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气瓶安装工艺文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075836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用气瓶安装工艺文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车用气瓶安装工艺文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车用气瓶安装工艺文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车用气瓶安装工艺文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车用气瓶安装工艺文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用气瓶安装工艺文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用气瓶安装工艺文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XXXXX企业标准 压力容器(车用气瓶)安装工艺文件发生版本 第一版修改状态 0 受控编号:发放编号 编制: 审核: 批准: 年 月 日发布 年 月 日实施目 录总则GY-01-2012车用气瓶、零部件采购规定GY -02-2012减压器、混合器、燃料开关和电磁阀安装规范GY -03-2012高压(低压)管路及管件安装规程GY -04-2012充气阀安装规程GY -05-2012表式压力传感器安装规程GY -06-2012车用气瓶安装强度实验规程GY -07-2012CNG系统泄漏检验规程GY -08-2012车用气瓶安装规程GY -09-2012气瓶支架焊接及安装规程GY -10-2

2、012车用气瓶安装竣工技术文件规定GY -11-2012空气压缩机操作规程GY -12-2012气密性检验操作规程GY -13-2012氮气置换操作规程附:气瓶支架制做图(页)附:安装位置示意图(页)附:线路安装位置示意图(页)附:电器安装连接图(页)附:减压器支架制做图(页)总则1目的确定工艺技术标准,满足产品质量要求,工装制作符合工艺标准。 2范围适用于我公司车用气瓶安装(改装)工艺控制 3.工作程序 3.1安装技术工艺文件的编制 3.1.1由技术科编制安装工艺文件,经编制(修改)、审核、批准签字。 3.1.2按许可项目相适应的安装工艺流程图编制过程卡或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等。 3.2管理

3、3.2.1制订安装工艺文件管理规定,包括安装工艺文件发放数量、流程程序、安装工艺文件的变更、修改和回收,安装工艺文件的分类、编号、归档等要求。 3.2.2制订定期进行执行安装工艺记录检查的规定,包括制订安装艺记录检查的时间间隔或时机,组织参加人员,检查的关键上序,检查内容以及检查记录的保存等方面。 3.3焊接控制 3.3.1焊接人员应为经资格考核合格后,合格项目满足要求的持证焊工;并建立焊工档案;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培训考核,其成绩记入档案。 4.记录工艺流程图(见附录)关键工序。附图六 车辆进厂原车检测登记建档加装减压阀加装储气瓶加装电控系统加装混合器铺设高压管线加装充气阀CNG汽车安装工艺流

4、程图气瓶、支架、改装设备检查抽真空、加氮气低、高压气密性试验车辆加气随车路试原地调试全车复查合格出厂37GY-01-2012车用气瓶、零部件采购规定编制: 审核: 批准: 年 月 日发布 年 月 日实施1 采购 保证所采购的产品、配件符合规定和CNG汽车改装的需要。气瓶只能选购北京天海工业有限公司和其他具备生产资质的单位生产的合格气瓶并附批次检验报告;减压阀只能选购具有国家级及重型汽车检验单位出具检验报告的减压阀。2范围 适用于XXXX有限公司对CNG汽车改装所需要的材料、设备配件及外购件的质量控制。3要求31 管理者代表负责收集供方的有关资料,交综合办汇总,由公司组织技术科确认供方的质量保证

5、能力及产品的质量情况,对供方评估合格后,提出合格供方名单,然后施行定点采购。32 办公室建立一个供方质量档案,收集个中质量信息,负责物资采购资料和采购后合同的管理。4过程控制适用于XXXX有限公司对CNG汽车的改装、维修和技术服务过程的控制。5目的 对影响CNG汽车改装质量的因素进行控制,确保过程质量满足规定的要求。 GY-02-2012减压器、混合器、燃料开关和电磁阀安装规范编制: 审核: 批准: 年 月 日发布 年 月 日实施减压器、混合器、燃料开关和电磁阀安装需符合下列标准;QCT 6712000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减压调节器QCT 6742007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电磁阀QC/ T 290

6、091991 汽车用电线接头技术条件QCT 4132002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一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减压调节器1 范围根据国内燃气汽车减压调节器实际安装情况(大都将减压调节器安装在发动机仓以内)。认为减压调节器工作温度应适用于在之间。工作介质为符合SY7546要求3额定流量Q1环境温度为20,减压调节器进气压力为额定工作压力下,一级工作腔压力为,调整减压调节器所获得的最大流量。4安全排放压力PRV卸/压阀完全打开的压力上限值。其值为PRV=2P2。5卸压阀安全排放流量QRV卸压阀完全打开时的排放流量。6卸压阀安全开启压力P3卸压阀开启时的压力。其值为P3=13P27安全排放装置额定进口压力

7、为的减压器应带有安全排放装置,安全排放装置应满足以下规定。出口压力不大于时应密封;出口压力大于且小于安全排放压力时应能排放;8型号示例:非电喷型,一级腔设技压力为1MPa,减压级数为2级,额定流量为30Nm3/h,改型系列为1的减压调节器,其型号标记为:CJT2100301。9技术要求91 减压调节器表面应无尖角毛刺。92 减压调节器宜采用发动机冷却液循环加热。93 减压调节器进气管接头应采用符合GB/T3765规定的不锈钢卡套式管接头。二汽车用压缩天然气电磁阀关于汽车用压缩天然气电磁阀技术要求1外观:采用了JB/T 7352中对工业用电磁阀外观的基本要求。2安装固定要求:本条要求主要是为了防

8、止安装板与导磁元件接触产生磁化现象,降低电磁阀工作性能。3 圈防护:由于塑封工艺具有防尘、防水、防腐蚀等优点,并且国内外燃气汽车用电磁阀线圈几乎都已采用塑封工艺,所以在本标准作出了相应的规定。4 源电压变化:因为汽车在实际使用中,蓄电瓶的电压会受到电瓶性能、充电状况、使用状况、环境温度、用电器的功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偏离额定值,电磁阀必须能够适应电瓶电压在合理的范围内的变化。JB/T 7352中要求电压变化范围是-15%到+10%之间,但是由于汽车电器的使用环境恶劣并且许多在用车车况较差,实际使用中天然气电磁阀线圈电压可能低至8V左右,因此要求电磁阀(额定工作电压为12V)能够在8-16V的电

9、压范围内正常工作。5 绝缘电阻:ECE67号法规中规定专用装置通用电气系统与本体的绝缘电阻应不少于10M,JB/T7352-94 对电磁阀的绝缘电阻规定为不小于20M,考虑到电磁阀的特殊性,我们采用了JB/T7352-94的限值(其实20M的限值并不是太苛刻,性能良好的电磁阀绝缘电阻一般都在100M以上)。6 绝缘强度:一般情况下,额定电压低于60V的电磁阀,其进行绝缘强度试验的试验电压为500V绝缘正弦交流电。7 液静压强度:液静压强度试验主要是对电磁阀结构强度进行考核,试验压力和试验方法采用了JB/T7352-94 的有关规定,液静压强度检验后“不应有目测可见的损坏现象”。因为液静压强度试

10、验有可能对被试件的其它性能产生影响,所以在型式检验时,原则上做完液静压强度试验后的被试件一般不可用来进行耐振性、耐用性等试验。8 低压气密性:参考了JB/T7352-94 的有关规定。9 高压气密性:主要用来考核电磁阀体、接头及各连接处等的密封情况,试验压力(1.1倍的公称工作压力)的选择,采用了JB/T7352-94 的有关规定。标准中分别对浸液法和仪器测漏法作出规定,主要考虑的是标准执行的通用性,因为这两种方法应用都比较普遍。其中“泄漏量20cm3/h”参考了ECE67号法规对专用装置气密性要求的限值。10 线圈耐温性:对于外壳防护等级和结构型式,防尘、防水型电磁阀其线圈外壳防护性应符合G

11、B4208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的规定。在允许温度的范围内,线圈外壳不应出现变形。11 线圈允许温度:线圈允许温度参照JB/T7352-94 的有关规定。选择了绝缘等级为H级的允许温度值。12 额定流量系数:表1中公称通径对应的额定流量系数参照了JB/T7352-94 的有关规定。13 相容性:电磁阀靠橡胶柱端面与阀口的可靠接触来保证密封,橡胶长期与天然气介质接触,因此必须与介质相容,以保证电磁阀的可靠密封,同时应保证流量不明显降低。14 耐振性:电磁阀的工作环境是一个颠簸振动的环境,因此它必须具有良好的耐振动能力。振动试验的频率、加速度以及振动时间的选取,采用了ISO/DIS 15500-2.2

12、的有关规定。15 耐用性:耐用性试验次数是参考了JB/T7352-94 的有关规定,充分考虑了电磁阀在汽车上的实际使用情况,同时还考虑了耐用性试验应具有一定的强化作用,在此基础上对耐用性作出要求。三燃料开关安装1燃料转换系统和ECU控制主板2燃料转换系统开关3燃料转换开关档位应有明显标志,能分别控制供油、供气状态。4燃料转换开关应安装在驾驶员操作方便的位置,燃料转换的操作不得影响驾驶员的行驶操作。5ECU控制主板应符合ZB T35001的有关规定,且与所装车型的控制电脑兼容。6天然气电磁阀及汽油电磁阀7天然气电磁阀和汽油电磁阀应符合GB/T(C)、GB/T(D)的有关规定,其动作应由燃料转换开

13、关统一控制,当电流被切断时,阀应处于“关闭”位置。四混合器安装1混合器或燃气喷头2混合器或燃气喷头工作时与汽油和天然气相接触,其材质应与汽油和天然气相容。3混合器形式和结构应与减压调节器相匹配,当采用膜片式混合器时,应设置回火泄压装置。4混合器或燃气喷头安装后,连接处不得有窜漏现象GY-03-2012高压(低压)管路及管件安装规程编制: 审核: 批准: 年 月 日发布 年 月 日实施一低压气软管1低压气软管应采用有衬里的耐油夹布胶管,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5MPa,保压3min内不得泄露。2所有软管应安装牢固,车辆行驶时不得与相邻部件磨擦,软管接头处不得漏气。3软管应有足够的长度,以容许发动机振动而引起的位移,软管弯曲半径应不小于35 mm,软管与发动机排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