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8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四章课时15 基本几何图形的认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040787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0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18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四章课时15 基本几何图形的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广东省2018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四章课时15 基本几何图形的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广东省2018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四章课时15 基本几何图形的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广东省2018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四章课时15 基本几何图形的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广东省2018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四章课时15 基本几何图形的认识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2018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四章课时15 基本几何图形的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18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四章课时15 基本几何图形的认识(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 空间与图形,第四章 图形的认识(一),课时15 基本几何图形的认识,知识要点梳理,1. 线段、射线、直线: (1)线段:两个端点和它们之间的直线部分叫做_. 将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的点,叫做这条线段的_.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_. 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_. (2)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形成的线叫做_. 射线有_端点.,线段,中点,线段最短,距离,射线,一个,知识要点梳理,(3)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形成的线叫做_. 直线_端点. 经过两点_一条直线. 2. 角的概念:有公共端点的两条_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称为角的_,这两条射线是角的_.

2、3. 角平分线:从一个角的_出发,把这个角分成_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_.,直线,没有,有且只有,射线,顶点,两边,顶点,相等,平分线,4. 角的度量: (1)1周角_平角 _ 直角 _,1 _ ,1 _. (2)小于直角的角叫做_;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叫做_;度数是90的角叫做_. 5. 相交线:若两条直线_公共点,我们称这两条直线为相交线.,知识要点梳理,2,4,360,60,60,锐角,钝角,直角,只有一个,知识要点梳理,6. 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只有_.两条直线相交形成四个角,我们把其中相对的每一对角叫做_. 对顶角_. 7. 余角与补角: (1)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_,就说这

3、两个角互为补角. (2)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_,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一个交点,对顶角,相等,180,90,知识要点梳理,(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_,同角或等角的余角_. 8. 垂直、垂线、垂线段: (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称这两条直线_,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_,它们的交点叫做_. 平面内,过一点_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2)垂线段公理: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_.,相等,相等,互相垂直,垂线,垂足,有且只有,垂线段最短,知识要点梳理,9.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_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平行直线b,可记作a_b. 10. 平行线

4、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_.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_.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_. (4)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_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永不相交,相等,相等,互补,有且只有,知识要点梳理,11. 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_,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_,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_,两直线平行. (4)_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5)在同一平面内,_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相等,相等,互补,平行于,垂直于,中考考题精练,考点 教的有关概念及计算(5年1考:2017年) 1. (2017广东)已知A=70,则A的补角为 ( ) A. 110 B. 70 C.

5、30 D. 20,A,中考考题精练,2. (2017贺州)下列各图中,1与2互为邻补角的是( ),D,中考考题精练,3. (2014佛山)若一个60的角绕顶点旋转15,则重叠部分的角的大小是( ) A. 15 B. 30 C. 45 D. 75,C,中考考题精练,4. (2015济南)如图2-4-15-1,OAOB,1=35,则2的度数是( ) A. 35 B. 45 C. 55 D. 70,C,中考考题精练,解题指导: 本考点的题型一般为选择题或填空题,难度较低. 解此类题的关键在于掌握余角、补角等角的有关概念.熟记以下要点: (1)互为余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90; (2)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的和

6、等于180; (3)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中考考题精练,考点 平行线的性质(5年2考:2013年、2015年) 1. (2015广东)如图2-4-15-2,直线ab,1=75,2=35,则3的度数是( ) A. 75 B. 55 C. 40 D. 35,C,中考考题精练,2. (2016茂名)如图2-4-15-3,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ab,1=60,那么2的度数为( ) A. 120 B. 90 C. 60 D. 30,C,中考考题精练,3. (2016梅州)如图2-4-15-4,BCAE于点C,CDAB,B=55,则1等于( ) A. 55 B. 45 C. 35 D. 25,C

7、,中考考题精练,4. (2016深圳)如图2-4-15-5,已知ab,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角在直线b上,若1=60,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2=60 B. 3=60 C. 4=120 D. 5=40,D,中考考题精练,5. (2017广州)如图2-4-15-6,四边形ABCD中,ADBC,A=110,则B=_.,70,中考考题精练,6. (2015广州)如图2-4-15-7,ABCD,直线l分别与AB,CD相交,若1=50,则2的度数为_.,50,中考考题精练,解题指导: 本考点的题型一般为选择题或填空题,难度较低. 解此类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 注意以下要点: 两直线平行,

8、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中考考题精练,考点 平行线的判定(5年1考:2014年) 1. (2017深圳)如图2-4-15-8,下列哪个不可以得到l1l2?( ) A. 1=2 B. 2=3 C. 3=5 D. 3+4=180,C,中考考题精练,2. (2017宿迁)如图2-4-15-9,直线a,b被直线c,d所截,若1=80,2=100,3=85,则4的度数是( ) A. 80 B. 83 C. 85 D. 100,C,中考考题精练,解题指导: 本考点的题型一般为选择题或解答题,难度中等. 解此类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注意以下要点: 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

9、互补,两直线平行.,考点巩固训练,考点 角的有关概念及计算 1. 一副三角板按如图2-4-15-10方式摆放,且1比2大30,则2为( ) A. 120 B. 55 C. 60 D. 30,D,考点巩固训练,2. 如果1和2互补,1和3互补,那么2和3的关系是( ) A. 相等 B. 互补 C. 互余 D. 不能确定,A,考点巩固训练,3. 如图2-4-15-11,点B,O,D在同一直线上,若1=15,2=105,则AOC的度数是( ) A. 75 B. 90 C. 105 D. 125,B,考点巩固训练,4. 如图2-4-15-12,AOB是一直角,AOC=40,OD平分BOC,则AOD等于

10、( ) A. 65 B. 50 C. 40 D. 25,A,考点巩固训练,考点 平行线的性质 5. 如图2-4-15-13,ABCD,则下列式子一定成立的是( ) A. 1=3 B. 2=3 C. 1=2+3 D. 3=1+2,D,考点巩固训练,6. 把一块等腰直角三角尺和直尺如图2-4-15-14放置,如果1=30,则2的度数为( ) A. 45 B. 30 C. 20 D. 15,D,考点巩固训练,7. 如图2-4-15-15,ABDE,FGBC于点F,CDE=40,则FGB=( ) A. 40 B. 50 C. 60 D. 70,B,考点巩固训练,8. 如图2-4-15-16,直线l1,

11、l2,l3交于一点,直线l4l1,若1=124,2=88,则3的度数为 ( ) A. 26 B. 36 C. 46 D. 56,B,考点巩固训练,9. 如图2-4-15-17,EFAD,ADBC,CE平分BCF,DAC=120,ACF=20,求FEC的度数.,考点巩固训练,解:EFAD,ADBC,EFBC. ACB+DAC=180. DAC=120,ACB=60. 又ACF=20,FCB=ACB-ACF=40. CE平分BCF,BCE=20. EFBC,FEC=ECB. FEC=20.,考点巩固训练,考点 平行线的判定 10. 如图2-4-15-18,下列条件: 1=3;2=3; 4=5;2+4=180 中,能判断直线l1l2的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C,考点巩固训练,11. 如图2-4-15-19所示,已知1=2,要使3=4,只要( ) A. 1=3 B. 2=4 C. 1=4 D. ABCD,D,考点巩固训练,12. 已知:如图2-4-15-20,C=1,2和D互余,BEFD于点G. 求证:ABCD.,证明:BEFD,EGD=90. 1+D=90. 又2和D互余, 即2+D=90,1=2. 又C=1, C=2. AB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