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3《西游记》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90411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3.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3《西游记》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中语文 3《西游记》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中语文 3《西游记》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中语文 3《西游记》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中语文 3《西游记》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3《西游记》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3《西游记》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谈神说鬼寄幽怀,3.西游记,孙悟空大战红孩儿,孩子应该是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的,可孙悟空却遇到了不甚可爱、超级邪乎的红孩儿。这是谁家的孩子?他有什么不俗之处,竟然让神通广大的孙大圣也感到头痛?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摩擦?最后双方交手结果如何?阅读全文,你定会被曲折有致的故事情节吸引。,新课助读,自主梳理,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吴承恩的曾祖父、祖父都是读书人,任过县学的训导、教谕。但到了他父亲吴锐这一辈,由于家贫,入赘徐家,“遂袭徐氏业,坐肆中”,当起了小商人。吴承恩从小就很聪明,很早入了学,少年得志,名满乡里。除西游记外,他还创作有

2、长诗二郎搜山图歌和禹鼎记。,新课助读,自主梳理,吴承恩幼时跟随父亲遍游淮安近郊的古寺丛林,听来许多神奇的神话故事。他从小就有好听奇闻的习性,在读私塾时,经常瞒着父亲和老师,偷偷地阅读野言稗史。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爱好有增无减。30岁后,他搜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了,其中感触最深的是玄奘到天竺(印度)取经的故事。玄奘西天取经,前后十七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而他的弟子慧立、彦悰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

3、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院本中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新课助读,自主梳理,50岁左右,吴承恩写出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才得以完成西游记的创作。 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一部章回体神话长篇小说。,新课助读,自主梳理,1.注字音,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写汉字,新课助读,自主梳理,3.集词语 凶多吉少:凶害多,吉利少。坏的可能性大,好的可能性小。 明火执杖:今写作“明火执仗”。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公开活动(多指抢劫)

4、。 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有始无终: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 进退两难:进退都不好,形容处境困难。 三头六臂:比喻了不起的本领。 神通广大:形容本领极大,办法极多。 将功折罪:用建立的功绩来抵偿以前的罪过。 意懒心灰:灰心丧气,意志消沉。也写作“心灰意冷”“心灰意懒”。,新课助读,自主梳理,4.辨用法 (1)矗立 耸立 屹立 那矗立的山峰一座座拔地而起。 那苍翠的劲松耸立在险峰上。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 提示“矗立”“耸立”与“屹立”是一组近义词。它们都是动词,表示高高地立起,但三者也有一定的区别。“矗立”着眼于直,是直而高地立着。一般用于物,不用于人

5、。“耸立”着眼于高,高而突出地立着。“屹立”着眼于稳固。指人或物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形容坚定不可动摇。,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情不自禁 不由自主 听到自己被评为省三好学生的消息后,我情不自禁地笑了。 我也不很记得了。但觉自己身子不由自主,倒像有什么人,拉拉扯扯,要我杀人才好。 提示二者在 “自己控制不住”的意义上构成同义关系。二者的语义侧重点和适用范围有别。“情不自禁”侧重于指内心的感情无法抑制,只能用来形容整个人,适用范围较窄。“不由自主”侧重于指身体不受自己意识的控制,可以形容整个人或人的一部分,适用范围较宽。,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1.师父只管走路,莫

6、缠甚么“人轿”“骡轿”“明轿”“睡轿”。这所在,就有轿,也没个人抬你。 师父莫怪。若是跌伤了你的手足,却还好医治;若是被妖精捞了去,却何处跟寻? 点评:借助于谐音,由“人叫”孙悟空想出了“人轿”“骡轿”“明轿”“睡轿”,他一心要岔开话题,转移唐僧的注意力。 面对唐僧的斥责,孙悟空不急不躁,通过对事情大小、轻重的比较,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小说中孙悟空这样的话语比比皆是,一则表现了他对唐僧的忠心耿耿;二则表现了他处事机智灵活,说话幽默风趣,也与猴子的古灵精怪相吻合。,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2.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 点评:这是经典的俗语,讽刺了世态的炎凉、人情的淡薄。西游记描写

7、的是神仙鬼怪的世界,可是处处又有着现实社会的影子。,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从大战红孩儿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孙悟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提示:孙悟空是一个“三位一体”的人物,在他的身上,猴性、人性和神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首先,他具有猴的特点,“毛脸雷公嘴”,一副猴子相,喜欢吃桃子,做事总是毛毛躁躁,还有红红的屁股,永远变不去的尾巴等。课文中,他“将身一纵,跳上那巅险峰头”,则表现了猴子的机灵敏捷。其次,他是一个神,有着七十二变、筋斗云等无穷的神通,能够呼风唤雨,随意召唤天神地仙。再次,他具有凡人的性格特征。他很自信,当三藏在马上心惊时,他一再表示“只管走路,莫再多心。老孙自有

8、防护”。他时时细心警惕,才使得红孩儿一直没有下手的机会。他还幽默诙谐,当唐僧问道是什么人在叫时,他偷换概念回答说“师父只管走路,莫缠甚么人轿也没个人抬你”,既化解了唐僧的紧张,又转移了唐僧的注意力。,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他也有凡人的一些缺点。容易急躁、冲动,当师父被掳走后,心急之下,也赌气说过散伙的话。私下寻找师父,却“没个音信”时,也会舞动棍棒,随处乱打发泄一通。,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真,文学艺术创造的魅力 古今中外的文艺理论家、艺术家、美学家,在文艺实践中都深刻地认识到“真”是文学艺术创造的魅力,因而极力提倡文

9、学艺术的真实性。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提到“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他认为文辞的华美、想象的奇特都不能有损于文艺的真实。真实性对文学艺术创造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其主要特征在于: 首先,虚构的合理性,即艺术的真实。生活真实虽然为文学创造提供了原型,而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然而,艺术真实在根本上受社会现实生活的决定和制约的同时,又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这是因为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心理意识归根到底都是主体心理对现实生活的反映的产物。,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人们在评价文学作品时,总要把作家虚构的世界同社会生活相对照,寻找其间的联系,看其是否达到虚构世界与真实生活的“幻想的同一

10、性”,这并不是说作家必须正面、直接描写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事物,而是指作家对现实生活的任何夸张、变形、抽象,都可以让读者在想象的世界中理解和相信。有许多作品所描绘的,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或存在的。如西游记虽为神魔小说,但它“讲妖怪的喜、怒、哀、乐,都近于人情,所以人人都喜欢看”。小说中孙悟空七十二变时从身上拔下的毫毛,本来就是实际生活中猴类身上的实有之物,只不过对它的功用做了审美的歪曲而已,但这样的歪曲、虚构总是用真实情感,把人们带到一个与现实生活若即若离的艺术天地,让人反思、体味,从而体现出其虚构的合理性。,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其次,真实性具有客观性,非主观决定。我们所说的

11、真实,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事实。它不是由某个人或某个阶级的主观意志所决定的。应该说,客观真实是艺术真实的唯一源泉,一部文学艺术作品只有当它准确地反映了客观现实生活时才可以称之为具有真实性。 由此可见,文学艺术创造的真实性是结合其特点来谈论的,它是艺术真实与客观真实的统一。这种真实性是文学作品所应具备的最高品质,也是我们衡量文学作品的客观标准。,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 我只是一介书生,所以难免卖点书呆子气。每每看西游记,总觉得既然孙大圣可以日行千里,为何不背着唐僧一步西天,也省得一路上千辛万苦,还有这妖那精的惦记着唐僧肉。 如果一步西天,倒也爽快,只是师徒几人的关系恐怕也只能停留在“

12、酒肉朋友”的层次上了。所谓“患难见真情”:八戒虽色,却处处念叨着师父,偷了个西瓜还不忘分给师父半个;沙僧虽傻,却任劳任怨,甘心做大伙儿的下手;悟空虽狂,可师父有难,不也是不顾生死、降妖除魔吗?战场上结下的友情才是钢铁铸成的啊!倘若一切都太容易,那悟空充其量只是个开路的,沙僧充其量只是个脚夫,八戒只是逗大家开心而已,“取经”便是一个太无趣的故事了。,如果一步西天,唐僧倒是可以省去一路的担惊受怕,安心地吃斋念佛,朝发夕至,取回佛经。可所谓“出门长见识”,唐僧若只随徒儿们在云里雾里日行千里,又怎知这天底下人间的百态?敝人不才,未曾念过佛经,可也听说佛从人间来,人间酸甜苦辣尝尽,才换来“佛”超脱尘世的

13、感悟,写入佛经,施惠后人。不经历千难万险,唐僧又怎能真正领悟这佛经的精深意蕴?阳光总在风雨后啊! 真的可以一步西天,佛经取回,又怎么样呢?抑或,难道西天之行仅仅为了取回几本经书吗? 没有遇上白骨精,没有进过盘丝洞,又怎知世间的险恶?没有住过高老庄,没有下过龙王庙,又怎知世间的冷暖?人性中的怯懦如何除去?人性中的恶性如何摆脱?至性如何养成?高僧如何修炼?倘没有这一路历尽艰难的感悟,又怎可获得真经?,我们活在世上,总希望找这样的捷径、那样的捷径,感叹“一步登天”才是最大的财富。我们厌恶过程而只求所谓的结果,我们不管它是“猪肚”还是“蛇肚”,除了“豹尾”,我们什么也不要。所以今天我们还要防什么作弊,

14、防什么替考,防什么徇私舞弊,防什么假冒伪劣。 倘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条取经之路,以开放的心态迎接磨难,迎接考验;倘若每个人看到的不仅是鲜花掌声围绕的“豹尾”,更祈求一个丰富多彩的“猪肚”,那我们得到的又岂止是那几句赞美之词呢? 没有妖魔的取经之路,是一条南辕北辙的路。 品读提示这是一篇有着杂文“由头”的规范的议论文。三个分论点患难见真情、出门长见识、征程即真经,层层递进,很有见解,很有力度。结尾处,笔锋一转,针砭时弊,痛快淋漓。作者构思巧妙,文笔洒脱,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有时大词小用,有时举轻若重,有时粗俗,有时典雅,和谐交融。什么是上好的议论文?此文可为榜样有识,有趣;有板,有眼;有开,有阖。后来者不妨也试一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