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046058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各地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多起特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特别是北京密云、吉林商厦等特大安全事故,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关注甘肃省高台县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50分)和第卷(非选择题50分)两部分,共计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Ca-40卷(选择题50分)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A7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12C17828BHCl的电子式:H:Cl:CCl的

2、结构式意图:DCH4分子的比例模型:2下列物质完全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与生成水的物质的量相同的是( ) A甲烷 B乙烯 C苯 D乙醇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释放能量的反应一定很容易发生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收能量的反应D是吸收能量的反应还是释放能量的反应,必须看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4等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ACH4 BC2H4 CC4H8 DC6H6 5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苯与溴反应制溴苯 B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共热制取硝基苯C在催化剂存在条

3、件下,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制氯乙烷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6某主族元素R的原子其电子式可用下式表示: 。该元素组成的以下物质,其分子式肯定错误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分子式为R2O5 B气态氢化物分子式为RH5C含氧酸分子式为H3RO4 D含氧酸分子式为 HRO37从2008年6月1日起,我国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下列对聚乙烯塑料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属于有机高分子 B它能产生“白色污染”C形成它的小分子是乙烯 D对聚乙烯塑料垃圾应进行深埋或倾倒入海8完全燃烧2mol某有机物,可以收集到标准状况下89.6L的CO2和6mol的H2O,同时消耗6molO2,试推断该有

4、机物的分子式是()AC2H4 BC2H4O CC2H6 DC2H6O9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Al与盐酸的反应 B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C石灰石受热分解 D水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10 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 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 dcba B原子半径 ABDCC离子半径 CDBA D单质的还原性 ABDC11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还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操作方法是( )A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盐酸的洗气瓶B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足量溴水的洗气瓶C将混合气体燃烧后再通入盛有石灰水的洗气瓶D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酸性高锰酸

5、钾溶液的洗气瓶12 X、Y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元素阳离子半径;Z和Y两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Y元素的原子半径,X、Y、Z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AXYZ BYXZ CZXY DZYX13在丙烯 氯乙烯 苯 甲苯 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 ( )A B C D 14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苯都存在碳碳双键 B甲烷和乙烯都可以与氯气反应 C乙醇和乙酸的水溶液都呈酸性 D高锰酸钾可以氧化苯与甲烷1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杂质试剂主要操作ASiO2Fe2O3盐酸过滤BC

6、O2COO2点燃CFeCl2溶液FeCl3Cu分液DCH3CH2OHH2ONa蒸馏水16右图是制取和收集某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可用于( )A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Cl2B浓氨水和生石灰反应制取NH3C浓硝酸与铜反应制取NO2D二氧化锰固体和双氧水反应制取O21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苯的分子是环状结构,其性质与环烷烃相似 B表示苯的分子结构,其中含有碳碳单键、双键 C苯不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 D苯的分子式为C6H6,分子中碳原子远远没有饱和,因此能与溴水反应 18.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其水溶液导电的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熔融态导电的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7、 C固态导电的一定是金属单质 D固态不导电但熔融态导电化合物的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19. 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B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成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 C动物体内将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化学能变成热能的过程 D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20. 海洋电池以铝板为负极,铂网为正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电池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装置能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铝电极沿导线流向铂电极C以网状的铂为正极,可增大与

8、氧气的接触面 D该电池通常只需更换铝板就可继续使用21. 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 ) A. 上下移动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B. 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C. 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 为确认CuSO4生成,向中加水,观察颜色即可22. 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A 乙醇(水) 生石灰 蒸馏B乙烯(甲烷)高锰酸钾溶液 洗气C乙烷(乙烯)H2(催化剂)催化加氢D乙醇(乙酸)碳酸钠溶液 分液 23. 施用碳酸氢铵、氯化铵等铵态氮肥能够促进农作物生长,但是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如草木灰混合使用,其原

9、因是铵态氮肥( )A易溶于水 B能与碱反应 C受热易分解 D在水中易发生电离24. 浓硫酸和浓硝酸是实验室常用的酸,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浓硫酸和浓硝酸都不能用来直接跟锌粒反应制氢气B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与金属铜反应C浓硫酸和浓硝酸加水稀释后都能与金属铜反应D浓硫酸和浓硝酸在常温下都能用金属铝或铁制容器盛放25.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纤维素没有甜味,因此不属于糖类 B油脂属于酯类化合物,油脂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反应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D浓硝酸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利用该反应可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卷(非选择题5

10、0分)二、非选择题(50分)26(6分)(1)按要求在下列空格中填出下列有机物的有关式子: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电子式 ,食醋中的有机物结构简式 。(2)下面列出了几组物质,请将物质的合适组号填写在空格上。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同一种物质 ,同分异构体 。金刚石与“足球烯”C60; D与T; 16O、17O和18O; 氧气(O2)与臭氧(O3); H Cl CH3ClCCl和ClCH CH3CH2CH2CH3和CH3CHCH3 H H CH3乙醇(CH3CH2OH)和甲醚(CH3OCH3); CH3CH2CH2CH3和CH2CH2CH3 27(10分)有A、B、C、D、E、F六种元素,其中

11、A、B、C、D、E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和B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A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两倍; C单质燃烧时呈现黄色火焰,C单质在高温下与B单质充分反应,可以得到与D单质颜色相同的淡黄色固态化合物; E元素的最低负价为负一价;F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它的氧化物中有一种常做涂料和红色油漆试根据以上叙述回答:(1)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A,D。(2)写出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3)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 CE 的形成过程。(4)如何检验FE2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答操作、现象及结论) 。28(10分)铅蓄电池是常用的化学电源,其电极材料分别是Pb和PbO2,电解液为稀硫酸放电时

12、,该电池总反应式为:Pb+PbO2+2H2SO4 2PbSO4+2H2O请根据上述情况判断:(1)该蓄电池的负极材料是,放电时发生(填“氧化”或“还原”)反应。(2)该蓄电池放电时,电解质溶液的酸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移向(填“正”或“负”)极。(3)已知硫酸铅为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生成时附着在电极上试写出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4)氢氧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效率高等优点,其能量密度高于铅蓄电池若电解质为KOH溶液,则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该电池工作时,外电路每流过1103 mol e,消耗标况下氧气 m3。29(14分)已知:A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产物之一,其产量常用于衡量一个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下列是有机物AG之间的转化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