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78345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成立由镇委书记孙广东任组长,镇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镇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镇意识形态工作上饶县2019届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题,第题2分)1. 坊市制度在唐朝达到了顶峰,日中开市、日落闭市、严格的市门开合,表明坊市制度产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这一“合理性”表现在A. 适应对外开放和借鉴包容时代要求B. 保证了首都等大城市商品的及时供给C. 利于市民集中在坊区参议政治活动D. 对普通民众起到禁锢限制自由的作用【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坊市制度体现出商业活动有严格的时间空间限制,对普通民

2、众起到禁锢限制自由的作用,因此D项正确;A项内容与材料相反,因此错误;坊市制度不是为了商品供应而设立,因此B项错误;坊区属于居住区,不会进行参政议政活动,因此C项错误。点睛:坊市制度是对居民及商业活动的限制,这符合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因此此题要从这个角度来看;另外可以使用排除法。2. 商朝甲骨卜辞中,有许多卜问年岁丰欠与求年(求丰年)的记录,如云“贞求年于岳”“求年于大甲十牢祖乙十牢(用十组猪牛羊祭拜大甲,用十组猪牛羊祭拜祖乙)”。此类现象主要表明A. 商代社会生产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B.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起源较早C. 商代的农业生产技术有待提高 D. 农业是商朝社会的唯一生产部门

3、【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有许多卜问年岁丰欠与求年(求丰年)的记录”,即通过求神问卜祈祷丰收,说明商代的社会生产有着浓厚的迷信色彩。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CD项。3. 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中记载:“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赢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材料反映的农业生产形式的特点是A. 男耕女织 B. 自给自足 C. 集体耕种 D. 土地兼并【答案】B【解析】从材料“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赢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可以看出,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材料中不能反映,排除ACD项。点睛:自然经济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

4、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是从产品的用途上来说的,而不是从满足生产者需要的程度来说的。本题材料中的“闭门成市”说明了产品的用途。4. 大清银行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七月,除经营存贷项、买卖金银、折收期票、汇兑划拨公私款项、代人收存财物等业务外,还有承领银铜铸币、发行纸币等特权。该银行A. 是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B. 体现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性质C. 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D. 为洋务运动的官僚资本注入大量资金【答案】B【解析】从材料“除经营存贷项、买卖金银、折收期票、汇兑划拨公私款项、代人收存财物等业务外,还有承领银铜铸币、发行纸币等特权。”可知

5、该银行既有商业银行的业务同时还体现出中央银行的管理、发钞的职责。因此B项正确;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标志是传统手工业的衰败,因此A项错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是在19世纪6、70年代产生的,与时间不符,因此C项错误;洋务运动在1895年马关条约时已经破产,所以D项错误。5. 有“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功效,哺育西蜀大地,创造“天、地、人、水”和谐共存典范的水利灌溉工程是A. 龙首渠 B. 六辅渠 C. 大运河 D. 都江堰【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哺育西蜀大地”的水利工程就可以推断出都江堰,选择D项;龙首渠在陕西关中地区,因此A项错误;六辅渠也是在关中地区,因此B项错误;大运河

6、的地点贯穿好多省,比如江苏、安徽、山东等地,没有四川,因此C项错误。6. “它是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产物;它常用三种基本色:黄、白、绿作为釉彩。”该陶瓷是A. 东汉青瓷器具 B. 汉代绿釉陶器C. 宋代白瓷枕 D. 唐三彩【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常用三种基本色”,该陶瓷应为唐三彩。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不符合材料中的时间和颜色的界定,排除ABC项。点睛: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三彩釉陶始于南北朝而盛于唐朝,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因为常用三种基本色黄、白、绿,又在唐代形成特点,所以被后人称为“唐三彩

7、”。本题可以根据时间以及对该种陶瓷的描述选择答案。7. 后汉书方术列传公沙穆注引谢承书曰;“穆尝养猪使人卖之于市。”盐铁论散不足篇言:“负粟而往,挈肉而归。”这说明A. 农业生产呈现商品化趋势 B. 农民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C. 汉代人们的生活水平较高 D. 当时商品交换的形式单一【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穆尝养猪使人卖之于市。”和“负粟而往,挈肉而归。”说明养猪、农耕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因此A项正确;材料在讲商品交易,所以农民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错误,B项错误;无法体现生活水平高,因此C项错误;从材料来看商品交换的形式不单一,因此D项错误。8. 明末清初,在景德镇常驻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瓷器

8、的商人,他们按籍贯、按销地划分共有八帮。其中以宁、绍、关、广四帮势力最大,其他如行商、水客和小商、小贩来去频繁,无数可计。材料现象说明A. 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中心 B. 商帮出现于明初期C. 明代制瓷业利润非常高 D. 景德镇制瓷业发达【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在景德镇常驻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瓷器的商人”,说明景德镇制瓷业发达,全国各地商人纷纷到景德镇采购瓷器,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制瓷业发达不一定就是全国制瓷中心;B项与材料无关,材料不能反映商帮出现于明初期,材料主旨不是探讨商帮出现的时间;C项与材料无关,制瓷业利润情况材料没有反映。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

9、手工业的发展制瓷业的发展9. 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的报告指出:“改革中出现的股份制形式,包括国家控股和部门、地区、企业间参股以及个人人股,是社会主义企业财产的一种组织方式,可以继续试行。一些小型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产权,可以有偿转让给集体或个人。”材料表明当时我国A. 已经提出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B. 放弃了数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C. 决定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中心 D. 认识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对股份制形式的肯定以及允许小型全民所有制企业有偿转让给集体或个人,说明认识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从而进行改革。故答案为D项。中共十四大提出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A项;当

10、时还未放弃计划经济体制,排除B项;C项与材料反映的股份制改革不符,排除。10. 1877年,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蚕丝、茶叶,其出口比重分别为26.949.4,而到了1894年,这一比重则分别为26.2、24.9。这一变化可以折射出中国A. 出口商品种类的增加 B. 传统手工业的升级换代C. 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 D. 蚕丝出口数量保持稳定【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信息说明到1894年中国蚕丝出口比重稍微下降,茶叶出口比重大幅下降,这意味着,中国其他出口商品的增加,故A正确;BC不符合史实;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11. 18世纪晚期开始,普鲁士政府大力

11、支持工程师们到英国进行考察旅行,工程师们或伪装成顾客或卧底当工人想方设法进入工厂。这样的做法造成A. 英德政治矛盾日益尖锐 B. 英国开始保护机器生产技术 C. 德意志帝国开启工业革命 D. 普鲁扩大在邦国中的优势【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此时德国还未统一,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低下,故A错误;英国保护机器生产技术是普鲁士这种做法的原因,不是结果,故B错误;德国开启工业革命是在19世纪后期,故C错误;普鲁士通过这种做法,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从而扩大了咋邦国中的优势,故D正确。12. 1882年创办的公和永丝厂,是上海第一家华商缫丝厂。起初,厂内设备完全来自

12、国外,“指导厂务”的工程师,也请外籍人员担任。材料表明早期民族工业A. 对外资有依赖性 B.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C. 大多由外商投资 D. 积极吸收先进技术【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厂内设备完全来自国外,指导厂务的工程师,也请外籍人员担任”,说明早期民族工业积极吸收先进技术。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没有反映,材料涉及到的是设备和技术,排除A项;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公和永丝厂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排除B项;由外商投资则不属于中国民族工业,C项说法错误,排除。13. 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

13、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 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B. 国家“重商”政策确立C. 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D. 手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答案】C【解析】自然经济解体是鸦片战争后,伴随西方资本主义入侵而带来的社会现象,题干现 象出现的时间是明朝,故A 项错误;明清时期,封建政府执行重农抑商政策,并未确立 重商政策,故B 项错误;从题干“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可以 看出农村经济作物增多,导致农村经济结构变化,故C 项正确;古代中国属于农耕经济, 农业占据主导地位,手工业只是辅助,故D 项错误。14. 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农产品

14、价格曾经暴跌,直接导致很多地区的农村,无人愿意种地,也无人愿意买地做地主。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土地革命的蓬勃发展 B. 土地改革取得卓越成效C. 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D. 民族资本主义的新发展【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929年经济危机。根据材料信息“中国农产品价格曾经暴跌,直接导致很多地区的农村,无人愿意种地,也无人愿意买地做地主”具备了经济危机来临的表现,结合时间“20世纪30年代初”可知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冲击到了中国经济,故C项正确;土地改革不符合材料主旨,故A、B项错误;材料涉及信息是农业,无民族资本主义信息,故D项错误。点睛:1929-1933年资本主义的

15、经济大危机也直接波及中国,这体现出中国当时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一部分,会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因此本题选择经济危机。15. 1957年到1960年,中国城市化从155增长到197。1961年,政府又从城市动员了约一千多万人下乡。造成后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 政府调整工农业生产恢复经济 B. 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C.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计划完成 D.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答案】A【解析】1960年底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恢复农业成为工作重点故许多新进城服务于工业化的人口又回到农村。A项正确。B项是根据原因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五十年代开始出现知青上山下乡但规模不大。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时间不符。因此D项错误。16. 1649年荷兰莱顿大学教授科内利乌斯博特科伊在发表的茶、咖啡和巧克力论文中,极力推崇饮茶的好处。此论文客观上反映了A. 茶叶遭到了荷兰民众的抵制 B. 咖啡取代了茶叶的饮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