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_2 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高效演练 人民版选修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91984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_2 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高效演练 人民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_2 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高效演练 人民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_2 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高效演练 人民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_2 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高效演练 人民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_2 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高效演练 人民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_2 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高效演练 人民版选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成立由镇委书记孙广东任组长,镇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镇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镇意识形态工作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2 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高效演练 人民版选修11.(2017吉林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公元8年,西汉外戚王莽代汉建新。建国后,王莽试图缓和社会矛盾,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称“王莽改制”。公元9年,王莽颁布了一道著名的变法诏令:“古者,设庐井八家,一夫一妇田百亩此唐、虞之道,三代所遵行也。秦为无道,厚赋税以自供奉,罢民力以极欲,坏圣制,废井田,是以兼并起,贪鄙生又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栏奸虐之人因缘为利,至略卖人妻子,逆天心,悖

2、人伦,缪于天地之性人为贵之义。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卖买。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敢有非井田圣制,无法惑众者,投诸四裔,以御魑魅。”诏令发布后的第三年,宣布取消“王田”“私属”制度:“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犯私买卖庶人者,且一切勿治。”汉书王莽传(1)根据材料指出王莽改制的目的。并概括公元9年王莽变法诏令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王莽改制失败的主要原因。【解析】第(1)题第一问目的,从“坏圣制,废井田,是以兼并起,贪鄙生”,可知目的是抑制土地兼并,从“建国后,王莽试图缓和社会矛盾,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可知目的是缓和

3、社会矛盾,维护统治;第二问内容,据材料分析概括即可。第(2)题从材料可知原因带有复古色彩,违背历史潮流,采用高压手段,不得人心等。答案:(1)目的:抑制土地兼并,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内容:全国土地改称“王田”,实行土地国有制,不得买卖;多占的土地分给宗族邻里;将奴婢改称“私属”,不得买卖;如果有人煽动人破坏法令,则将其流放至边境地区。(2)原因:带有复古色彩,违背历史潮流;脱离社会实际;触犯地主和官僚集团的利益;采用高压手段,不得人心;错误吸取秦亡教训。2.(2016全国卷T45)材料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

4、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解析】第(1)题概括内容注意语言精练,根据分值和材料中

5、的标点符号(句号)来确定归纳内容的要点数,要抓住关键信息“拓跋珪以前”“儒家礼制”“非太祖子孙”等。第(2)题改革的意义有课本依托,需要将课本内容与第一题相结合来组织答案。答案:(1)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2)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文化,表明改革决心;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减少改革阻力。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晏(刘晏,唐朝著名理财大臣)常以厚直募善走者置递相望,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食货轻重之权,悉制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诸道各置知院官,

6、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丰则贵籴,歉则贱粜,或以谷易杂货供官用,及于丰处卖之。刘晏因平准法,斡山海,排商贾,制万物低昂,常操天下赢赀,以佐军兴。虽拿兵数十年,敛不及民而用度足。”材料二“今天下财用无余,典领之官,拘于弊法,内外不相知,盈虚不相补远方有倍蓰之输,中都有半价之鬻,徒使富商大贾,乘公私之急以擅轻重敛散之权。今发运使实总六路赋入,凡籴买、税敛、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稍收轻重敛散之权,归之公上,而制其有无以便转输,省劳费,去重敛,宽农民,庶几国用可足,民财不匮矣。”续资治通鉴(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刘晏与王安石改革的出发点,并比较二者在具体做法上的不同之处。(2)根

7、据材料一、二,分析刘晏与王安石改革的共同影响,并简要谈谈对我国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一信息“丰则贵籴,歉则贱粜,或以谷易杂货供官用,及于丰处卖之”“敛不及民而用度足”可知刘晏改革的出发点是运用官府的力量平抑物价,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再根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王安石变法中的均输法有关,该项措施的出发点也是平抑物价,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第二问根据材料一信息“常以厚直募善走者置递相望,觇报四方物价”和材料二信息“今发运使实总六路赋入,凡籴买、税敛、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回答。第(2)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回答,刘

8、晏与王安石改革的共同影响是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另外也减轻了纳税户的额外负担,便利了市民生活;第二问根据刘晏与王安石改革的共同特点即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回答。答案:(1)出发点:平抑物价,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不同:刘晏设官员及时了解物价动向,设常平仓调节粮价;王安石设发运使掌控东南六路的赋税收入和市场动态,以“徙贵就贱,用近易远”原则进行政府采购。(2)影响:防止商人垄断市场,操纵物价,有利于社会稳定;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巩固了统治;减轻人民负担,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人民利益。启示: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4.(2016全国卷T45)材料八

9、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八旗将士领取饷银。甲午战败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1901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操习新式枪炮。1903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36镇,为常备军,服役期3年。在自愿基础上征募士兵,并有严格的资格限制。1906年,兵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后来又建立海军部。陆海军均由满人官员掌控,皇帝是最高统帅。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据清史稿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

10、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解析】第(1)题关键是确立一些角度进行比较,如可从机构组成、军事训练方法、兵种变化、武器改进等方面入手分析。第(2)题材料中已有所提及,即“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这是新军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然后再联系时代背景可概括出军事改革的其他方面的影响,如可从近代化角度回答出有利于中国军事方面的近代化。答案:(1)设立专门招募、训练军队的中央机构;仿西式军制及训练方式,采用西方征兵方式;有固定服役期限;使用新兵器。(2)确立近代陆海军制,提升军队战斗力,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进程;军事改革未能加强清政府统治,新军成为清政府的掘墓人。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对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