怕最普通的百姓群众,在讲述与追踪那些见证过或未曾经历过的故事时,不能遗弃的永恒。从历史中寻找永恒,是因为()历史和未来之间存在着客观联系历史和未来之间存在着共性的东西历史规律决定未来的社会性质和面貌未来是以对历史的否定为发展基础的A B C D答案:A解析:历史与现实和未来都有着客观联系,有着共同的规律,所以要从历史中寻找永恒,符合题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排除;说法错误,未来是以对历史的辩证否定为发展基础的。92017山师附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2016年9月45日,G20峰会在中国

10、杭州举行。在峰会上,中国呼吁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中国提出,应该加强在重大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考虑国内政策的联动效应和传导影响,建立健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以伙伴关系为依托,秉持共赢理念,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倡导的“伙伴关系”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答案: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加强在重大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等,体现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联系具有多样性,考虑国内政策的联动效应和传导影响,建立健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做到了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坚持以伙伴关系为依托,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了整体和部分的统一。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对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