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人教版上册九年级化学课件:5.1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191887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人教版上册九年级化学课件:5.1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8届人教版上册九年级化学课件:5.1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8届人教版上册九年级化学课件:5.1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8届人教版上册九年级化学课件:5.1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8届人教版上册九年级化学课件:5.1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人教版上册九年级化学课件:5.1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人教版上册九年级化学课件:5.1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二(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质量守恒定律,请根据水通电分解的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水通直流电发生 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 和 ; 2.反应前元素的种类有 ,反应后元素的种类有 ; 3.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 ; 4.化学变化前后, 的种类变了, 的种类、数目、质量没变; 5.水通电分解的文字表达是: 。,温故知新,水通电分解时,参加反应的水与生成的氢气、氧气的总质量有何关系 ?,温故知新,在化学反应的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增大减少不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我认为。,实验探究,1.确定一个化学反应作为研究对象,2.选择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3.确定实验步骤,实验方案:,实验探究,天平指针不偏转,烧

2、杯内生成蓝色絮状沉淀,反应前的质量反应后的质量,天平指针不变,产生大量气体,气球变大,反应前的质量反应后的质量,实验探究,实验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没有变化。,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思交流:,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你能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吗?,交流共享,质量守恒的微观解释:,归纳总结,质 量 守 恒 定 律 的 发 现 史 早在300多年前,化学家们就对化学反应进行定量研究。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一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质量增加了。

3、 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较精确的定量实验法,在密闭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分解与合成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结论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你能分析出波义耳为什么和质量守恒定律失之交臂吗?,史海钩沉,镁条点燃后质量变大了,而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了,这两个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拓展应用,试着总结测定一个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质量时应怎样选择装置?,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应选择密闭装置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反思交流,应用一:据质量守恒进行简单计算 1.6g的碳在充足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22 g ,则有 g 的氧气参加反应。 2.有一反应ABCD,有10g A和5g B反应,反应结束后还剩余3g A,B无剩余,生成4g C,则生成D的质量为 。 应用二:推断物质的组成元素 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为:水 + 二氧化碳 淀粉 + 氧气,由此得出淀粉中一定含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依据是 。 应用三: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在化学反应 2XY2 + Y2 = 2Z中Z的化学式( ) A.X2Y3 B.XY3 C.X2Y6 D. X2Y4,学以致用,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惑吗?,反思感悟,学案上的“学以致用”,作业布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