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专题二 全球气候变化与世界的气候 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92325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专题二 全球气候变化与世界的气候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专题二 全球气候变化与世界的气候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专题二 全球气候变化与世界的气候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专题二 全球气候变化与世界的气候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专题二 全球气候变化与世界的气候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专题二 全球气候变化与世界的气候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专题二 全球气候变化与世界的气候 新人教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成立由镇委书记孙广东任组长,镇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镇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镇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二全球气候变化与世界的气候考情分析 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成因及判读在近几年高考中出现频次较高,既有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成因、特点等知识的考查,也有读图、析图能力的考查。多以各种气候资料统计图表切入,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分布规律、成因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高考的热点,选择题和综合题并重。全球气候变暖是世界关注热点,在此命题不多,以选择题形式呈现。微专题一全球气候变化高 分 素 养 提 升1(2017湖北荆州调研)商丘位于河南东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介

2、于11449E11639E、3343N3452N之间。下图为商丘地区19712010年气温、降水量和日照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1)该地区19712010年气候()A趋向于暖湿化 B趋向于冷湿化C趋向于暖干化 D趋向于冷干化(2)该地区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农作物是()A玉米 B水稻 C甜菜 D甘蔗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的日照曲线呈下降趋势,气温和降水曲线呈波状上升状态,说明气候趋于暖湿化。第(2)题,该地处于黄淮平原地区,属于暖温带,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水稻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地区,该地种植水稻的面积较小,不是主要作物;甜菜属于中温带作物,本地区很少种植;甘蔗是亚热带

3、、热带作物,该地区不种植甘蔗;故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为玉米。答案(1)A(2)A2(2016浙江文综,1)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下题。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A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B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C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D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解析结合图中云杉主要分布区及冰盖范围的变化可判断,甲时期的云杉主要分布区纬度最低,冰盖范围最大,说明甲时期气温最低,乙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最北界

4、比丙时期的纬度要偏高,说明丙时期的气温比乙时期要偏低,则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是先上升后下降,A项错误;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B项正确;由此可知C、D项错误。答案B1全球气候变化表现(1)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时间尺度时间特点地质历史时期距今1万年前时间跨度大,周期长历史时期距今1万年以来全球气温变化呈波动趋势近现代近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气温升高(3)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影响具体表现海平面上升改变海岸线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面临被淹没的危险给农业生产带来影响有利影响:全球气候变暖预示着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有

5、利于提高作物产量不利影响:温度升高往往伴随着干旱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使作物减产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4)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多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增加对温室气体的吸收:植树种草,防止森林火灾。科学预测,积极地适应未来气候变化。2全球气候变暖(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导致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具体分析如下:(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海平面上升:对农业的影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6、对工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对人类健康的影响(3)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真 题 考 向 探 究考向一全球变暖状况及原因分析1(2015海南地理,1314)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A蒙古高原 B亚马孙平原C巴西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2)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A大气成分的差异 B海陆分布的差异C太阳辐射的差异 D大洋环流的差异解析第(1)题,从材料中“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可知,北半球纬度较高地区升温幅度可能最大,符合这

7、一地理位置特征的是蒙古高原。第(2)题,北半球陆地所占比重较大,因陆地比热容较小,升温速度快,导致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大;而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比热容较大,升温速度慢,导致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小。答案(1)A(2)B2(2016上海地理,2526)气候异常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它严重威胁与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生活。(1)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欧亚大陆的冰川后退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消失北美中高纬小麦减产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减少A B C D(2)今年4月,太平洋周边某些国家出现异常高温干旱天气,有专家认为这与厄尔尼诺有关。根据厄尔尼诺影响的一般规律判断,发生干旱的国家可能是()A日本 B泰国 C智利

8、 D秘鲁解析第(1)题,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部分岛屿逐渐被淹没甚至消失,故对;北美中高纬地区热量增加,小麦可能增产;全球大气环境紊乱,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增加。第(2)题,厄尔尼诺是南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海水增温的现象;它的影响使得美洲西海岸的智利、秘鲁多雨;日本大部分地区多雨;东南亚气候变得干旱。B正确。答案(1)A(2)B考向二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影响3(2016新课标全国,68)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山上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1)(3)题。(1)在高山苔原

9、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A大气温度 B降水量C积雪厚度 D植被覆盖度(2)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A年降水量最少 B冬季气温最低C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3)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C降雪期推后 D太阳辐射减弱解析第(1)题,该题用排除法解答,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山地不同海拔降水量也有所不同,温度和降水又同时影响山地植被,只有积雪厚度与海拔基本无关。故选C。第(2)题,长白山纬度较高,冻害一般发生在冬季。西北坡冻害高发是因为处在冬季风的迎风坡,风力较大。故选D。第(3)题,由于全球变暖,长白山雪期退后且缩短

10、,植被缺少积雪覆盖,致使冻害加重。故选C。答案(1)C(2)D(3)C4(2016新课标全国,1011)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1)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2)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A日照更长 B气温更高C植被更密 D海拔更低解析第(1)题,考查岩石圈(山地)、大气圈(气温)、水圈(冰川)之间的整体性关系。解读图文信息,经历的冰期次数越多

11、,说明山峰的抬升时间越早,故选B项。第(2)题,山地是否存在现代冰川,与山顶的气温具有直接关系,山顶气温较高,降雪融化难以形成冰川,故选B项。答案(1)B(2)B微专题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高 分 素 养 提 升(经典高考题)下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A终年炎热 B冬暖夏凉 C终年寒冷 D冬冷夏热(2)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A根系不发达 B叶质坚硬,树皮厚C板状根大,树干长 D叶面宽大,多气孔解析第(1)题,据图中经纬度、海陆位置及河流状况等信息可知,图中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故A

12、项正确。第(2)题,干旱气候条件下,若树种根系不发达,很容易死亡,故A项错误;叶质坚硬,树皮厚有利于旱季时保存水分,故B项正确;在干燥的情况下,叶面宽大、多气孔,更有助于水分的散发,故D项错误;板状根是热带雨林植被的典型特征,故C项错误。答案(1)A(2)B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成因表解(1)热带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图示对应自然带植被农业生产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带树木常年花开果熟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非洲中部、巴西南部、

13、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南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干、湿季明显交替热带草原带草原湿季一片葱绿,干季一片枯黄畜牧业发达,耕作业以小麦为主。湿季播种,干季收获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北回归线之间大陆东岸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全年气温高,旱、雨两季分明热带季雨林带树林旱季有落叶现象以水稻、茶叶、甘蔗、小麦为主。雨季播种,旱季收获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撒哈拉、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全年干旱少雨热带荒漠带荒漠绿洲农业、畜牧业、河谷农业(尼罗河谷地)(2)亚热带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图

14、示对应自然带植被农业生产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水稻、柑橘、茶叶、甘蔗等,一年两熟到三熟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常绿硬叶林地中海农业:小麦、玉米、葡萄、柑橘、无花果等(3)温带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图示对应自然带植被农业生产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我国华北、东北,日本、朝鲜半岛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以旱田为主,小麦、玉米、谷子、苹果、梨子等,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