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市长致辞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164519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 市长致辞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年 市长致辞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年 市长致辞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2年 市长致辞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2年 市长致辞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 市长致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 市长致辞(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全省农村公路检查汇报会上的致辞 市 长 朱晓东(2012年8月28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在这金风送爽、硕果飘香的美好季节,我们荣幸地迎来了全省农村公路观摩检查组的各位领导,在此,我首先代表永济市委、市政府,向参会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多年来给予永济交通事业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永济古称蒲坂,史为舜都,全市国土面积1221平方公里,辖7镇3个街道,265个行政村,总人口44.7万,1994年撤县设市。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打造“五个永济”,建设黄河中游地区明星城市的战略目标,积极探索非煤县市转型跨越发展新路子,奋力进取,扎实工作,县域经济呈现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2、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永济目前是全省唯一一家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省唯一一家县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县市,去年又被确定为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市。在推进永济转型跨越发展进程中,我们坚持将公路交通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近年来,累计投资6亿余元,对全市600余公里县乡公路进行了提档升级,在主要镇、村之间建成了六大乡村道路循环圈,实现了“村村通水泥(油)路全覆盖”、“街巷硬化全覆盖”。全市搭建起了长达400余公里的“四横六纵”公路网络骨架,形成了户户相接、巷巷相通、村村相连,镇办小循环、全市大循环的公路网络化新格局。在抓好公路建设的同时,我们坚持“建养并重”,深入开展“农村公路管理

3、养护年活动”活动,把全市1400余公里县、乡、村三级道路全部纳入养护管理范畴,通过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建立健全了“分级管理、队伍建设、资金筹措、养护方式、考核奖惩、路政管理”六大工作机制,实现了农村公路由“重建轻养”向“建养并重、均衡发展”的转变,达到“有建必养、养必优良;有路必管、管必到位”,有效保护了路产路权,为促进全市转型跨越发展营造了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抚今忆昔,我们深深感到,我市农村公路建养工作之所以取得长足发展,得益于全市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和奋力拼搏,更得益于省交通厅、运城市交通局长期以来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近年来,你们不但在业务上给予了我们强有力的指导,而且在项目、

4、资金方面都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倾斜和支持,在此,代表永济市委、市政府对上级交通部门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这次各位领导莅临我市检查指导工作,既是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也为我们更好地推进公路建养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恳请各位领导对我们工作中的不足批评指正,对我们的疏漏多多包涵,把宝贵经验留下来,把意见建议留下来,互相交流,共同提高。我们相信,有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有省、运城市交通部门的关心支持,我市的交通事业一定能够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最后,祝各位领导、各位朋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事业、生活更上一层楼!谢谢大家!永济市基本情况简介永济市地处山西省西南端,秦、晋、豫三省交汇的黄河金三角区

5、域中心。全市国土总面积1221平方公里,辖7镇3个街道,265个行政村,总人口44.7万人。永济历史悠久,古称蒲坂,史为舜都,后改为泰州、蒲州,一直是古河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唐朝时,曾两建中都,蒲州城成为当时全国六大雄城之一;清雍正年间设置永济县名,一直沿用至今;1994年元月,撤县设市。永济现代农业发展较快,是山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县市之一。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便利的水利条件,大力发展粮、棉、果、菜、畜等主导产业,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全市形成了肉鸡加工、油脂加工、芦笋加工、果蔬汁加工和乳制品加工五大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220个龙头企业,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2个、省级农业产业

6、化龙头企业5个、运城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个,农产品加工转换率达到72%,年销售收入达到57.55亿元。同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36家,组建农民经纪人队伍1600人,带动永济及周边20万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对全市农民在农业产业领域增收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为促进农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永济工业产业优势突出,是山西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市之一。以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市为契机,坚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推进工业新型化的战略重点,把产业技术升级改造放在壮大工业经济、促进转型跨越的重要位置,不断提高企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工业经济取得了长足

7、发展。目前铝深加工、机电制造、现代农产品加工、化工、高新技术五大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初具雏形,机电制造、铝深加工、化工装备制造、医药化工、现代农产品加工五大优势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市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达到50家。2011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完成235亿元,同比增长47.7%。永济市旅游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是山西省县级城市中唯一一家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永济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境内古迹景点星罗棋布,著名景点有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老峰、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普救寺、被誉为“国宝”的唐开元大铁牛等,“舜都蒲坂、大唐蒲州、爱情圣地、旅游名城”是永济的旅游名片;以舜帝为核

8、心的根祖文化、以西厢记为代表的戏剧文化、以柳宗元文化为代表的诗歌文化等本土文化源远流长,是山西省十大文化强县之一。永济城市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是山西省人居环境最优良的县市之一。市区建成区面积达到23平方公里,在全省县级城市中,率先实现统一供水、统一供热、统一污水处理、统一供气、统一垃圾处理。九路八街城市道路骨架基本形成,城区道路总长达到60公里;建成了樱花园、柳园、涑水河滨河公园、舜帝山森林公园、蒲园五大城市景观公园,绿化覆盖率39.53%,绿地率达到33.02%。空气质量连续多年名列全省前茅,连续十多年荣获山西省卫生城市称号,已成为全省人居环境最优良的城市之一。近年来,永济市紧紧围绕建设实力永

9、济、魅力永济、宜居永济、公平永济和幸福永济,打造黄河中游地区明星城市奋斗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06.79亿元,同比增长17.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7.75亿元,同比增长25.1%;财政总收入达到6.3709亿元,同比增长5.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86亿元,同比增长6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93元,同比增长23.5%;农民人均纯收入7120元,同比增长21%。永济近年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食品工业百强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一生要去的66个旅游文化大县

10、之一”、“中国十大投资环境最佳城市”等荣誉称号。一、2012年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任务完成情况1-9月份,我市生产总值预计完成77.4亿元,同比增长10.1%,完成全年目标的60.8%;财政收入完成46661万元,同比下降1.0%,完成全年目标的69.8%;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1818万元,同比下降4.8%,完成全年目标的85.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亿元,同比增长67.7%,完成全年目标的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9.09亿元,同比增长14%,完成全年目标的38.8%;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5093万美元,同比下降45.7%,完成全年目标的6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9.54亿元,同比增长19.2%,完成全年目标的7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3785元,同比增长16.07%,完成全年目标的72.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完成6989元,同比增长23.8%,完成全年目标的8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