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1

上传人:d****y 文档编号:62154682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装订线高三年级语文教学案 编制人: 审核人: 课时:1课题: 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教学目标:了解古代诗歌常见的描写手法。教学重难点:学会分析古代诗歌常用描写手法。教学过程集体备课部分(学生活动部分)个性备课综述:描写从对象上看主要有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考查的重点是景物描写。从选材上说是能表情达意的典型事物。描写讲究角度:远近、高低、上下、俯仰、内外。讲究方法:多种感官结合,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内心感受等。讲究手法:正侧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由实到虚、由虚到实 )、声色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以点写面、以面写点) 、白描工笔、细节描

2、写等。一、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多用于人物的刻画,正面描写指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直接表现人物;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例如形容女子容貌美,“明眸皓齿、貌若天仙”即为正面描写,“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则为侧面描写。侧面描写有时比正面描写更能使对象鲜明、突出,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即时巩固:试指出下列诗歌所用的最主要的表现手法。1、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解析:“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

3、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2、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陌上桑(节选)【答案】:极力描写行人的神态、动作,从侧面烘托人物的美丽。3、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答案:写出了诗人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4、 夜雪 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1、 整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

4、全诗加以分析。2“时闻折竹声”的含义应该是多重的,你能够从中想到什么?1、作者从触觉、视觉、听觉等角度来侧面烘托写夜雪。第一句从触觉写天冷,衾枕冷暗示外面下雪;第二句从视觉角度,窗户明写雪强烈的反光,暗示外面雪大,第三句为心理猜测雪大,依据是第四句;第四句从听觉的角度,时闻折竹声暗示雪大。这四句全都是对雪的间接反映,而并非直接感受。2、一是雪大,而使竹子被折断;二是夜静,才可以“闻”到这细小的响动;三是作者夜不能寐,心情的孤寂苦闷可见一斑。二、动静结合古代诗人常常用恰当的动态来衬托渲染,把动和静对立统一的情态摄入诗歌,使得诗中的人、事、景的动与静有机地结合,构成或动中有静,或静中有动,或动静相

5、称的和谐画面。(一)、以动写静(或称“以动衬静”),动静结合。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2、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4、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二)、以静写动(或称“以静衬动”),动静结合。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即时巩固: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B)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 D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三)、答题方法:先分析动与静在诗句中的具体体现,一般要

6、结合词语分析;然后分析动静各自所写的内容;最后分析动静结合在写景中的关系及其作用。图示:什么是动与静动和静分别写什么本诗动和静的关系及其表达作用实战演练 村行 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第二联“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所传诵的名句,试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分析人们传诵赞叹的原因。运用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将无情之景赋予人的灵性,显得形象生动;“万壑有声含晚籁”实质指万壑涵盖所有的声音突出了晚籁之静;“数峰无语立斜阳”数峰本无语这里经过强调反而暗示数峰欲言又止同样写出了一个静字。以

7、听觉写动景,以视觉写静景,动静结合,上下映衬,勾勒出秋日山林的特有美丽。采桑子 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注】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试分析。明确: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下阕中词的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而西湖愈显其幽静。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雨后池上 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答案: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装订线课堂反思: 资料共享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