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92314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3.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考纲析考情明考向,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原因,考点一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与影响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分析,不均,流动性,不平衡,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具体分析如下:,经济,煤,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我国高能耗的工业发展快,加速了能源紧张;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

2、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下:,短缺,消费,城市化,高 分 素 养 提 升,(2017湖北八校联考)兰郑长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长沙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省67个县、市。该工程是国家实施西油东送、北油南调战略工程的具体体现。读兰郑长输油管线示意图,回答(1)(3)题。,(1)兰郑长管道跨越的地形区包括(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内蒙古高原,(2)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3.6亿元打造的郑州油库扩建工程,在河南7个油库中容量最大。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交通便捷 C.市场需求量大 D.运营成本低

3、(3)修建兰郑长输油管线的积极意义有( ) 实现西部资源与石油消费地区供需的对接 有利于油品安全、平衡、高效运输 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 A. B. C. D.,解析 第(1)题,该管线主要跨越了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第(2)题,油库扩建,归根结底是与市场需求量大有关。第(3)题,该管线的修建有利于缓解区域间能源紧张的局势,而且相对安全、高效,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答案 (1)B (2)C (3)B,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一般分析思路 我国先后实施了若干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如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对此类问题的考查

4、一直是地理学科中较重要的考查点。要掌握此类问题,需按以下思路进行: 1.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的分析思路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资源的地区供求关系差异;资源在区域间一般不具流动性。 (2)调入地资源紧张的原因:本地少;消耗量大(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利用不合理(浪费、污染)。,2.解决该资源短缺途径的分析思路 “开源”和“节流”(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找替代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3.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选择的分析思路 (1)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2)新建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 (3)安全系数高。 (4)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小

5、。,真 题 考 向 探 究 考向一 美国西海岸“北水南调”背景分析 1.(2012安徽文综,2829)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下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下表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完成(1)(2)题。,(1)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 ) 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 北部地区湿润多雨 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 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 A. B. C. D.,(2)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 ) 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 B.产业结构调整,用

6、水量减少 C.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 D.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解析 第(1)题,美国某州生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根据河、湖的分布确定其流向,依据河流的流向判断地势为北高南低;读文字材料可知,“北水南调”解决的是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可断定北部水资源较丰富,而南部需求量大。该州中部、南部聚落较密集,南部农业发达。第(2)题,从表中可1993年以看出水资源没有买卖,说明是突发变化。 答案 (1)B (2)D,考向二 南水北调对调入区的影响 2.(2016江苏地理,2526)下图为华北某城市2003年和2

7、013年供水、用水对比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1)与2003年相比,2013年( ) A.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 B.供水总量增大 C.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D.生活用水增幅最大,(2)南水北调对该市的影响有( ) A.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B.水资源短缺得到解决 C.降低用水的使用成本 D.利于减少地下水的开采,解析 第(1)题,由图1可知,从2003年到2013年,地表水、地下水的供应量均下降,而再生水供应比例明显提升,说明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2003年供水总量为35.8108 m3,2013年供水总量为33.3108 m3,供水总量下降;由图2可以看出, 从2003年到20

8、13年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环境用水增幅最大。第(2)题,南水北调会缓解该市用水紧张的局面,但不可能解决缺水问题,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供水量呈下降趋势,而南水北调水供水量上升,会增加该地区的用水成本。 答案 (1)AC (2)AD,考点二 我国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1.南水北调 (1)南水北调三线方案图示,(2)南水北调三线比较,丹江口水库,华北,最好,最大,差,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除南水北调外,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 提示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提高水价;提高节水意识等。,2.西电东送,京津唐,华东,珠江三角洲,西电东送中线与北线相比有哪

9、些优势? 提示 中线以水电为主,水电属于可再生、清洁能源。,3.西气东输,轮南,一次,(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经济水平,大于,小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a.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_为主,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b.矿物能源中具有清洁优势的_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很低。 长期以来_给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 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a.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_、北多南少。 b.四大气区:新疆(_、准噶尔盆地)、_(柴达木盆地)、川渝(_)、陕甘宁的_。 c.油气发展战略:稳定_,发展_。,煤炭,天然气,北煤南运,西多东少,塔里木盆地,青海,四川盆地

10、,鄂尔多斯,东部,西部,(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东部,煤,东部,资源,农村,与西气东输一线相比,三线有何优势? 提示 气源地来源广,气源更加充足;覆盖面更广,效益优势更加明显。,4.晋煤外运,陇海,高 分 素 养 提 升,读世界三个国家跨流域调水示意图,回答(1)(3)题。,(1)图中跨流域调水工程的水源地和供水区的气候类型一致的是( ) A.图1 B.图2 C.图3 D.图1和图2,(2)图2调水线路施工中遇到最大的技术难题为( ) A.开挖尼罗河水道 B.沿途荒漠生态保护 C.输水隧洞穿越运河 D.西奈半岛输水渠 (3)跨流域调水对受水区域的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 增加受水区的

11、水域面积,有利于水循环 增加地表水的补给和土壤含水量,形成局部湿润地区,改善受水区的气候 利于发展灌溉农业和高耗水工业 补偿并调节河湖水量,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 减少地下水的开采,利于防治地面沉降等 A. B. C. D.,解析 第(1)题,图1为美国西部的北水南调工程,是从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向南部地中海和热带沙漠气候区供水;图2为埃及的西水东调工程,水源地所在的尼罗河下游与供水区的西奈半岛均为热带沙漠气候;图3中的中线和东线工程都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输水到温带季风气候区。第(2)题,穿越苏伊士运河工程是埃及西水东调工程中的最大单项工程,也是工程技术难度最大的一项工程。第(3)题,农业和工业的发

12、展属于社会经济效益。 答案 (1)B (2)C (3)D,世界著名的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1.美国北水南调工程 其中加利福尼亚北水南调工程最为著名。加利福尼亚北部湿润,南部地势平坦,光热条件好,是著名的阳光地带,但干旱少雨,通过调水,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等城市的生活和工农业用水得到了保证。 2.埃及西水东调工程 从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引尼罗河水向东穿过苏伊士运河,到达干旱的西奈半岛。通过调水,苏伊士运河两岸将新增耕地380万亩,促进当地的发展和繁荣。,3.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工程 澳大利亚政府在大分水岭东侧河流上游修建水利工程,通过自流或抽水,将东坡河水一部分调入西侧墨累达令盆地。这些水利工程不仅可

13、以供水,还可利用落差发电供应东部城市。 4.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 以色列把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南方。利用南部充足的光热条件,发展水果、蔬菜、花卉等产业,使之成为国家赚取外汇最多的产业之一。,真 题 考 向 探 究 考向一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影响,(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 B. C. D.,1.(2014浙江文综,1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1)(2)题。

14、,(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解析 第(1)题,把长江水调往北方,可能导致华北平原部分地区地下水位上升,引起次生盐碱化,不会解决盐碱化问题,项错;南水北调东线在黄河以南需逐级提水,丙河段水量较过去增多,有利于改善航运条件,项正确;丙至戊段中,丙丁之间北高南低,无法自流,丁至戊段南高北低,可自流,故项错误;把长江水调往华北平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戊地用水紧张,项正确。故D符合题意。第(2)题,南水北调工程是为了解决或缓解北方缺水的问

15、题,必须保证水源地的水质不出现问题,这样可以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A项正确。南水北调,使得长江的径流入海量相对减少,不会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B项错误。南水北调使长江的入海径流减少,可能使甲地咸水入侵的概率加大,,不会降低咸水入侵问题,C项错。长江口外海洋潮汐规律是由日、月、地球相互间的作用力产生的,不会受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D项错。 答案 (1)D (2)A,考向二 跨流域调水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2.2015广东文综,41(4)(5),14分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海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材料 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下图)。,(1)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6分) (2)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8分),解析 第(1)题,南水北调工程对该地带来的有利影响,既有自然方面(水量、气候、生物),又有社会经济方面(航运、养殖、旅游),要注意答题的完整性。第(2)题,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包括: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工业布局、强化监督制度、提高环保意识等方面。答题中要注意与当地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答案 (1)南四湖水量增加,湖面扩大,使周围地区气候湿润;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