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印中常见问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182918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印中常见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移印中常见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移印中常见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移印中常见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印中常见问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移印中常见问题1、移印应注意哪些关键点? 移印是通过硅胶头作为中间体,把钢板上的图文转移到工件表面的一种特种印刷方式。移印最主要应注意工件、钢板、胶头、油墨四者之间的变化关系,例如钢板的深度、胶头软硬、形状、大小、油墨的挥发速度、油墨的特性、工件表面特征、工件的支撑、外界的环境控制等,只要能够处理好上述相关参数的变化,并加以调整,就能基本上了解移印的基本规律。以上只是谈谈简单的看法,具体操作必须依实际变化而应用,并在应用中学习掌握。2、丝印和移印稀释剂有什么区别? 移印和丝印稀释剂的区别最大体现在组成成分和挥发快慢上。其中因生产厂商不同稀释剂组成分有所区别,形成品质不同,不在这里讨论,主要讨论

2、移印丝印稀释剂挥发速度。移印要求开油水快干,避免胶头不能很好的实现油墨转移,丝印则要求慢干,以避免丝网堵网。但是在一定场合下,丝印开油水可以用于移印上(必须为同一性质的开油水),例如在干燥温度高的情况下,可以通用丝印开油水来调剂挥发速度。一般情况下,快干开油水不用于丝网印刷上,但可以用洗网。3、怎么判断钢板的深浅是否合适? 一般常规移印钢板的深度2.4m左右。如细小文字、线条2m即可。实体图文,则3m以上也适合,网点图文1.6m可能偏深了,所以具体的钢板深浅依图案以及对墨层的要求而定。又如同一种图文,若所印刷工件表面粗糙,麻面或光洁面,所要求钢板深度又有区别,要判断钢板的深浅,有两种有效可行的

3、方法。 依数据,用深度计测量钢板的深度,这方面要求有良好的数据管理才能对应。 依实际印刷结果,这方面需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经验,举例说明:如出现回油、图文模糊,较大的可能性为钢板太深。如出现气泡(砂眼),可能太浅。如果移印胶头在未印刷到工件时,胶头上油墨已偏向干固,则钢板太浅;如果胶头上油墨呈现不平整状,则钢板太深。4、红、白、淡黄、兰色胶头有什么区别? 胶头颜色多样化,主要是由于制胶头原材料颜色而决定的。从移印角度看胶头,颜色并不能对胶头的转移作用造成影响,影响胶头性能的因素主要是制胶头的材料和工艺,就是对胶头沾油和脱油的影响。所以从根本上讲红、白、淡黄、兰色胶头本质是相同,不同的只有颜色和实

4、现移印印刷功能效果上细微的区别。5、移印时,印刷后图案为什么常和版图对不上? 因为移印过程是通过有弧度、有弹性的硅胶头在平整的钢板上转移图案到各种不同形状的工件上。在转移过程中,因胶头压力和作用面不相同而影响胶头的变形程度,最终影响实际图案和菲林设计图案的差别。控制变形应控制胶头形状、胶头软硬、胶头大小、工件外形、工件固定、工件支撑力、胶头压力等相关国素。如确实偏差太大,可修改菲林以适应胶头的变形量达到理想效果。6、怎么判断移印稀释剂的挥发速度是否合适? 要判断稀释剂挥发是否适合于正常移印印刷,主要通过胶头上油墨和印刷完成后工件表面图案的效果判断。举例说明如下: 胶头在未印刷到工件上时,判断胶

5、头上油墨的状态,干固,稀释剂太快干。 印刷完成后,工件上图案出现起毛、拉丝现象,太快干;回油模糊;则太慢干。已成碎状,无粘附力,太快干;印刷不上,则太快干。7、为什么印刷时常出现气泡(砂眼)现象? 印刷出现气泡(砂眼)现象的原因多样化,但最主要集中在胶头、钢板、油墨三个方面。下面举出几个最可能产生气泡(砂眼)的原因: 胶头形状不合适,太平或弧形不对。 胶头中心点(最高点)印在图案上,形成空气排不出,产生气泡。 胶头发粘,破损、油污引起胶头印刷不良。 钢板蚀刻太深,由于油层厚,受油墨应力影响产生胶头粘油不完全。 钢板蚀刻太浅,油层不够厚。 油墨太稀或太慢干。 油墨太干或太快干。 刮刀把钢板上图案

6、处油墨给刮掉一部分。8、移印的适应范围如何? 移印主要是通过胶头完成转移过程,固印刷过程中受限于胶头的性能和形状。胶头有以下特征: 有弹性。 有弧形。 不可无限大。 所以移印的印刷范围从胶头的特征判断已有大概的轮廓,不可以印刷大面积的图案,但对不规则形状、凹凸不平的工件印刷一定大小的图文非常适用。是某些印刷所不能达到的。9、移印钢板是否只有一种? 移印钢板不只一种。从移印的原理分析,只要模版图文能完好的被胶头实现转移,这模版就能适用于移印。钢板只是一种俗称,移印钢板有许多种类,但使用条件或状况有所不同,有尼龙板、树脂板、10mm厚钢板、0.5mm或0.25厚油蛊钢板等,国内常用洛氏硬度为HRC

7、47左右,厚度为10mm的铬钢钢板。10、是否多个颜色的工件必须用多色机一次性印刷? 不一定,必须依工件和印刷套色的具体情况判定。如工件无定位或定位不佳,则需要多色套印,建议使用多色机型做一次印刷成型;如工件定位性良好,可用单色机作多色套印。如印刷四原色为基础的套色,最好一次性印刷,以便生产好控制色差。6.1胶头吸附的油墨少 油墨方面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黏度大时应加入稀释剂调整;钢板上油墨干了,应将钢板上干墨洗干净后重新放新墨;油墨的溶剂错放,用慢干或适合的溶剂调配油墨并控制印刷环境的温度。钢模板方面:图文蚀刻深度不够,重新制作钢板;用错了菲林,要更换菲林,使线条的精细度与钢板蚀刻深度相匹配;

8、蚀刻后钢板表面状态不好,更换新的。胶头方面:胶头太平,应采用一定角度的胶头;胶头表面粗糙造成吸墨难;胶头变形,此时必须给胶头吹风,保持原有的设计形状胶头表面有油而吸不上墨,只有清洗或更换胶头进入钢板强度太大也能引起吸附墨量的减少,应调整力度。 6.2胶头释放的油墨量少 油墨方面:油墨在胶头上干了,用慢干剂调墨解决;油墨黏度太低,胶头太湿,使头上吸附油墨太少,此时可用快干剂调墨。 钢板方面:蚀刻深度不够时,使胶头蘸不到更多的油墨;蚀刻图文太深时,当图文太细时,胶头也不能吸附太多油墨。因此,钢板上的蚀刻深度与图文的细度应匹配。胶头方面:当胶头平时,移印中与工件接触时存在气流排不掉,所以胶头应有一定

9、角度;胶头表面太粗糙引起的,更换胶头。其他方面:移印速度太慢时油墨存在黏弹性,使胶头释放墨量小;当移印环境温度大大超过20度时,墨中溶剂挥发太快,胶头上油墨挥发太快,所以最佳室温为18-20度。 6.3遮盖不够 油墨方面:油墨太薄或透明都会影响遮盖性,所以应选择色密度高的油墨和合适黏度的油墨。 钢板方面:当蚀刻深度不够时,胶头上吸附油墨量就少;注意钢板上图文深度与细度要匹配;钢板平面与胶头垂直放置,使胶头蘸墨均匀。 胶头方面:胶头太平不利于蘸墨,所以胶头要有合适的角度和形状,胶头表面疏松、太柔软会引起吸附油墨量少。 承印物方面:表面太油,移印前用酒精除掉;表面颜色太黑,要移印两次以上;表面粗糙

10、,可以更换硬胶头或更换油墨。 其他方面:刮墨刀太软,应更换硬的,使钢模图文槽内填满墨;注意在移印前应清洗模版和刮墨刀。 6.4多色移印的精细度不够 钢模版方面:当几色钢模版放置位置不对时,移印套色精度下降,或钢模版上图案制作的不好而造成精细度不够。 胶头方面:胶头未安装在中心位置;胶头大小不一或胶头硬度不一致;胶头在钢模版或承印物上的压力不均匀。 承印物方面:承印物要有一定的软硬度及其表面的平整度。 其他方面:定位、夹具和工件的固定等一定要可靠。 6.5图案变形 钢模版方面:制作时,几色钢模版图案应对齐,且对位可靠。 胶头方面:按图案选用合适的胶头和形状,面积过大或过小,胶头太软和太硬都不合适

11、,应调整。移印压力不能太大,切一定要保持均匀,在钢模版和承印物上的压力要一致。 承印物方面:工作材质不能太软,图案离工件边缘不能太近. 其他方面:夹具夹紧可靠、角度合适等,以保证图案对准胶头的最高中间位置。 6.6油墨的颜色与稿不对 油墨方面:移印墨层太厚,颜色搭配不当,油墨太透明或选错油墨等造成。胶头方面:形状不对、太软或表面太粗糙。 承印物方面:工件本身颜色太深时,应增加移印次数,或先用移印打底后再次移印,或更改材料。 6.7网点丢失 油墨方面:用了快干的稀释剂使墨层太厚同时网点消除;或墨层太薄时网点可见度下降等。 钢模版方面:调整钢版的蚀刻深度;控制蚀刻深度与图文细度的关系;选用专用于移

12、印的钢板材料。另外要检查底稿和照相底片质量及网点的合适类型。 胶头方面:胶头表面不能太粗糙,选用适合于圆点移印圆锥形状胶头。承印物方面:表面太粗糙也会影响移印网点效果。 6.8细线条集中 油墨方面:调整油墨的干燥性,干燥太慢容易引起细线条集中。钢版方面:不能蚀刻太深,精细图文蚀刻应分级进行,以达到细线条质量要求。 胶头方面:表面不能太粗糙,选用尖一些形状的胶头。 承印物方面:应预先定型处理,防止收缩变形。 6.9有气泡(小针眼) 油墨方面:黏度稍大,墨层太厚应调整黏度添加稀释剂。 钢版方面:图文蚀刻不好,用放大镜检查图文。 胶头方面:胶头受损或太软或形状不对选用尖且硬一些的胶头。 承印物方面:有静电或灰尘 其他方面:在制作钢版时所用底片质量、 钢版表面状况、移印周围环境卫生以及胶头上是否有赃物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