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主题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六讲 地表形态的变化学业水平测试 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048515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主题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六讲 地表形态的变化学业水平测试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 主题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六讲 地表形态的变化学业水平测试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 主题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六讲 地表形态的变化学业水平测试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 主题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六讲 地表形态的变化学业水平测试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 主题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六讲 地表形态的变化学业水平测试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主题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六讲 地表形态的变化学业水平测试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主题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六讲 地表形态的变化学业水平测试 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各地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多起特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特别是北京密云、吉林商厦等特大安全事故,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关注第六讲地表形态的变化测试内容测试要求考点统计地表形态的变化了解褶皱、断层的主要特点、成因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017T6、T41(2) (3),2016(T3、T35),2015(T5、T34),2014(T1314),2013(T1、T34),2012(T1011、T13)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能量来源主要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地球内部的能、活动和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地球外部的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风化、搬运、和

2、固结成岩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一、 地质构造引起的岩层永久性变形、变位。二、 褶皱 1. 基本形态:和。 2. 判断方法:岩层形态。一般岩层向上拱起为;一般岩层向下弯曲为。 3. 构造地貌(1) 未侵蚀地貌:常形成山地;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2) 侵蚀后地貌: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易被侵蚀成;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常形成。三、 断层 1. 含义:岩层受力发生并沿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2. 构造地貌:大断层,常形成或陡崖。四、 意义 1. 研究地质构造,对于找、找、等具有指导意义。 2. 、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在向斜盆地中往往较易找到,隧道、水库建设,则应尽量避开。一、 主要表现:作用

3、、作用、作用、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等。二、 流水作用 1. 流水侵蚀地貌:常形成、地貌和,如地表的千沟万壑。 2. 流水堆积地貌:常形成(山前)、(河流中下游)和(河口)等。三、 风力作用 1. 风蚀地貌:例如、和地貌。 2. 风积地貌:例如、和。四、 冰蚀作用常形成、等地貌。一、 常见的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B)向斜(A)从形态上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图示二、 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未侵蚀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

4、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侵蚀后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图示三、 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图解如下。 A 黄果树瀑布 B科罗拉多大瀑布 C黄土高原 D丹霞地貌(张掖) E冲积扇 F 三角洲 G 沙丘 H 雅丹地貌 I 风蚀蘑菇【例1】 (2017届南京学测模拟78)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 图中M的地质构造为()A. 山岭 B. 背斜 C. 向斜 D. 裂

5、谷2. 地质调查员从P地出发到Q地,沿途地表岩层新老关系分布情况是()A. 由新变老 B. 由老变新 C. 由新变老,再变新 D. 由老变新,再变老笔记:【例2】 (2018届扬州学测模拟34)广东肇庆七星岩由石灰岩山地组成,它们散落在一片湖光碧水中,宛如天上的北斗七星。下图为其发育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 与七星岩景区岩石形成有关的主要是()A. 变质作用 B. 溶蚀作用 C. 外力作用 D. 岩浆活动2. 七星岩的形成过程反映了()A. 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是外力作用 B. 塑造地表形态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C. 背斜顶部因张裂破碎易遭受外力侵蚀 D. 背斜岩层因张力作用转化为向

6、斜谷地笔记:一、 单项选择题(2017学测真题6)2016年9月25 日,全球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平塘喀斯特洼坑“大窝凼”中建成启用。下图为“喀斯特洼坑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地质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题。 1. 喀斯特洼坑形成的地质过程,顺序正确的是()A. B. C. D. (2016学测真题3)下图为“某峡谷形成的地质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2题。 甲 乙 丙 2. 该峡谷形成的地质过程顺序正确的是()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丙甲乙 D. 乙丙甲(2015学测真题5)右图为“某地貌景观图”。读图回答3题。 3. 图中所示的地质构造为()A. 背斜 B. 向斜 C. 断

7、层 D. 断块山(2014学测真题1314)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4年2月12日17时19分,新疆于田县发生了7.3级地震。右图为“地震发生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 图中地震构造为()A. 背斜 B. 向斜C. 断层 D. 凹陷 5. 地震发生时,合理避灾的方法是()A. 躲避在高大建筑物附近B. 通过电梯及时转移C. 跳楼逃生D. 有序撤到空旷地带(2013学测真题1)桂林山水甲天下。右图为“桂林山水景观图”。据此完成6题。 6. 塑造桂林山水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 流水侵蚀B. 风力侵蚀C. 冰川侵蚀D. 波浪侵蚀(2012学测真题1011)右图为“某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

8、读图完成78题。 7. 甲处地质构造为()A. 向斜 B. 背斜C. 断层 D. 地堑 8. 甲处谷地成因是()A. 岩层受水平挤压向下弯曲B. 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C. 断层处岩石破碎D. 两条断层之间岩块相对下降(2012学测真题31)右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9题。 9. 甲处发育了冲积扇,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A. 流水侵蚀作用 B. 流水堆积作用 C. 风力侵蚀作用 D. 冰川堆积作用二、 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10. (2016学测真题35)大型工程建设要尽量避开断层构造。()11. (2015学测真题34)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和变质作用

9、等。()12. (2013学测真题34)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三、 综合题13. 2017学测真题T41(2)(3)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及水循环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 甲处地貌的形成原因是。(2) 位于河口附近的乙处往往形成地貌,其成因是作用。一、 单项选择题(2018届镇江学测模拟56)三叶虫、恐龙、大型哺乳动物分别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代表性动物,右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 图中断层最可能发生于下列哪个地质时期()A. 古生代前期B. 古生代后期中生代前期C. 中生代后期新生代前期D. 新生代后期 2. 关于

10、图示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处岩石为沉积岩 B. 乙岩层形成之前该地发生过地壳抬升C. 丙处岩石由外力作用形成 D. 丁处油气资源丰富 3. (2018届苏州学测模拟16)下图中,最有可能找到石油资源的地质构造是() A B C D(2018届南通学测模拟11)宁夏平原位于贺兰山东侧,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因黄河流经平原东部,湖泊湿地广布,盛产稻米、枸杞,素有“塞外江南”的美誉。右图为“宁夏平原示意图”。据此回答4题。 4. 宁夏平原所处的地质构造是()A. 背斜B. 向斜C. 地垒D. 地堑(2018届扬州学测模拟910)2016年9月25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

11、电望远镜(主要用来接收天体发射的无线电波)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大窝凼”落成启用,“大窝凼”洼地是喀斯特地貌所独有的一大片漏斗天坑群,附近5公里半径之内没有乡镇,25公里半径之内只有一个县城。左图为“射电望远镜及周围景观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 “大窝凼”洼地广泛分布的岩石类型和形成独特地貌的地质作用分别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 6. 望远镜选址该地的原因最可能是()A. 地形起伏小,工程量小 B. 喀斯特地貌,便于雨水下渗 C. 人口稀少,维护成本高 D. 海拔高,晴天多,利于观测(2018届徐州学测模拟1416)塞拉比斯古庙遗址位于意大利的

12、那不勒斯海岸,这座古庙早已倒塌,只剩下三根大理石柱子,每根石柱中间都有“百孔千疮”的一段,而它的上截和下截却保存得比较完整。读图回答79题。 7. 图中“海生动物钻孔部分”,说明那不勒斯海岸所受到的外力作用是()A. 风化作用 B. 侵蚀作用 C. 堆积作用 D. 搬运作用 8. 图中“被火山灰覆盖部分”,说明那不勒斯海岸所受到的内力作用是()A. 地壳运动 B. 变质作用 C. 岩浆活动 D. 地震 9. 从公元79年到1955年,那不勒斯海岸()以水平运动为主经历了上升下降上升的地壳运动过程以垂直运动为主经历了下降上升下降的地壳运动过程A. B. C. D. (2018届泰州学测模拟5)右图是浙江省宁波市花番岛海岸的“石瀑”奇观,它是火山熔岩冷凝后形成的柱状节理群。读图回答10题。10. 造成图中“石瀑”悬挂在半空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 流水侵蚀 B. 海浪侵蚀C. 风化作用 D. 风力侵蚀二、 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11. (2018届徐州学测模拟33)背斜成谷是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