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_1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案北师大版必修4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88836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_1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案北师大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数学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_1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案北师大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数学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_1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案北师大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数学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_1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案北师大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数学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_1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案北师大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_1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案北师大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_1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案北师大版必修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成立由镇委书记孙广东任组长,镇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镇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镇意识形态工作3.1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整体设计教学分析 与三角函数的定义域、符号的确定一样,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的推导,紧扣了定义,是按照一切从定义出发的原则进行的,通过对基本关系的推导,应注意学生重视对基本概念学习的良好习惯的形成,学会通过对基本概念的学习,善于钻研,从中不断发掘更深层次的内涵.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将“同角”的四种不同的三角函数直接或间接地联系起来,在使用时一要注意“同角”,至于角的表达形式是至关重要的,如sin24+cos24=1等,二要注意这

2、些关系式都是对于使它们有意义的那些角而言的,如tan中的是使得tan有意义的值,即k+,kZ. 已知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中的一个值便可以运用基本关系式求出另外的两个,这是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的一个最基本功能,在求值时,根据已知的三角函数值,确定角的终边的位置是关键和必要的,有时由于角的终边的位置不确定,因此解的情况不止一种,解题时产生遗漏的主要原因一是没有确定好或不去确定终边的位置;二是利用平方关系开方时,漏掉了负的平方根.三维目标1.通过三角函数的定义导出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并能运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进行三角函数的化简与证明.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应用:(1

3、)求值(知一求二);(2)化简三角函数式;(3)证明三角恒等式.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明了如何进行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三角恒等式的证明.3.通过同角三角函数关系的应用使学生养成探究、分析的习惯,提高三角恒等变形的能力,树立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课本的三个公式的推导及应用.教学难点:课本的三个公式的推导及应用.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思路1.先请学生回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然后引导学生先计算后观察以下各题的结果,并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猜想,教师点拨学生能否用定义给予证明,由此展开新课.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sin290+cos290;(2)sin230+cos230

4、;(3);(4).思路2.(直接引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是进行三角变换的重要基础之一,它们在化简三角函数式和证明三角恒等式等问题中经常用到,那么怎样把初中学到的那两个关系推广到任意角呢?可引导学生利用三角函数定义,借助单位圆将锐角推广到任意角,由此展开新课.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在以下两个等式中的角是否都可以是任意角?若不能,角应受什么影响?图1如图1,以正弦线MP、余弦线OM和半径OP三者的长构成直角三角形,而且OP=1.由勾股定理有OM2+MP2=1.因此x2+y2=1,即sin2+cos2=1(等式1).显然,当的终边与坐标轴重合时,这个公式也成立.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当k+,k

5、Z时,有=tan(等式2). 这就是说,同一个角的正弦、余弦的平方和等于1,商等于角的正切,我们分别称它们为平方关系和商数关系. 对于同一个角的正弦、余弦、正切,至少应知道其中的几个值才能利用基本关系式求出其他的三角函数的值.活动:问题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然后教师点拨学生思考这两个公式的用处.同时启发学生注意“同一个角”这个前提条件,及使等式分别有意义的角的取值范围. 问题可让学生展开讨论,点拨学生从方程的角度进行探究,对思考正确的学生给予鼓励,对没有思路的学生教师点拨其思考的方法,最后得出结论“知一求二”.讨论结果:在上述两个等式中,不是所有的角都可以是任意角,在

6、第一个等式中,可以是任意角,在第二个等式中k+,kZ. 在上述两个等式中,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一个,就可以求出其余的两个.知道正弦(余弦),就可以先求出余弦(正弦),用等式1;进而用等式2求出正切.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揭示了同一个角的三角函数间的相互关系,利用它可以使解题更方便,但要注意公式成立的前提是角对应的三角函数有意义;同时必须注意同角这一前提.应用示例例1 已知sin=,并且是第二象限的角,求cos,tan的值.活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学生应熟练掌握,先让学生接触比较简单的应用问题,明确和正确地应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与题设条件最接近的关系式是sin2+cos2=1

7、,故cos的值最容易求得,在求cos时需要进行开平方运算,因此应根据角所在的象限确定cos的符号,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地完成此题.解:因为sin2+cos2=1,所以cos2=1-sin2=1-()2=.又因为是第二象限角,所以cos0.于是cos=-,从而tan=.点评:本题是直接应用关系求解三角函数值的问题,属于比较简单和直接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关系式的用法.应使学生清楚tan=-中的负号来自是第二象限角,这也是根据商数关系直接运算后的结果.变式训练(2006上海,6)如果cos=,且是第四象限角,那么cos(+)=_.解析:cos=,且是第四象限的角,sin=-.cos(+)=-si

8、n=.答案:例2 已知cos=-,求sin,tan的值.活动:教师先引导学生比较例1、例2题设条件的相异处,根据题设条件得出角的终边只能在第二或第三象限. 启发学生思考仅有cos0是不能确定角的终边所在的象限,它可能在x轴的负半轴上(这时cos=-1).解:因为cos0,且cos-1,所以是第二或第三象限角.如果是第二象限角,那么sin= =,tan=,如果是第三象限角,那么sin=-,tan=-.点评:在已知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值但是不知道角所在的象限的时候,应先根据题目条件讨论角的终边所在的象限,分类讨论所有的情况,得出所有的解.变式训练已知cos=,求sin和tan.解:因为cos=0,且c

9、os1,所以是第一或第四象限的角.当是第一象限角时,sin0.sin=.tana=.当是第四象限角时,sin0.sin=例3 已知tan为非零实数,用tan表示sin、cos.活动:这是本节课本上的例3,目的是让学生考虑全面.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角的终边在什么位置;能否直接利用基本关系式求出sin或cos的值.由tan0,只能确定的终边不在坐标轴上.关于sin、cos、tan的关系式只有tan=,在这个式子中必须知道其中两个三角函数值,才能求出第三个,因此像这类问题的求解,不能一步到位,需要公式的综合应用.其步骤是:先根据条件判断角的终边的位置,讨论出现的所有情况.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利用基

10、本关系式求解.分情况求出cos,进而求出sin.解:因为sin2+cos2=1,所以sin2=1-cos2.又因为tan=于是由tan为非零实数,可知角的终边不在坐标轴上,从而cos=sin=costan=点评:要求学生灵活运用三角函数公式进行变形、化简、求解.需要学生认真细致分析题目的条件,灵活运用公式,需要较高的思维层次.变式训练已知cos0,用cos表示sin、tan.解:本题仿照上题可以比较顺利完成.sin=tan=知能训练课本本节练习1 1、2、3、4.课堂小结1.由学生总结本节课对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的推广及应用.通过例题变式训练,我们知道可用它来求三角函数值或已知的三角函数值中的一

11、个,表示它的其他三角函数值.2.教师集中强调,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作为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在高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应熟练掌握.要注意在应用平方关系时,其结果不唯一,注意根据角所在的象限来取舍或分类进行讨论.还必须注意“同角”这一前提,只有在这一前提下才能使用公式.3.注意公式的变形式的应用,如sin2=1-cos2,cos2=1-sin2,sin=costan,cos=等.作业课本习题18 1-4.设计感想1.本教案设计思路很清晰,分为两步:第一步将初中的同角关系式推广到任意角,第二步是公式的应用.使学生初步了解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的作用及用法.2.本教案设计突出了同角关系式的地位,本节看似简单

12、却作为全章的最后一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点应引起学生的注意,不是会背公式,会用公式就说明掌握了本节内容.3.本教案设计加强了解题步骤规范的要求,化简结果的简洁,分类讨论的取舍,象限角的判断等都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象限角的判定等逻辑思维能力,需要有较高思维层次.第2课时导入新课思路1.(直接引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反映了同一个角的不同三角函数间的必然联系.基本用途是可根据一个角的某一个三角函数值,求出该角的其他三角函数值;化简同角的三角函数式;证明同角的三角恒等式.本节课我们继续探究它的其他作用,由此展开新课.思路2.上节课我们知道应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需要注意角的象

13、限,需要注意同角,那么对于复杂的三角恒等式的证明,以及复杂的三角函数式的化简应怎么办呢?下面我们一起先来探究三角恒等式的证明问题.推进新课应用示例例1 求证:.活动:先让学生讨论探究证明方法,教师引导思考方向.教材中介绍了两种证明方法:证法一是从等式一边到另一边的证法,等式右边的非零因式1+sin,在左边没有出现,可考虑左边式子的分子、分母同乘以1+sinx,再化简;在证法二中可以这样分析,要让算式成立,需证cos2x=(1+sinx)(1-sinx),即cos2x=1-sin2x,也就是sin2x+cos2x=1,由平方关系可知这个等式成立,将上述分析过程逆推便可以证得原式成立.证明三角恒等

14、式的过程,实际上是化异为同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从化简开始,因此在证明三角恒等式时,我们可以从最复杂处开始.证法一:由cosx0,知sinx1,所以1+sinx0,于是左边=右边.所以原式成立.证法二:因为(1-sinx)(1+sinx)=1-sin2x=cos2x=cosxcosx,且1-sinx0,cosx0,所以. 教师启发学生进一步探究:除了证法一和证法二外你是否还有其他的证明方法.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由此可探究出证法三.依据“a-b=0a=b”来证明恒等式是常用的证明方法,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证法三:因为=0,所以.点评:这是一道很有训练价值的经典例题,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个题目.从这个

15、例题可以看出,证明一个三角恒等式的方法有很多.要证明一个等式,可以从它的任何一边开始,证得它等于另一边;还可以先证得另一个等式成立,从而推出需要证明的等式成立.变式训练求证:.分析一:从右端向左端变形,将切化为弦,以减少函数的种类.证明:右边=左边.分析二:由1+2sinxcosx立即联想到(sinx+cosx)2,这是公式的逆用.证明:左边=右边.例2 化简.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原式结果为cos440时是不是最简形式,还应怎么办?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诱导公式一化简为cos80,由于0,因此=cos80=cos80,此题不难,让学生独立完成.解:原式=cos80.点评:恰当利用平方关系和诱导公式化简三角函数式.提醒学生注意化简后的简单的三角函数式应尽量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