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0 专题六 6_20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苏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91621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0 专题六 6_20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0 专题六 6_20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0 专题六 6_20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0 专题六 6_20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0 专题六 6_20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0 专题六 6_20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0 专题六 6_20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苏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成立由镇委书记孙广东任组长,镇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镇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镇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六 6.20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的c(Zn2)c(SO)D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答案:B解析:由图像可知,该原电池反应式为:ZnCu2=Zn2Cu,Zn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u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乙池中的Zn2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甲

2、池,甲池中发生反应:Cu22e=Cu,保持溶液呈电中性,进入甲池的Zn2与放电的Cu2的物质的量相等,而Zn的摩尔质量大于Cu的摩尔质量,故甲池溶液总质量增大,故B正确;原电池工作时乙池中进入甲池Zn2和溶解进入溶液里Zn2的物质的量相等,保证乙池溶液里c(Zn2)c(SO),故C错误;乙池中的Zn2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甲池,以保持溶液电荷守恒,阴离子不能通过阳离子交换膜,故D错误。22017广州二模某小组为研究原电池原理,设计了如图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X为Fe,Y为Cu,铁为正极B若X为Fe,Y为Cu,电子由铜片流向铁片C若X为Fe,Y为C,碳棒上有红色固体析出D若X为Cu,Y为Z

3、n,锌片发生还原反应答案:C解析:Fe比Cu活泼,Fe作负极,电子从Fe流向Cu,故A、B两项错误;若X为Fe,Y为C,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铜,则正极C上析出Cu,故C正确;Zn比Cu活泼,Zn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D错误。32017张家界模拟液流电池是一种新的蓄电池,是利用正负极电解液分开,各自循环的一种高性能蓄电池,具有容量高、使用领域(环境)广、循环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如图是一种锌溴液流电池,电解液为溴化锌的水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Zn2e=Zn2B充电时电极a为外接电源的负极C放电时Br向右侧电极移动D放电时左右两侧电解质储罐中的离子总浓度均增大答案:D解析:如

4、图是一种锌溴液流电池,电解液为溴化锌的水溶液,所以该电池的负极为锌,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溴为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Br22e=2Br,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与正极的电极反应式相反,所以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Br2e=Br2,故A错;在充电时,原电池的正极连接电源的正极,是电解池的阳极,而原电池的负极连接电源的负极,所以充电时电极a为外接电源的正极,故B错;放电时为原电池,在原电池中间隔着一个阳离子交换膜,所以Br不能向右侧电极移动,故C错;放电时左侧生成溴离子,右侧生成锌离子,所以放电时左右两侧电解质储罐中的离子总浓度均增大,故D正确。42017山西联考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查阅相

5、关资料知氧化性:Cr2OFe3,设计了盐桥式的原电池,如图。盐桥中装有琼脂与饱和K2SO4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烧杯的溶液中发生还原反应 B乙烧杯中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Cr37H2O6e=Cr2O14HC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从b到aD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SO移向乙烧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工作原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电化学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甲烧杯的溶液中发生氧化反应: Fe2e=Fe3 ;B项,乙烧杯的溶液中发生还原反应,应为Cr2O 得到电子生成Cr3;C项,a极为负极,b为正极,外电路中电流由b到a;D项,SO向负极移动,即移向甲烧杯。52017金丽衢模拟一种三室微

6、生物燃料电池污水净化系统原理如图所示,图中有机废水中有机物可用C6H10O5表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b电极为该电池的负极Bb电极附近溶液的pH减小Ca电极反应式:C6H10O524e7H2O=6CO224HD中间室:Na移向左室,Cl移向右室答案:C解析:从图中分析,可知a极附近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CO2,碳的化合价升高,说明有机物在a极附近失电子,a极为负极,A错误;b极附近NO发生反应生成N2,氮的化合价降低,说明NO在b极附近得电子,故b极为正极,发生NO10e12H=N26H2O,消耗氢离子,附近溶液的pH应增大,故B项错误;a极为负极,负极发生:C6H10O524e7H2O=6CO

7、224H,故C项正确;a极附近,有机物失电子生成H,H浓度升高。b极附近 H浓度降低,因此Na应移向右室,Cl移向左室,故D项错误。62017松江区模拟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中NH3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O2在电极b上发生还原反应B溶液中OH向电极a移动C反应消耗的NH3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D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答案:C解析:构成的原电池中,通入氧气的电极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正确;溶液中阴离子氢氧根离子移向负极a极,B正确;1 mol NH3反应生成氮气转移3 mol电子,1 mol O2反应转移4 mol电子

8、,根据电子转移守恒,消耗的NH3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C错误;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D正确。72017绍兴模拟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构成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此方法既能实现有效清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从左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右侧电极B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C电极A极反应式为2NH36e=N26HD当有4.48 L NO2被处理时,转移电子数为0.8NA答案:B解析:该反应中,二氧化氮中N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0价、氨气中N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所以通入二氧化氮

9、的电极是正极、通入氨气的电极是负极,放电时,电流从正极沿导线流向负极,所以电流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故A错误;原电池工作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防止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导致原电池不能正常工作,故B正确;电解质溶液呈碱性,则负极电极方程式为2NH36e6OH=N26H2O,故C错误;气体摩尔体积受温度和压强影响,温度和压强未知导致气体摩尔体积未知,所以无法计算,故D错误。8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0、A在熔融电解质中,O2向负极定向移动B电池的总反应为2C4H1013O2=8CO210H2O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24e=2O2D通入丁烷的一极是负极,电极反应为C4H10 26e13O2=4CO25H2O答案:D解析:A项,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在熔融电解质中,O2移向负极,故A正确;B项,电池的总反应与丁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相同,为2C4H1013O2=8CO210H2O,故B正确;C项,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在该极上是氧气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O24e=2O2,故C正确;D项,通入丁烷一极是负极,该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正确的电极反应式

11、为C4H1013O226e=4CO25H2O,故D错误。92017深圳模拟如图是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铜片表面有气泡生成B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换C如果将硫酸换成柠檬汁,导线中不会有电子流动D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变答案:C解析:铜锌原电池中,Cu作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上得电子生成氢气,所以Cu上有气泡生成,故A正确;原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LED灯发光时,电能转化为光能,故B正确;柠檬汁显酸性也能作电解质溶液,所以将硫酸换成柠檬汁,仍然构成原电池,所以导线中有电子流动,故C错误;金属性Cu比Zn、Fe弱,Cu

12、作正极,所以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变,仍然由Cu流向负极,故D正确。1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反应2KMnO410FeSO48H2SO4=2MnSO45Fe2(SO4)3K2SO48H2O设计如下原电池,其中甲、乙两烧杯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 molL1,溶液的体积均为200 mL,盐桥中装有饱和K2SO4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此原电池的正极是石墨_(填“a”或“b”),发生_反应。(2)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SO移向_(填“甲”或“乙”)烧杯。(3)两烧杯中的电极反应式分别为甲_;乙_。(4)若不考虑溶液的体积变化,MnSO4浓度变为1.5 molL1,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_mol。答案:

13、(1)a还原(2)乙(3)MnO5e8H=Mn24H2O5Fe25e=5Fe3(4)0.5解析:(1)根据题目提供的总反应方程式可知,KMnO4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故石墨a是正极。(2)电池工作时,SO向负极移动,即向乙烧杯移动。(3)甲烧杯中的电极反应式为MnO5e8H=Mn24H2O;乙烧杯中的电极反应式为5Fe25e=5Fe3。(4)溶液中的MnSO4浓度由1 molL1变为1.5 molL1,由于溶液的体积未变,则反应过程中生成的MnSO4的物质的量为0.5 molL10.2 L0.1 mol,转移的电子为0.1 mol50.5 mol。11某实验小组同学对电化学原理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1)如图为某实验小组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 _设计的原电池装置,反应前,电极质量相等,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12 g,导线中通过_mol电子。(2)其他条件不变,若将CuCl2溶液换为NH4Cl溶液,石墨电极反应式为_,这是由于NH4Cl溶液显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显此性质的原因_,用吸管吸出铁片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