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法学院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2165001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厦门大学法学院自考本科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厦门大学法学院自考本科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厦门大学法学院自考本科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厦门大学法学院自考本科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厦门大学法学院自考本科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厦门大学法学院自考本科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大学法学院自考本科毕业论文(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论文题 目:论我国宪法文本中的民族关系条款 姓 名:余建明学 院:法学院系:法律系专 业:法学年 级:学 号:020308100012指导教师(校内):周刚志 职称:副教授指导教师(校外): 职称:2010年3月16日论我国宪法文本中的民族关系条款摘要 宪法文本中涉及民族关系事务的条款,即是民族关系条款。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依据不同标准,将民族关系条款分为不同的类别。宪法序言中关于民族关系的表述是民族关系条款的基点,宪法第四条则是民族关系条款的核心条款。在宪法文本中,民族关系条款的实质内容、基本结构和数量是其具体表现形式,这些要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

2、事实决定了民族关系条款是我国宪法文本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条款。经由这一类条款而形成完善的民族关系制度是实现我国民族关系和谐的基本路径。关键词 宪法文本 民族关系条款 表现形式On Peoples Relation Articles in the Constitution of ChinaAbstract The articles concerning to the relation among peoples in the constitutional text are the articles of peoples relation. These articles can be divided

3、into some typ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tandards. The statement about relation among peoples in the preface of the constitution is the base point of the articles of peoples relation, while the fourth article is the core article among the articles of relation among peoples. In the constitutional text

4、, the substance, basic structure and quantity which have different manifestation in the different stages are the specific performance of these articles.Peoples relation articles are very important which depends on the fact of a unified multi-ethnic country. To form perfect system through these artic

5、les is the basic path to achieve harmony relation among peoples.Key Words Constitutional text Articles of relation among peoples Manifestation目 录引 言1第一章 宪法文本中的民族关系条款的含义2第一节 何谓宪法文本中的民族关系条款2第二节 民族关系条款的特点和分类4第二章 我国宪法文本中的民族关系条款的基点和核心7第一节 民族关系条款的基点7第二节 民族关系条款群的核心条款8第三章 民族关系条款在我国宪法文本中的表现形式10第一节 历年宪法文本中的民族

6、关系条款10第二节 民族关系条款的数量与结构15结论:如何经由民族关系条款实现和谐的民族关系17致谢语19参考文献20引 言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历史长河中,历代政府都十分重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民族关系处理妥当与否亦深刻地影响了、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将来也必定深刻影响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和长远发展。1民族关系无小事。如何在全球性的民族分离主义复兴和民族分离活动高涨的大背景下2,妥善地处理56个民族之间的关系,如何继续深化发展我国宪法规定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乃是摆在当前我国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理念在于,一切重要的社会关系均须由宪法国家

7、的根本大法作出基本的、也是效力最高的规范。和谐的民族关系对我国而言,其重要性不容置疑。因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以下简称五四宪法)、1975年宪法(以下简称七五宪法)、1978年宪法(以下简称七八宪法)以及历经四次修订的1982年宪法(以下简称八二宪法)均对民族关系作出了重要的规范。这些规范是处理我国民族关系的基本依据。从法学的视角研究民族关系,宪法上的民族关系条款无疑是起点。研究民族关系的论文可谓蔚然可观。但是,从宪法文本的角度研究民族关系的论文却极为罕见。然而,一个基本事实是:“从宪法文本中寻找资源和依据,已然成为部门法研究的一种有力的论证方法

8、和思考进路。”3对于民族关系问题而言,也是如此。科学制度建构的起点在于宪法文本,经由宪法文本的规定,生成一系列根本的、科学的民族关系制度,是实现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的基本路径。正因如此,专注于宪法文本中的民族关系条款,将有益于深刻认识、领悟和评判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的基本制度。曾宪义先生曾说:“这样做的目的当然不是要从本本出发,而是首先要清楚本本上是怎样规定的,为什么这样规定,然后再来看看实践中究竟怎么样。”4第一章 宪法文本中的民族关系条款的含义第一节 何谓宪法文本中的民族关系条款一、宪法文本宪法文本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研究价值。5一般而言,宪法文本是宪法内容的物质载体,主要是指实行成文立宪主

9、义国家立宪机关制定的宪法典,客观上,这种宪法典表现为成文的文本记载形式。有学者将宪法文本区分为文字文本和非文字文本,并认为文字文本是通过宪法或宪法性法律文件以某种文字的形式表达或存在的宪法,包括成文宪法和部分不成文宪法;而非文字文本则是指不是通过宪法或宪法性法律文件以文字的形式而是以其他某种形式存在的宪法,这一类宪法并非通过制宪者以明确的宪法条文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又具有文字文本宪法的性质、意义和功能,它们主要出现在不成文宪法国家。6因此,在论及宪法文本时,将其限定在成文立宪主义的范围内,可能会产生遗漏。本文提出,宪法文本主要是指实行成文立宪主义国家立宪机关制定的宪法典,这一表述并未排除非成文

10、立宪主义国家的不成文宪法文本。然而,为了方便本文论述的展开,本文对民族关系条款的讨论仅限定于成文形式的宪法文本,宪法判例、宪法惯例及宪法观念等文本形式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内。宪法文本具有客观实在性。从其形式特征来看,宪法文本具有统一且完整的文本形态;其内在的结构也是完整统一的,具有高度严密的逻辑自洽性。在本文中,宪法文本与宪法典表述的是同一客观对象,两者仅在名称的表述上有所差异。因此,宪法文本中的民族关系条款与宪法典中的民族关系条款所表述的亦是同一客观对象。二、民族关系在我国,宪法是根本大法。宪法具有根本法的地位,乃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第一,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第二,在法

11、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第三,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以上第一个因素表明,宪法所规定是国家最根本和最重要的问题。因此,我国宪法文本中有大量条款涉及到民族关系问题。这既是新中国对历史上形成的多民族共同生活、共同发展之事实的宪法确认,也是国家十分重视民族关系的直接体现。从我国宪法文本的具体规定看来,民族关系是指我国56个民族之间的关系,其中,从根本上决定着民族关系发展态势的是汉族和各个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所以,宪法文本重在规范汉族和各个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以历史的维度作为观察视角,我们可以发现,真正对国家长久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的正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任何朝代

12、的政府,只要处理好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那么民族与民族之间就可藉由互相融合的良好态势产生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巨大合力。因此,就我国宪法文本来说,民族关系条款是用以调整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的宪法条款,其中主要是调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三、条款(一)条款等同于条文条款是一个更为书面化、更具有专业术语特色的名词,条文则是一个更倾向于口语化的名词,但这并不妨碍它们表征同一概念。条者,款也,项也;款者,法令、规章等分条列举的项目,与条基本同义。故此,条款在此可解释为法令、规章等分条列举的项目。从此意义看,条款与条文当属同一概念。法律文件的结构一般由以下项目组成:章、节、条、款、项,如宪法文

13、本的结构就是这样划分的。章是最大结构单位,项是最小结构单位,条居于款之上,款居于条之下,条之下必定有款,有时一个条文仅仅有一款,此时外观上条直接等于款;在款的数目等于或超过两款时,条与款就判然有别了。以我国宪法第四条为例简单说明条款之含义: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4、。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对于该条,可作如下分析:1既可称上述内容为宪法的第四个条款,也可称为宪法的第四个条文。2该条位于宪法的第一章,第一章之下没有分节。3该条含有四款。据此,条与款在文本结构中有着显著的不同点。条款的称谓大约也是从此演绎而来的。(二)条款与规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条款与规则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主流观点认为,法律的构成要素有法律原则、法律规则和法律概念。其中,法律规则的构成要素又分两要素说和三要素说:两要素说认为法律规则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构成;三要素说认为法律规则由假定、处理、制裁三部分构成。7由此可知,条款不等于规则

15、。一个法律条款未必完整地包含假定、处理、制裁三个要素,有时需要数个条款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条款的判断标准在于:法律文本中是否注明第某某条,如果注明了第几条,则该段文字构成一个法律条款。而规则的判断标准完全是内在的,具有实质性的规定意义,只有在满足上述两个要素或三个要素时,才能将其称之为规则。其联系在于:有时一个条款因具备了规则所要求的要素,所以也构成了一个规则,有时几个条款才构成一个规则。概言之,谓之宪法文本中的民族关系条款,是指统一的宪法文本中关涉民族关系的条款。此类条款调整的基本对象是民族关系,它关联着三个概念:宪法文本;民族关系;条款。分析的基本方法是:依据条款调整的对象是否是民族关系,从宪法文本的序言和共计一百三十八条的条款中择取调整对象为民族关系的条款,作一个文本角度的分析。第二节 民族关系条款的特点和分类一、民族关系条款的特点正如前述,民族关系条款是指统一的宪法文本中关涉民族关系的条款,这是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