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丽 结题报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174693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晓丽 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孙晓丽 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孙晓丽 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孙晓丽 结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孙晓丽 结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孙晓丽 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晓丽 结题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转化学困生的思考与研究结题报告承办单位:荥阳市第一小学课题负责人:孙晓丽课题组成员:陈 贤联系电话:64661103如何转化学困生的思考与研究一、课题的提出1研究的背景目前人类正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整体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把“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指导思想,研究语文学困生的学习问题与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一致的。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成就颇丰,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起到积极作用,但是涉及语文学困生学习的研究很少。目前尚缺乏对语文学困生问题的系统理论阐述,只有零星的关于语文学困生的学习研究。研究语文学困生的学习问题与当前语文教学改革

2、的现状是吻合的。 我校学生来源复杂,外来打工子女、留守学生多,部分学生家长文化水平偏低,缺乏对孩子有效的教育和辅导。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不同,两级分化现象比较严重,若教师不对症下药,不注意研究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其转化方法,势必造成学生间差距越来越大,整个班级的语文学困生一定会呈上升趋势。语文学困生的大量存在,成为制约学校教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2研究的意义对于教师而言,学困生的研究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是一个困挠万千教师的问题。该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参与教科研的意识,养成善于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及时分析问题的习惯,找到学困生成因的个性和共性,更好地因材施教;还能转变教学理念,树立发

3、展性评价观。作为一个课题对学困生进行研究,变过去仅靠观察和印象对学困生的断定,为依据科学的分析对学困生进行分类;变过去对学困生研究的自发性、随意性为自觉性、系统性。在我们县城学校中,类似于我校这样的学校不在少数,我校的成功研究将会为兄弟学校提供经验,给兄弟学校学困生的转化树立信心。我们的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既是对实施素质教育的贡献,也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实现教育公平所作的最基础的工作。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语文学困生:在学习语文学科上存在困难的学生。具体地说:语文学困生在智力正常的情况下,在语文学习中(如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等等)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额外的督促和辅导,有的甚至需要特殊的教育与

4、帮助。成因:语文学困生形成的原因。转化策略: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促使学困生的语文学习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语文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提高,情感意志得到培养。三、 本课题组成员均有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目前也正从事语文学科教学,为了研究更有针对性,更体现专业性,我们把本课题的研究对象限定在语文学科的学困生上,旨在找出成因,实践转化对策,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其他学科的学困生在本课题中暂不涉及。本课题所研究的语文学困生,又称语文学业不良的学生,是指智力正常,但语文学习效果低下,学习困难而达不到规定学习要求的学生。四、课题研究过程本课题的研究我们经历了以下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在本阶段,我们主要采

5、用文献研究的方法,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了教育心理学中有关“学习理论”,为从事课题研究提供正确可靠的理论依据。我们拟定学习思考题供课题组成员统一学习,每位成员专门准备一本学习笔记本,广泛查阅教育理论书籍与教学研究资料,搜集了解国内外有关学困生研究的已有成果、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为我校课题研究的经验借鉴。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在本阶段,我们主要通过调查研究,收集整理出了语文学困生的一些主要表现:1、识字能力差:随着识字量不断增加,学生对音、形、义等方面有相似之处的汉字容易造成张冠李戴的现象,每次听写、默写错误百出。2、朗读水平低:我们曾对三年级的55位语文学困生进行过一次课文朗读能力的检测,朗读情况记

6、录如下:错字329个,平均6个;漏字211个,平均4个;添字162个,平均3个;回读274次,平均5次;破句157个,平均3个。结果可见,学困生对于学过的课文想做到基本的正确、流利也显得非常困难,更别提有感情了。3、课外阅读少:在对学困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只有17的学生经常阅读课本以外的读物,有53的学生认为自己阅读能力很差。对于为什么不读课外书的回答,主要有:读课外书没有看电视带劲,家里没有课外书可读,语文老师没有要求,家长舍不得给钱买课外书。阅读量的缺乏造成学生语言词汇的积累不丰富,听、说、读、写方面不能触类旁通,面对短文阅读等理解性比较强或灵活性较高的题目,学困生往往就寸步难行了,最直接

7、的见证就是检测时试卷上大片的空白。4、交流限于听:许多老师都在为营造课堂上争先恐后发言的氛围而使劲浑身解数,但细心的听课者透过如林的小手,会发现每节课上总有那么几位低着头躲在繁华背后“与世无争”的“忠实听众”,他们往往都是学困生。他们已经习惯了在一旁默默地看、默默地听,对其他同学的表现不提任何意见,更没有主动站起来大声反驳别人的勇气。热闹的课堂让他们不知所措,力不从心,只能被动地接受灌输。5、写作质量差:大多数语文学困生不懂得审题,对写作的要求无法领会。他们笔下的文章总显得空洞、干瘪而又不合规范,语句不通顺,错别字成堆,同学不愿看这样的文章,老师对这样的文章也持冷淡态度。6、作业习惯糟:学困生

8、之所以形成,说到底跟他当初刚入校时的作业习惯有很大关系。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学困生平时当堂训练作业都无法正常完成,书写速度慢,书写质量也很糟糕,不少题目在动笔之前老师一般都要简要地提示一下,但轮到动笔时依然不会。课外的家庭作业更是学困生的拦路虎,除了抄写类的作业偶尔能够去做做外,其他稍带点开放性的作业就束手无策了,其实也是怕动脑筋思考。第二天早上交作业时便找种种理由得过且过,许多老师也习惯了他们的理由,睁只眼闭只眼就过去了。长此以往,更是形成了恶性循环。对语文学困生的表现有了上述大概把握后,我们又对具有典型特征的学生建立个案登记表,并进行深刻、准确地观察了解,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学困生自身三

9、方面访查了学困生的成因:1、学校教育中的责任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语文学困生的形成也一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应该说,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初的起点差距并不会很大,但随着语文学习的深入,在识字、朗读、理解、表达、写作等方面会呈现一些不同步的现象,这应该是正常的。但我们的语文老师却习惯于用一把尺子量学生,没有针对彼此间的差距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如课堂中的提问没有层次性,学困生一节课几乎没有开口回答问题的机会,表达能力能不受影响吗?教师教学中滔滔不绝讲解的现象还很常见,而留给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朗读的机会很少,长此以往,他们的朗读能力越来越低。单纯考虑布置作业时教师自身的省力,一刀切现象

10、习以为常,让学困生跟着优等生一起去啃那让人头疼的作业,岂不疼上加疼?种种不得法的做法让一群本来步调基本一致的孩子越拉越开,而我们的老师,此时仍然缺少补救的决心和措施。据我们的调查,发现有83.8的教师除了在学困生作业做错时进行辅导外,几乎没有举措,17.2的教师甚至没有对他们进行辅导的习惯。随着差距的越拉越大,一些教师认为他们已经无药可救,“无奈之下”撒手不管,于是他们的学习债务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直至无力偿还而心灰意冷、自甘消沉。2、家庭教育中的责任统计中我们还发现,不少学困生的家长自身文化素质也比较低,家庭物质生活普遍较差。父母们为了生计终日劳碌奔波,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58%的家

11、长很少检查甚至从不检查孩子的作业,即使检查,也有62%的家长只停留在翻看和口头检查上,更不用说给孩子另外布置作业并辅导孩子的作业。调查显示,有84%的家长晚饭后不是加班就是看电视、聊天、打麻将,放在孩子课外学习上的注意力少之又少。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家长,使这些学困生在回家以后的学习和教育几近空白。可以想想,一个在学校里就学得很累很吃力的学生,回家后还是得不到父母的帮助,学业负担之重让他们怎么承受?久而久之,他们非但追不上班里的其他同学,距离反而会越拉越大。3、从学困生自身方面看学困生的形成除了上述两个方面的客观因素外,其自身当然也有推卸不了的责任,这其中,又数惰性最为主要。根据平时教学中的观察

12、,我们发现绝大多数语文学困生都怕上语文课,表现在课堂上总是无法专注地听老师讲课,想其他事情、发呆、讲空话或者做小动作。不少学困生对教师布置的作业想做,但抱着应付的态度,抄袭甚至懒得做。有些稍难一点的需要思考一下的问题,不愿去思考,有时还埋怨教师对所教的知识要求太高,难以接受。惰性之外,这部分学生身上还存在着严重的自信心不足。就说朗读吧,语文学困生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回读现象特别多,究其原因,还是由于自信心不足,读完该句后, 老是不由自主地再回看这一句,惟恐读错了,而往往此时嘴又情不自禁地跟着活动起来,从而导致接连的回读现象。在与学困生的座谈中,我们也听到了一些喜欢语文的声音,但又时不时感受到担心

13、自己学不好,完不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敢提问,不敢回答等等焦虑。另外,我们在多轮的试验中发现,70%左右的学困生记忆能力都比较弱,对学过的知识记不住或容易遗忘。课题组教师以集体的智慧与热情对语文学困生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跟踪调查与成因分析后,有的放矢地展开了各项转化工作:(一)倾注更多关爱,帮学困生找回自信畏惧、从众、惰性等心理障碍是多数语文学困生的共性,还有,与其他学生相比,他们的情感显得更敏感、更脆弱,心灵更易受伤害。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对他们倾注更多的关爱,帮他们找回学好语文的自信。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充分的尝试:1、让学困生上课有声音。我们要求全体语文教师充分重视学

14、困生的地位,课堂教学中要“目中有人”。如教学设计要考虑到学困生的接受能力,教学中要通过一些简单的操作和提问来培养学困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比如读写字词,回答全文有几个自然段等,合作学习时要合理分工,让学困生也能够获得锻炼的机会。其次,要值得到学困生进行表扬和赞赏,以消除他们胆怯和自卑心理。2、创新学习评价方式。对于书面可评价的介质,我们一改原来等级制评价中“不及格”或“太差”一类的评价词语,代之以“加油”、“有进步”、“继续努力”等激励性的词语,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希望,唤起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欲望。3、设立“学困生知心话筒”。学困生在学校里受排挤、轻视,内心的苦恼有话而无处可说。我们就从电话入手,每位

15、语文老师公布自己的联系电话,叮嘱学困生有心里话或疑惑拨打电话与老师诉说。如果学困生不敢主动诉说,我们就主动找学困生交谈,换取他们的主动。(二)构建辅助网络,与学困生共度难关在学习中遇到难处无人相助时的那份孤独不是一般优秀学生能够体会的。我们在与学困生的座谈中了解到,不少学困生最初也只是遇到了一点小小的问题,比如某个字不认识了,某句话的意思没有弄懂,或某个词语不知道怎么用在句子里去等,但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帮助,加上他们又不敢求教别人,致使小问题越积越多,直至到了今天这种状态。因此,给学困生构建一个完善的互助网络,让他们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得到有效及时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课题组在对全校各班的语文学

16、困生进行全面把握后,以班为单位,在优等生与学困生之间建立“一帮一”、“手拉手”辅助网络,让优等生辅导学困生释疑解难,监督、提醒学困生完成学习任务,如:听写词语、朗读背诵课文、练习写日记等。而“学困生”则发挥其各自的长处,影响和带动优等生参加文体、社会实践、家务劳动等活动,让学生在这种平等互助的心态下,建立“团结向上、互助友好”的班队集体,营造一种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良好学习竞争氛围。(三)指导学习方法,帮学困生提高语文素养1、提高学困生的识字效果。前面所述,学困生普遍存在记忆能力弱的劣势,这种劣势对于识字是非常不利的,许多学过的字,等到要默写时,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反复抄写,效果依然不佳,这证明了默字的水平不受抄写的遍数所决定。为此,课题组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如图解识字法、猜谜识字法、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